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9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和V形弹片,通过使固定件呈圆柱状,在固定件中部设置用于穿设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将固定件沿纵向均匀剖分成两个半圆柱状的瓣体,使V型弹片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插入两个瓣体的端部并与之连接,在V型弹片的折弯处设置用于温度传感器穿过的通孔,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具有张开状态、第一和第二压缩状态,在固定装置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能够利用V形弹片积蓄的能量使两个瓣体相互远离并涨紧在温度套管内进行固定,还能够利用瓣体的填充进行保温,实现通过固定装置这一部件进行固定与保温的技术效果,部件少、操作简单,不会有石棉纤维溢出,安全性好,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温度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0003]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需要对其热力性能进行测试,测试时,需要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温度套管内,传统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玻璃丝带进行捆绑固定和保温,这种方式存在操作不便、工作量大、危险程度高、成本高、易堵塞温度套管、测试结果准确性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6248238B就公开了一种试验用热电偶固定器及安装方法,该方案通过固定件实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通过保温件实现保温,固定件和保温件只起到单一作用,未得到充分利用,部件多,操作复杂,对操作步骤的要求高,容错率低,并且,保温件采用锥形多层设计,含有石棉布,石棉布中的石棉纤维容易溢出对人体造成损伤,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既能够实现固定与保温功能,又具有部件少、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的优点,易于推广使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的拆装方法,该方法对操作步骤的要求低、容错率高,经简单示范即可作业。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产品是,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
[0006]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圆柱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部用于插入温度套管,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部设有环状凸缘,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固定件轴向方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固定件沿端面直径纵向均匀剖分成两个半圆柱状的瓣体;
[0007]V型弹片,所述V形弹片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V型弹片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瓣体的端部并与之连接,所述V型弹片的折弯处开设有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相重合;
[0008]所述固定装置具有张开状态、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张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张开成V字型,两个所述瓣体靠近所述V型弹片的端部相脱离,所述V型弹片不蓄能;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合拢至相向侧的表面相平行并具有缝隙,两个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面接触,所述V型弹片积蓄有第一能量,所述第一能量驱使两个所述瓣体相互远离并涨紧在所述温度套管内;在
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合拢至远离所述V型弹片的端部相接触,两个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线接触,所述V型弹片积蓄有大于所述第一能量的第二能量。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圆形孔,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径相匹配。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弹力小于等于4.5N的拉簧。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锥形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穿设方向逐渐变小,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安装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径,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所述安装孔变换为圆形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外径相匹配。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材质为塑钢。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弹性件,所述固定件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
[0014]优选地,所述瓣体的外壁为齿面。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V形弹片一体成型。
[001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方法是,温度传感器的拆装方法,适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所述拆装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0017]第一步,捏住两个所述瓣体上所述环状凸缘的相对端,施加压力,使所述固定装置从张开状态变换至第二压缩状态;
[0018]第二步,将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环状凸缘的端部插入所述温度套管;
[0019]第三步,松开两个所述瓣体,通过所述V型弹片的能量释放使所述固定装置从第二压缩状态变换至第一压缩状态,使两个所述瓣体涨紧在所述温度套管内,使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保持面接触;
[0020]第四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至温度套管底部;
[0021]第五步,安装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弹簧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施加预紧力,避免所述温度传感器脱落,完成安装;
[0022]所述拆卸方法包括:
[0023]第一步,拆卸所述连接件,消除施加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的预紧力;
[0024]第二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从所述安装孔中拔出;
[0025]第三步,捏住两个所述瓣体上所述环状凸缘的相对端,施加压力,通过所述V型弹片的蓄能使所述固定装置从第一压缩状态变换至第二压缩状态,使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保持线接触以减小摩擦力;
[0026]第四步,将所述固定件从所述温度套管中拔出,松开两个所述瓣体,完成拆卸。
[002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方法是,温度传感器的拆装方法,适用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所述拆装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0028]第一步,捏住两个所述瓣体上所述环状凸缘的相对端,施加压力,使所述固定装置从张开状态变换至第二压缩状态;
[0029]第二步,将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环状凸缘的端部插入所述温度套管;
[0030]第三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至所述温度套管底部;
[0031]第四步,松开两个所述瓣体,通过所述V型弹片的能量释放和所述温度传感器施加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的挤压力使所述固定装置从第二压缩状态变换至第一压缩状态,使两个所述瓣体涨紧在所述温度套管内,使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保持面接触,完成安装;
[0032]所述拆卸方法包括:
[0033]第一步,捏住两个所述瓣体上所述环状凸缘的相对端,施加压力,通过所述V型弹片的蓄能和所述挤压力的消除使所述固定装置从第一压缩状态变换至第二压缩状态;使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保持线接触以减小摩擦力;
[0034]第二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从所述安装孔中拔出;
[0035]第三步,将所述固定件从所述温度套管中拔出,松开两个所述瓣体,完成拆卸。
[003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37]本技术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和V形弹片,通过使固定件呈圆柱状,在固定件中部设置用于穿设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将固定件沿纵向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圆柱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部用于插入温度套管,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部设有环状凸缘,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固定件轴向方向延伸的贯通孔,所述固定件沿端面直径纵向均匀剖分成两个半圆柱状的瓣体;V型弹片,所述V型弹片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V型弹片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瓣体的端部并与之连接,所述V型弹片的折弯处开设有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固定装置具有张开状态、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张开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张开成V字型,两个所述瓣体靠近所述V型弹片的端部相脱离,所述V型弹片不蓄能;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合拢至相向侧的表面相平行并具有缝隙,两个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面接触,所述V型弹片积蓄有第一能量,所述第一能量驱使两个所述瓣体相互远离并涨紧在所述温度套管内;在所述固定装置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两个所述瓣体合拢至远离所述V型弹片的端部相接触,两个所述瓣体的外壁与所述温度套管的内壁线接触,所述V型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