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聚新专利>正文

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10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流互感器,其结构是在互感器铁芯上缠绕两组相互反向的互感线圈CT↓[1]、CT↓[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两组相互相反的互感器线圈,使与之相接的电度表工作特性转变成为正向电流正向走,反向电流以还是正向走,由此遏制了此类利用电度表原有工作特性缺陷所进行的窃电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由此造成的窃电损失。(*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目前的窃电方式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可通过相应的防窃电装置加以识别和防范,而目前尚未克服的是通过在供电线路的负荷前加入一组星形连接的反向电流互感器(即附图中的CTa、CTb、CTc)的方式进行的窃电。当负荷D工作时,电度表W本应只通过原有的正向电流互感器,取得正向电流工作信号,并进行用电量的计量。而采用这种窃电方式时,接入的反向电流互感器与高压变压器B的付方及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这样在供电线路中由于反向电流互感线圈的作用,就产生了反向的感应电压和电流。由于电度表具有正向电流信号加入就正向走、反向电流信号加入就反向走的特性,因而反向感应电流的产生,就必然减少或者抵消了电度表W的正向用电量的计量数据,造成实际用电量与电度表的显示数据不符,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采用这种窃电方式每年给国家和电力部门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克服包括上述窃电方式在内的多种窃电行为的防窃电电流互感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此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互感器铁芯上缠绕两组相互反向的互感器线圈CT1、CT2。本技术通过连接两组方向相反的互感器线圈CT1、CT2,使与之相接的电度表的原有工作特性转变成为正向电流信号加入就正向走,反向电流信号加入还是正向走,这就是本技术的关键所在。在使用本技术后,因窃电者加入星形反向电流互感器所产生的反向感应电流,虽然抵消或减少了正向工作电流的计量,但通过本技术使反向感应电流在电度表中仍然能够得到准确地计量反应,使实际用电与电度表的读数总是保持一致,由此遏制了此类利用电度表工作特性缺陷所进行的多种窃电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因此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是本技术在供电及窃电线路中安装使用的电原理图。图中高压电经高压变压器B变电成为380V三相电,本技术接在高压变压器B的下方,并连接电度表W,在负荷开关K的上方接有窃电者的星形反向电流互感器CTa、CTb、CTc。本防窃电电流互感器是在互感器铁芯上缠绕两组相互反向的互感线圈CT1、CT2。互感线圈CT1的正向端1和负向端2分接互感器两电流接线端上,正向端1还接到互感器的一电压接线端上,互感线圈CT2的正向端4接到互感器的另一电压接线端上,负向端3与互感线圈CT1的负向端2相连接。由图中可见,正向的工作电流可通过本互感器中的CT1在电度表W中计量,窃电的反向感应电流则经过本互感器中的CT2感应后,感生电流从正向端4经电压接线端、供电母线、互感线圈CT1的电压接线端之后进入电度表W,从电度表出来后回到CT2的负向端3,形成闭合回路。这样,对窃电者的反向感应窃电电流,仍可在电度表W中得到叠加计量,使总计量数据与实际用电量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防范了此类窃电行为,使窃电者的目的不能得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铁芯上缠绕两组相互反向的互感线圈CT↓[1]、CT↓[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铁芯上缠绕两组相互反向的互感线圈CT1、CT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窃电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互感线圈CT1的正向端(1)和负向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聚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聚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