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57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过滤腔、净化腔以及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风机,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和过滤腔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路径上,所述过滤腔设置在净化腔的前侧和后侧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净化腔上设置有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在空净机的净化腔上设置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可以有效吸附和杀死细菌和病毒,使得室内环境更加安全卫生,降低传染病在空气中的传播几率,避免降低感染的发生。避免降低感染的发生。避免降低感染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时市面上的空净机绝大部分都采用物理过滤结构,就是初效过滤+高效过滤+活性炭的方式,包含国内及进口的一众品牌也是采用这样的序列过滤层,其中一部分增加了光分解滤层,就是紫外灯照射纳米二氧化钛滤层分解空气中的TVOC,但种种的滤层也是针对PM2.5的问题,医用级(H14)的高效滤层也只能阻隔空气中的细菌,并不能杀灭细菌和病毒,近一两年也有品牌开始推出带有高压静电集尘器或负离子发生器及等离子发生器的空净机,高压静电集尘器有吸附尘粒及击杀细菌的功效,但应对复杂病毒还是不能完全的解决问题,负离子发生器及等离子发生器虽然可以消杀细菌及病毒,但它们只是释放负离子和等离子,而且负离子和等离子还原的时间很短和没有吸附的功能结构,所以消杀细菌病毒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另一个结构紫外灯+高效滤层(H14)可以阻隔细菌病毒并能照射杀灭,但也有高效滤层容尘量和更换高效的高昂费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旨在提供能够快速消杀病毒的空净机。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过滤腔、净化腔以及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风机,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和过滤腔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路径上,所述过滤腔设置在净化腔的前侧和后侧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净化腔上设置有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在空净机的净化腔上设置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可以有效吸附和杀死细菌和病毒,使得室内环境更加安全卫生,降低传染病在空气中的传播几率,避免降低感染的发生。
[000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包括第一吸附等离子器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的正负电压不同,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上设置有第一电离丝和第一吸附板组件,所述第一电离丝位于第一吸附等离子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等离子器上设置有第二电离丝和第二吸附板组件,第二电离丝位于第二吸附等离子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的正负电压不同以吸附不同电荷的RNA病毒后放电杀死RNA、DNA病毒,通过形成第一电离丝和第二电离丝使得经过第一吸附等离子器和第二等离子器的RNA病毒和DNA病毒分别带上电荷,带电荷的病毒、细菌经过第一吸附板组件后,由于第一吸附板组件带有负电位可以吸附经过的带正电荷的DNA、RNA病毒以及细菌等,并通过高压放电杀死被吸附的DNA、RNA病毒以及细菌;同样的带电荷的病毒、细菌经过第二吸附板组件后,带负电荷的DNA、RNA病毒以及细菌被正电位的第二吸附板组件吸附后通过高压放电杀死,整个过程高效、消杀全面、且安全卫生,由于空气形成气溶胶并容易带正电荷,第一吸附板组件设置为负电位可以快速与空气中的带正电荷的细
菌、病毒进行消杀,提高消杀效率,设置合理。
[000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包括多个接地铝板和多个负低压铝板,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交替设置,所述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交替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吸附面,DNA、RNA病毒以及细菌被吸附的同时第一吸附板组件放电杀死DNA、RNA病毒以及细菌。
[000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上设置有第一左固定架和第一右固定架,所述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贯穿叠置安装在第一左固定架和第一右固定架之间,提高消杀效率。
[000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固定架和第一右固定架分别与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绝缘,所述接地铝板与地线接触片碰触,所述负低压铝板与负低压接触片连通。
[000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离丝安装在第一电离丝拉挂弹片上。
[00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离丝拉挂弹片通过负高压固定架与负高压接触片连通。
[001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腔设置有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分设在净化腔两侧,第一过滤腔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腔设置有H14级高效过滤层及高CTC值活性炭滤层。
[0012]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腔上还设置有UV紫外线灯管。
[0013]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腔、净化腔上均设置有导轨,过滤腔中的初效过滤层、H14级高效过滤层、高CTC值活性炭滤层设置有导轨上,净化腔的高压等离子吸附器以及UV紫外线灯管均设置在导轨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空净机的净化腔上设置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可以有效吸附和杀死细菌和病毒,使得室内环境更加安全卫生,降低传染病在空气中的传播几率,避免降低感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高压等离子吸附器示意图。
[0017]图3为高压等离子吸附器截面示意图。
[0018]图4为高压等离子吸附器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0]参见附图1

4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3,所述外壳3设置有过滤腔、净化腔以及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风机4,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4和过滤腔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路径上,所述过滤腔设置在净化腔的前侧和后侧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净化腔上设置有高压等离子吸附器。
[0021]进一步地,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包括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2,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2的正负电压不同,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上设置有第一电离丝11和第一吸附板组件12,所述第一电离丝11位于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的
进气端,所述第二等离子器2上设置有第二电离丝和第二吸附板组件,第二电离丝位于第二吸附等离子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的正负电压不同以吸附不同电荷的RNA病毒后放电杀死RNA、DNA病毒。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12包括多个接地铝板121和多个负低压铝板122,接地铝板121和负低压铝板122交替设置,所述接地铝板121和负低压铝板122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接地铝板121和负低压铝板122通过固定螺套123实现交替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吸附面,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上设置有第一左固定架13和第一右固定架14,所述接地铝板121和负低压铝板122贯穿叠置安装在第一左固定架13和第一右固定架14之间。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固定架13和第一右固定架14分别与接地铝板121和负低压铝板122绝缘以便于第一吸附等离子器1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2叠加。
[0024]进一步地,所述接地铝板121与地线接触片15碰触,所述负低压铝板122与负低压接触片16连通。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离丝11安装在第一电离丝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过滤腔、净化腔以及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上设置有风机,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和过滤腔设置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路径上,所述过滤腔设置在净化腔的前侧和后侧的一个或者两个上,净化腔上设置有高压等离子吸附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等离子吸附器包括第一吸附等离子器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和第二吸附等离子器的正负电压不同,所述第一吸附等离子器上设置有第一电离丝和第一吸附板组件,所述第一电离丝位于第一吸附等离子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二吸附等离子器上设置有第二电离丝和第二吸附板组件,第二电离丝位于第二吸附等离子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和第二吸附组件的正负电压不同以吸附不同电荷的RNA病毒后放电杀死RNA、DNA病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板组件包括多个接地铝板和多个负低压铝板,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交替设置,所述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接地铝板和负低压铝板交替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吸附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净机的病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等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艺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