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海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78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包括摩擦传动机构、车位底座、摩擦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升降控制机构、齿合器、立柱,车位底座内部设有四组摩擦驱动机构,摩擦驱动机构之间设有摩擦传动机构,摩擦传动机构两端各设有一组齿合器,齿合器一侧设有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每端各设有一组升降控制机构,升降控制机构一侧设有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轮的转动提供动力,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泊车车辆的升降,使设备在无电气动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泊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汽车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停车难的问题,经检索专利号CN109812091A,一种单立柱螺旋升降式双层车库,包括下层车位和上层车位,下层车位为地面车位,上层车位包括立柱和载车板,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行走动力装置可为电机、减速器和齿轮齿条的机械系统,或包括电机、减速器和链条传动的机械系统,但在一些情况下并不适合安装电气化的动力,进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使得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通过车轮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实现在无电气动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泊车车辆的升降,使设备在无电气动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包括摩擦传动机构、车位底座、摩擦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升降控制机构、齿合器、立柱,所述车位底座内部设有四组摩擦驱动机构,摩擦驱动机构之间设有摩擦传动机构,摩擦传动机构两端各设有一组齿合器,齿合器一侧设有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每端各设有一组升降控制机构,升降控制机构一侧设有立柱,摩擦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摩擦传动机构进行相互传动连接,同时摩擦传动机构通过齿合器与升降传动机构进行连接,升降传动机构与升降控制机构进行连接,升降控制机构与立柱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立柱一侧设有扶梯,通过扶梯可方便驾驶员进入到二楼使车辆驶离。
[0007]优选的,所述车位底座包括支撑框架、导向槽、翻转板、定位摩擦轴Ⅰ,所述支撑框架一侧设有两组翻转板,翻转板一侧设有定位摩擦轴Ⅰ,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有若干导向槽,翻转板与支撑框架活动连接,车辆经翻转板进入车位后,车轮驱动使得车位底座缓慢抬起,翻转板受重力下沉绕旋转轴转动一定角度,使定位摩擦轴Ⅰ翘起与车轮相接触,防止车轮在转动的时候,车辆因齿轮卡死车辆飞出。
