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21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泵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包括泵体、进水口、出水口、驱动电机、底座、叶轮、驱动转轴、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以及第三导流肋,泵体前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外设有进水管连接槽,泵体上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外设有出水管连接槽,泵体后侧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泵体内设有叶轮,叶轮中间为叶轮轴,叶轮轴周向设有数个叶轮片,叶轮片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以及第三导流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叶轮片上依次设有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以及第三导流肋,通过导流肋引导液体流向叶轮外侧,所以提高了液体的输送效率。高了液体的输送效率。高了液体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泵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而进入出水管。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
[0003]水泵由驱动电机驱动,从而不断地输送液体,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如何高效地输送液体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装置用于解决水泵在输送液体过程中效率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旨在解决水泵在输送液体过程中效率一般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包括泵体、进水口、出水口、驱动电机、底座、叶轮、驱动转轴、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以及第三导流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前侧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外设有进水管连接槽,所述泵体上侧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外设有出水管连接槽,所述泵体后侧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下方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泵体内设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中间为叶轮轴,所述叶轮轴周向设有数个叶轮片,所述叶轮片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导流肋、所述第二导流肋以及所述第三导流肋,所述叶轮轴后侧设有加强环,所述叶轮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转轴相连接,所述驱动转轴中间段设有密封环,所述驱动转轴后段为连接轴,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直径比所述出水口直径大30mm。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功率为1.1KW。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片厚度为5mm。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片前侧为弧形。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肋、所述第二导流肋以及所述第三导流肋的厚度为2mm。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肋、所述第二导流肋以及所述第三导流肋的材质为SUS304。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泵体壁厚为15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叶轮片上依次设有第一导流肋、第二导流肋以及第三导流肋,通过导流肋引导液体流向叶轮外侧,所以提高了液体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二视角图;
[0016]图3是叶轮零件结构第一视角图;
[0017]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叶轮零件结构第二视角图;
[0019]图6是泵体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4的结构、供电关系和控制程序均为现有技术,为本
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0022]如图1

图6所示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包括泵体1、进水口2、出水口3、驱动电机4、底座5、叶轮6、驱动转轴7、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泵体1前侧设有进水口2,液体从进水口2进入泵体1内,进水口2外设有进水管连接槽201,泵体1上侧设有出水口3,液体从出水口3排出泵体1,出水口3外设有出水管连接槽301,泵体1后侧与驱动电机4相连接,驱动电机4为原动机,用于驱动叶轮6转动,驱动电机4下方设有底座5,底座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501,螺栓通过连接孔501固定泵体1以及驱动电机4,泵体1内设有叶轮6,叶轮6产生离心力将液体排出泵体1,叶轮6中间为叶轮轴601,叶轮轴601周向设有数个叶轮片602,叶轮片602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通过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引导液体流向叶轮6外侧,叶轮轴601后侧设有加强环606,加强环606用于增加叶轮片602强度,避免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发生弯折,叶轮6与驱动电机4通过驱动转轴7相连接,驱动转轴7用于传递驱动力,驱动转轴7中间段设有密封环701,密封环701用于避免液体渗漏侵蚀驱动电机4,驱动转轴7后段为连接轴702,驱动电机4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23]进水口2直径比出水口3直径大30mm,确保排水连续且力度足够。
[0024]驱动电机4功率为1.1KW,保证充足的驱动力。
[0025]叶轮片602厚度为5mm,保证叶轮片602的强度,以免发生弯折。
[0026]叶轮片602前侧为弧形,适应泵体1内部结构并提高导流效果。
[0027]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的厚度为2mm,确保有足够的导流效果和机械强度。
[0028]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的材质为SUS304,SUS304材质物化性能稳定,不易腐蚀。
[0029]泵体1壁厚为15mm,保证泵体1的机械强度。
[0030]工作原理:
[0031]本技术在用于输送液体时,首先将水管通过进水管连接槽201以及出水管连接槽301分别与进水口2以及出水口3相连接,然后将驱动电机4与外部电源接通,驱动电机4运转后,通过驱动转轴7带动叶轮6转动,液体从进水口2吸入泵体1内,在叶轮6的离心作用下,液体沿着叶轮片602上的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向外加速流动,从而使得液体从出水口3快速排出,由此增加了水泵的液体输送效率。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导流肋的高效水泵,包括泵体(1)、进水口(2)、出水口(3)、驱动电机(4)、底座(5)、叶轮(6)、驱动转轴(7)、第一导流肋(603)、第二导流肋(604)以及第三导流肋(60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前侧设有所述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外设有进水管连接槽(201),所述泵体(1)上侧设有所述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外设有出水管连接槽(301),所述泵体(1)后侧与所述驱动电机(4)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下方设有所述底座(5),所述底座(5)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501),所述泵体(1)内设有所述叶轮(6),所述叶轮(6)中间为叶轮轴(601),所述叶轮轴(601)周向设有数个叶轮片(602),所述叶轮片(602)左侧面以及右侧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导流肋(603)、所述第二导流肋(604)以及所述第三导流肋(605),所述叶轮轴(601)后侧设有加强环(606),所述叶轮(6)与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所述驱动转轴(7)相连接,所述驱动转轴(7)中间段设有密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