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276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包括机体和捡拾台体,所述捡拾台体设置于所述机体一侧,所述机体与所述捡拾台体之间连接有输送槽,且所述捡拾台体远离输送槽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花生捡拾组件或小麦收割组件;所述机体通过所述输送槽与所述捡拾台体内部相连通。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的花生收获机的基础上将花生捡拾组件换装为小麦收割所需的相关部件,通过安装小麦收割组件以实现小麦、水稻、大豆、大麦、燕麦、高粱等相似粒径的籽粒作物收割作业,使整机实现花生与小麦以及其他多种作物的收获,实现一机多用,能够提高购机用户的收益,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由于花生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都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整个花生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用工占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50%以上。发展花生收获机械化,对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花生捡拾收获机已经大面积使用于农业生产,但是花生捡拾收获机只能适用于花生收获,花生未成熟阶段收获机处于闲置状态,整机的利用普遍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在现有的花生收获机捡拾台的基础上换装小麦收割所需的相关部件,以实现小麦、水稻、大豆、大麦、燕麦、高粱等相似粒径的籽粒作物收割作业,使整机实现花生与小麦以及其他多种作物的收获,实现一机多用,能够提高购机用户的收益,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包括机体和捡拾台体,所述捡拾台体设置于所述机体一侧,所述机体与所述捡拾台体之间连接有输送槽,且所述捡拾台体远离输送槽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花生捡拾组件或小麦收割组件;
[0006]所述机体通过所述输送槽与所述捡拾台体相连通,且所述捡拾台体内侧设置有引导物料向输送槽内移动的喂入搅龙,所述喂入搅龙外部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
[0007]采用上述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在需要进行花生捡拾收获舒适作业时,通过机体带动输送槽、捡拾台体以及花生捡拾组件在农田中行走,所述捡拾器将晾晒在田间的花生植株捡起并向后输送,通过捡拾器协同压送器将捡拾的花生植株向后送入喂入搅龙位置,通过喂入搅龙上螺旋叶片的旋转输送动作将喂入该喂入搅龙内侧的花生植株向输送槽内聚拢,通过输送槽将花生植株继续向后送入机体内部进行后续作业;需要进行小麦的收割收获时,将花生捡拾组件整体拆除,而后将小麦收割组件整体安装到设定位置,通过拨禾轮两侧的分禾器将作物聚拢到拨禾轮位置,所述拨禾轮运动旋转过程中将作物扶持,并向喂入喂入搅龙的方向推动,同时摆环箱带动安装在过渡焊合体上的割刀总成对小麦进行切割,保证小麦茎秆与根部分离,所述拨禾轮将切割后的小麦继续向喂入搅龙方向推送,小麦在喂入搅龙的螺纹叶片转动聚拢作用下,沿所述输送槽继续向后送入机体内部进行后续作业。
[0008]作为优选,所述花生捡拾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捡拾台体侧边的捡拾器,该捡拾器左右贯通于捡拾台体内侧,所述捡拾器上方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压送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小麦收割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捡拾台体顶部的拨禾轮升降架,所述拨禾轮升降架位于所述捡拾台体上方,且所述拨禾轮升降架远离捡拾台体一端纵向连接有拨禾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捡拾台体远离所述输送槽一侧设置有过渡焊合体,该过渡焊合体正面设置有摆环箱,所述摆环箱下方的所述过渡焊合体内部设置有割刀总成。
[0011]作为优选,所述捡拾台体正面靠近所述输送槽一侧设置有摆环箱动力带轮,所述过渡焊合体靠近所述拨禾轮一侧前后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分禾器,所述拨禾轮升降架底部设置有调整所述拨禾轮高度位置的支臂。
[0012]作为优选,所述支臂为液压缸结构,该支臂底部固定端铰接于所述捡拾台体顶侧,且所述支臂顶部伸缩端铰接于所述拨禾轮升降架底侧。
[0013]作为优选,所述支臂包括铰接于所述捡拾台体顶侧的中空外筒,该外筒内部设置有穿出该外筒顶端的内杆,所述内杆顶端与所述拨禾轮升降架底侧铰接,所述外筒正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组定位孔,所述外筒的其中一组定位孔与所述内杆通过螺栓连接。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花生收获机的基础上将花生捡拾组件换装为小麦收割所需的相关部件,通过安装小麦收割组件以实现小麦、水稻、大豆、大麦、燕麦、高粱等相似粒径的籽粒作物收割作业,使整机实现花生与小麦以及其他多种作物的收获,实现一机多用,能够提高购机用户的收益,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花生捡拾组件的主视结构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花生捡拾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机体的主视结构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小麦收割组件的主视结构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小麦收割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支臂的主视结构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机体;2、输送槽;201、盖板;3、捡拾台体;4、花生捡拾组件;401、捡拾器;402、压送器;5、小麦收割组件;501、拨禾轮升降架;502、拨禾轮;503、过渡焊合体;504、摆环箱;505、摆环箱动力带轮;506、分禾器;507、割刀总成;508、支臂;508a、外筒;508b、内杆;508c、定位孔;6、喂入搅龙;601、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
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

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包括机体1和捡拾台体3,捡拾台体3设置于机体1一侧,机体1与捡拾台体3之间连接有输送槽2,且捡拾台体3远离输送槽2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花生捡拾组件4或小麦收割组件5,机体1为本领域现有设备,本技术仅对花生捡拾组件4和小麦收割组件5进行改进,其他未改进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0027]机体1通过输送槽2与捡拾台体3相连通,输送槽2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盖板201,以便于通过开启该盖板201从而对输送槽2内进行查看、检修,且捡拾台体3内侧设置有引导物料向输送槽2内移动的喂入搅龙6,喂入搅龙6外部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601,以便于通过喂入搅龙6上的两组螺旋叶片601将物料向中部的输送槽2内聚拢引导。
[0028]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花生捡拾组件4包括设置于捡拾台体3侧边的捡拾器401,该捡拾器401左右贯通于捡拾台体3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和捡拾台体(3),所述捡拾台体(3)设置于所述机体(1)一侧,所述机体(1)与所述捡拾台体(3)之间连接有输送槽(2),且所述捡拾台体(3)远离输送槽(2)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花生捡拾组件(4)或小麦收割组件(5);所述机体(1)通过所述输送槽(2)与所述捡拾台体(3)相连通,且所述捡拾台体(3)内侧设置有引导物料向输送槽(2)内移动的喂入搅龙(6),所述喂入搅龙(6)外部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6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捡拾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捡拾台体(3)侧边的捡拾器(401),该捡拾器(401)左右贯通于捡拾台体(3)内侧,所述捡拾器(401)上方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压送器(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收割组件(5)包括铰接于所述捡拾台体(3)顶部的拨禾轮升降架(501),所述拨禾轮升降架(501)位于所述捡拾台体(3)上方,且所述拨禾轮升降架(501)远离捡拾台体(3)一端纵向连接有拨禾轮(5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适用于籽粒作物的多功能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台体(3)远离所述输送槽(2)一侧设置有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林闯郭永杰樊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