[0008]优选的,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轮胎摩擦轴Ⅰ、齿轮Ⅲ、轮胎摩擦轴Ⅱ、齿轮Ⅱ、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一侧设有轮胎摩擦轴Ⅰ,轮胎摩擦轴Ⅰ一侧设有轮胎摩擦轴Ⅱ,所述轮胎摩擦轴Ⅰ另一侧设有齿轮Ⅲ,所述轮胎摩擦轴Ⅱ另一侧设有齿轮Ⅱ,支撑滑块与支撑框架内部导向槽滑动连接,轮胎摩擦轴Ⅰ与轮胎摩擦轴Ⅱ均连接于支撑滑块上,且轮胎摩擦轴Ⅰ与齿轮Ⅲ连接,轮胎摩擦轴Ⅱ与齿轮Ⅱ连接;
[0009]车辆通过翻转板进入到摩擦驱动机构中,使车辆四个轮胎分别与轮胎摩擦轴Ⅰ与
轮胎摩擦轴Ⅱ相接触,操控车轮继续向前转动,既使车轮带动轮胎摩擦轴Ⅰ与轮胎摩擦轴Ⅱ转动,进而带动齿轮Ⅲ与齿轮Ⅱ的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摩擦传动机构包括齿轮Ⅰ、传动轴Ⅰ、锥齿轮Ⅰ、从动轴Ⅰ、锥齿轮Ⅱ、花键轴套Ⅰ、花键传动轴,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Ⅲ、齿轮Ⅱ分别啮合,齿轮Ⅰ一侧设有传动轴Ⅰ,传动轴Ⅰ一侧设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一侧设有从动轴Ⅰ,所述锥齿轮Ⅰ另一侧设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一侧设有花键轴套Ⅰ,花键轴套Ⅰ一侧设有花键传动轴,齿轮Ⅰ分别与摩擦驱动机构中齿轮Ⅲ、齿轮Ⅱ相啮合传动,传动轴Ⅰ一端穿过支撑滑块连接于齿轮Ⅰ中心,另一端连接于锥齿轮Ⅰ,从动轴Ⅰ一端连接锥齿轮Ⅰ,另一端连接于另一组的齿轮Ⅰ,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相互啮合,锥齿轮Ⅱ与花键轴套Ⅰ一端连接,花键传动轴两端均与花键轴套Ⅰ连接;
[0011]齿轮Ⅲ与齿轮Ⅱ的转动从而为齿轮Ⅰ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齿轮Ⅰ带动传动轴Ⅰ旋转,传动轴Ⅰ带动锥齿轮Ⅰ进行旋转,锥齿轮Ⅰ一侧带动锥齿轮Ⅱ旋转,另一侧带动从动轴Ⅰ旋转,从动轴Ⅰ将动力传输至另一侧的齿轮Ⅰ,使另一侧的轮胎摩擦轴Ⅰ、轮胎摩擦轴Ⅱ能够进行同步的旋转运动,锥齿轮Ⅰ旋转通过与锥齿轮Ⅱ的啮合使花键轴套Ⅰ进行旋转,进而带动花键传动轴旋转,花键传动轴将动力传输至摩擦传动机构中另一端的锥齿轮Ⅱ,从而使四组轮胎摩擦轴Ⅰ、轮胎摩擦轴Ⅱ共同做同步运动,实现同步运动后,即可通过与车轮之间的旋转配合,使支撑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调节,花键传动轴跟随距离的调整进而变化与花键轴套Ⅰ的连接距离,使四组摩擦驱动机构满足不同车辆的轴距。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锥齿轮Ⅲ、花键轴套Ⅱ、花键轴、锥齿轮组、传动轴Ⅱ、锥齿轮Ⅳ,所述锥齿轮Ⅲ一侧设有花键轴套Ⅱ,花键轴套Ⅱ一侧设有花键轴,花键轴一侧设有锥齿轮组,锥齿轮组内设有一组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组一侧设有传动轴Ⅱ,锥齿轮组内一个锥齿轮与齿合器相连接,另一个锥齿轮与传动轴Ⅱ相连接,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轴Ⅱ两端设有锥齿轮Ⅳ,锥齿轮Ⅲ与摩擦传动机构中锥齿轮Ⅰ相互啮合,锥齿轮Ⅲ与花键轴套Ⅱ连接,花键轴套Ⅱ与花键轴相互配合连接,花键轴与齿合器一侧进行连接,齿合器另一侧连接锥齿轮组中的锥齿轮,锥齿轮组中另一个锥齿轮与传动轴Ⅱ连接,传动轴Ⅱ两端与锥齿轮Ⅳ进行连接;
[0013]锥齿轮Ⅲ与锥齿轮Ⅰ相互啮合,锥齿轮Ⅰ带动锥齿轮Ⅲ进行旋转,锥齿轮Ⅲ带动花键轴套Ⅱ旋转,花键轴套Ⅱ带动花键轴进行旋转,花键轴带动齿合器进行旋转,齿合器带动锥齿轮组中的两个锥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将动力传输至传动轴Ⅱ,使传动轴Ⅱ进行旋转,传动轴Ⅱ带动两端的锥齿轮Ⅳ进行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螺母传动箱、锥齿轮

