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明国专利>正文

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45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交流电磁铁的控制器,特别是一种无触点开关控制、自动完成启动到直流低压吸持转换、开关管直通时自动转入交流操作并给出灯光指示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可控硅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交流电磁铁的控制器,特别是一种无触点开关控制、自动完成启动到直流低压吸持转换、开关管直通时自动转入交流操作并给出灯光指示的控制器。目前,在工业设备中大量使用着交流电磁铁和带有电磁铁的交流接触器等产品。现有的交流电磁铁的控制器存在下列缺点1.使用机械触点控制启动到吸持的转换,可靠性低,转换时间长,体积大,使用不方便;2.需更换原电磁铁低阻线圈为高阻线圈,造成了浪费,提高了安装成本;3.在启动回路中使用整流二极管,当电子开关管击穿导通后,直流启动电压始终加在电磁铁线圈上,易烧坏线圈;4.采用手动故障转换开关无实际使用价值。由于故障发生完全是随机的,手动开关不能在发生故障时立即进行转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无触点开关控制、自动完成启动到直流低压吸持转换、开关管直通时自动转入交流操作并给出灯光指示的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本技术的单向可控硅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本技术的脉冲控制电路,由变压器的次级线圈Ⅰ、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555时基电路及周围阻容元件构成。本技术的吸持电源电路,由变压器的次级线圈Ⅱ、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构成;本技术的供电保护电路,由超阻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后与微阻熔断丝并联而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微阻熔断丝的电阻很小,其上的压降很小,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当单向可控硅直通时,过大的电流会立即将微阻熔断丝烧断,从而断开吸持电源电路,自动转入交流工作状态,同时发光二极管发光给出指示。本技术将阻容网络与压敏电阻并联在单向可控硅上,并在控制输出端间接有压敏电阻,构成吸收保护电路。以提高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本技术的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接在电源输入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无触点开关控制,由电子电路完成启动到直流低压吸持的自动转换,转换时间短、可靠性高;2.使用电阻丝制做控制输出线,无需将电磁铁的原低阻线圈换成高阻线圈,同时有利于散热,不仅降低了更换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3.当单向可控硅直通时,由供电保护电路自动切断吸持电源电路转入交流工作状态,并给出灯光指示,转换速度快,不会烧坏电磁铁线圈;4.体积小,反复启动周期短,安装使用方便;5.专门设计有吸收保护电路,抗干扰性能好。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是电路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一).脉冲控制电路,由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Ⅰ、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555时基电路(IC)及周围阻容元件构成;(二).吸持电源电路,由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构成;(三).供电保护电路,由超阻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D11)串联后与微阻熔断丝(R6)并联而成;(四).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接在电源输入端上;(五).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成的阻容网络与压敏电阻(RV1)并联在单向可控硅(BG)上,在控制输出端间接有压敏电阻(RV2);(六).单向可控硅(BG)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r)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权利要求1.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可控硅(BG)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r)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BG)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一).脉冲控制电路,由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Ⅰ、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555时基电路(IC)及周围阻容元件构成;(二).吸持电源电路,由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构成;(三).供电保护电路,由超阻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D11)串联后与微阻熔断丝(R6)并联而成;(四).电源输入端接有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电阻(R1)和电容(C1)串联成的阻容网络与压敏电阻(RV1)并联在单向可控硅(BG)上,在控制输出端间接有压敏电阻(RV2)。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交流电磁铁的控制器,特别是一种无触点开关控制、自动完成启动到直流低压吸持转换、开关管直通时自动转入交流操作并给出灯光指示的控制器。本技术的单向可控硅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文档编号H01F7/18GK2204453SQ9421571公开日1995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傅明国, 王德顺 申请人:傅明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交流电磁铁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可控硅(BG)串接在电源输入端与控制输出端之间,控制输出线用电阻丝(r)制成,脉冲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BG)的控制端相连,吸持电源电路与供电保护电路串联后与控制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明国王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傅明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