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01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涉及蜗杆毛坯排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排料仓、传送装置、除尘装置以及过油装置,收束器两端分别与入口端下表面以及排料管道上表面连接,排料管道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方口,排料管道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方口,第一阻隔板一端穿过第一方口与排料管道内部一侧表面连接,第二阻隔板一端穿过第二方口与排料管道内部另一侧表面连接,第一阻隔板以及第二组隔板分别与第一方口以及第二方口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第一阻隔板设在第二阻隔板上方,第一阻隔板以及第二阻隔板上表面设有海绵缓冲垫,有效地保护了蜗杆毛坯进入排料仓中不被碰撞受损。被碰撞受损。被碰撞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蜗杆毛坯排料
,特别涉及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蜗杆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有阿基米德蜗杆、渐开线蜗杆、法向直廓蜗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四种类别,蜗杆在社会生产领域运用十分地广泛。
[0003]现有工厂对于蜗杆加工制作过程繁琐,当蜗杆毛坯制作完成时需要分别进行除尘以及封油等工艺,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在蜗杆毛坯进行排料的过程中进行此类操作,从而加快蜗杆的一体化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蜗杆毛坯排料过程中不能一体化除尘以及封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包括工作台、排料仓、传送装置、除尘装置以及过油装置,所述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杆生产用蜗杆毛坯自动排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0)、排料仓(200)、传送装置(300)、除尘装置(400)以及过油装置(500),所述工作台(100)包括承台主体(110),所述排料仓(200)包括入口端(210)、收束器(220)、排料管道(230)、第一阻隔板(240)、第二阻隔板(250)以及连接板(260),所述收束器(220)两端分别与入口端(210)下表面以及排料管道(230)上表面连接,所述排料管道(230)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方口,所述排料管道(230)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方口,所述第一阻隔板(240)一端穿过第一方口与排料管道(230)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阻隔板(250)一端穿过第二方口与排料管道(230)内部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240)以及第二阻隔板(250)分别与第一方口以及第二方口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260)一侧表面与排料管道(23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连接板(260)下表面与承台主体(110)上表面连接,所述传送装置(300)包括第一电机(310)、第一主轴(320)、转筒(330)、圆轴(340)以及传送带(350),所述第一电机(310)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主轴(320)一侧表面与第一旋转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转筒(330)安装于第一主轴(320)外表面,所述承台主体(110)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圆孔,所述转筒(330)两端穿过第一圆孔与承台主体(110)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转筒(330)与第一圆孔旋转配合,所述承台主体(110)内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圆孔,所述圆轴(340)两端穿过第二圆孔与承台主体(110)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圆轴(340)与第二圆孔旋转配合,所述传送带(350)内表面与转筒(330)以及圆轴(340)外表面连接,所述除尘装置(400)包括第二电机(410)、第二主轴(420)以及扇叶(430),所述第二电机(410)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俊黄成伟尚爱华陈进东伍磊余兴繁汪治刚谢发平黄启梅夏为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诚信锌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