、丝杠、螺套,所述螺母传动箱内设有锥齿轮

,锥齿轮

内部设有丝杠,丝杠一侧设有螺套,螺母传动箱一侧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螺套固定连接,丝杠与螺套、锥齿轮

均通过螺纹连接,丝杠两端与立柱连接,锥齿轮

与升降传动机构中齿轮Ⅳ相互啮合;
[0015]锥齿轮Ⅳ带动锥齿轮

转动,锥齿轮

的转动进而带动丝杠的转动,丝杠与螺套相互配合,从而车位底座带动车辆升高进入到指定高度。
[0016]优选的,所述齿合器包括齿合盘Ⅰ、花键连接套、齿合盘Ⅱ、弹簧,所述花键连接套一侧设有齿合盘Ⅰ,齿合盘Ⅰ一侧设有齿合盘Ⅱ,齿合盘Ⅱ一侧设有弹簧,花键连接套与齿合盘Ⅰ连接,升降传动机构中花键轴与花键连接套连接,齿合盘Ⅱ一侧通过连接轴穿过弹簧与锥齿轮组相连接,齿合盘Ⅰ与齿合盘Ⅱ相互啮合,花键轴旋转带动花键连接套转动,进而使
齿合盘Ⅰ转动,齿合盘Ⅰ带动齿合盘Ⅱ进行旋转,齿合盘Ⅱ通过连接轴带动锥齿轮组中的锥齿轮进行转动。
[0017]优选的,所述轮胎摩擦轴Ⅰ一侧设有连接支撑架,连接支撑架一侧设有定位摩擦轴Ⅱ,通过定位摩擦轴Ⅱ对车辆进行一定阻挡,防止车辆超出位置限制,使定位摩擦轴Ⅱ与定位摩擦轴Ⅰ配合使用,保证车辆的位置准确且安全。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9]1)通过车轮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实现在无电气动力的情况下,通过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包括摩擦传动机构、车位底座、摩擦驱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升降控制机构、齿合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底座内部设有四组摩擦驱动机构,摩擦驱动机构之间设有摩擦传动机构,摩擦传动机构两端各设有一组齿合器,齿合器一侧设有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每端各设有一组升降控制机构,升降控制机构一侧设有立柱,摩擦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摩擦传动机构进行相互传动连接,同时摩擦传动机构通过齿合器与升降传动机构进行连接,升降传动机构与升降控制机构进行连接,升降控制机构与立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侧设有扶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底座包括支撑框架、导向槽、翻转板、定位摩擦轴Ⅰ,所述支撑框架一侧设有两组翻转板,翻转板一侧设有定位摩擦轴Ⅰ,所述支撑框架内部设有若干导向槽,翻转板与支撑框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轮胎摩擦轴Ⅰ、齿轮Ⅲ、轮胎摩擦轴Ⅱ、齿轮Ⅱ、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一侧设有轮胎摩擦轴Ⅰ,轮胎摩擦轴Ⅰ一侧设有轮胎摩擦轴Ⅱ,所述轮胎摩擦轴Ⅰ另一侧设有齿轮Ⅲ,所述轮胎摩擦轴Ⅱ另一侧设有齿轮Ⅱ,支撑滑块与支撑框架内部导向槽滑动连接,轮胎摩擦轴Ⅰ与轮胎摩擦轴Ⅱ均连接于支撑滑块上,且轮胎摩擦轴Ⅰ与齿轮Ⅲ连接,轮胎摩擦轴Ⅱ与齿轮Ⅱ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力机械螺旋升降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传动机构包括齿轮Ⅰ、传动轴Ⅰ、锥齿轮Ⅰ、从动轴Ⅰ、锥齿轮Ⅱ、花键轴套Ⅰ、花键传动轴,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Ⅲ、齿轮Ⅱ分别啮合,齿轮Ⅰ一侧设有传动轴Ⅰ,传动轴Ⅰ一侧设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一侧设有从动轴Ⅰ,所述锥齿轮Ⅰ另一侧设有锥齿轮Ⅱ,锥齿轮Ⅱ一侧设有花键轴套Ⅰ,花键轴套Ⅰ一侧设有花键传动轴,齿轮Ⅰ分别与摩擦驱动机构中的齿轮Ⅲ、齿轮Ⅱ相啮合传动,传动轴Ⅰ一端穿过支撑滑块连接于齿轮Ⅰ中心,另一端连接于锥齿轮Ⅰ,从动轴Ⅰ一端连接锥齿轮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知临顾瑞胜吴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