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军专利>正文

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7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导线[3]、环氧树脂[1]、气道[2]组成,导线[3]固定在环氧树脂[1]内;气道[2]由环氧树脂[1]围成,在线圈内均匀分布、轴向贯通;其特征是固定在环氧树脂内的导线[3]采用换位导线,且四周用无碱无蜡玻璃丝带[4]包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线圈的机械强度高,导体中的涡流损耗小,提高了线圈的空间利用率,减小线圈和整个变压器的尺寸,从而满足了高功率变压器的设计生产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电力不断增加的需求,变压器的功率等级不断地提高,而对负载损耗要求减少。在现有技术中,干式变压器线圈的绕线导体为铜扁线或铜箔。为此在进行变压器设计时就要求降低导体的直流电阻,而采用增大导体的截面积方法。导体截面积的增大势必通过增大导体的宽度或厚度来实现,而导体厚度的增大又会带来变压器主漏磁通道两侧导体中的涡流损耗增大的矛盾。同时由于导体截面积的增大,因绕制工艺原因线圈导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增大了线圈的体积,使变压器的整体体积随之增大。当变压器的功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依靠原有的工艺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涡流损耗、提高线圈空间利用率的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本技术是按照下面的方法实现的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由导线、环氧树脂、气道组成,导线固定在环氧树脂内;气道由环氧树脂围成,在线圈内均匀分布、轴向贯通;其特征是固定在环氧树脂内的导线采用换位导线,且四周用无碱无蜡玻璃丝带包覆。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包覆无碱无蜡玻璃丝带后的换位导线,增强了导体的绝缘性,减小了导体中的涡流损耗,提高线圈的空间利用率,减小线圈和整个变压器的尺寸,从而满足了高功率变压器的设计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无碱无蜡玻璃丝带包覆的换位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环氧树脂,2是气道,3是换位导线,4是无碱无蜡玻璃丝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主要包括换位导线3,环氧树脂1,气道2。换位导线3采用无碱无蜡玻璃丝带4按照1/2叠包的方式斜向包覆;在变压器的绕线模上用包覆无碱无蜡玻璃丝带4后的换位导线3绕制,在绕制的过程中加入气道2模板;将绕好的线圈放入浇注模中,送入真空浇注设备中进行环氧树脂1真空浇注,浇注完毕后,送入高温固化炉中使环氧树脂1固化,固化完毕后取出脱模,即完成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的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由导线[3]、环氧树脂[1]、气道[2]组成,导线[3]固定在环氧树脂[1]内;气道[2]由环氧树脂[1]围成,在线圈内均匀分布、轴向贯通;其特征是固定在环氧树脂内的导线[3]采用换位导线,且四周用无碱无蜡玻璃丝带[4]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1.浇注式换位导线线圈,由导线[3]、环氧树脂[1]、气道[2]组成,导线[3]固定在环氧树脂[1]内;气道[2]由环氧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
申请(专利权)人:韩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