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用于荧光分析法光学检测水样中的叶绿素a,包括外壳,内设腔体,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控制模块,光源单元、导光单元、接收单元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下端固定安装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位于所述导光单元的上端,所述导光单元朝向检测区设置光学窗口导通光线至检测区,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光源单元通过导光单元向检测区发射光线以激发叶绿素的荧光,所述接收单元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通过导光单元接收叶绿素a激发的荧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光传导损失、减短检测探头长度的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探头。探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参数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 的检测探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其意义和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叶绿素大量的存在于水体中的蓝藻、绿藻、硅藻等小型浮游生物中,通过测量水中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预测藻类的生长状况,以此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现有技术中,由于光源单元、接收单元与动力机构和清洗机构的结构限定,光源单元与接收单元与导光柱连接中间为了容纳清洗结构的动力结构,通过延长导光柱的长度,才实现导光与接收光和清洗的功能都能实现,而这会造成光导损失,加长检测探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光传导损失、减短检测探头长度的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用于荧光分析法光学检测水样中的叶绿素a,包括外壳,内设腔体,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控制模块,光源单元、导光单元、接收单元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下端固定安装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位于所述导光单元的上端,所述导光单元朝向检测区设置光学窗口导通光线至检测区,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光源单元通过导光单元向检测区发射光线以激发叶绿素的荧光,所述接收单元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通过导光单元接收叶绿素a激发的荧光;
[0005]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清洁机构清洁光学窗口;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若干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间嵌套安装动力机构,使得所述控制电路组件与所述光源单元的连接方向与光源单元的光线发射方向在同一直接上,且光源单元通过导光单元之间能免除动力结构插入地在最短路径上实现光线发射。
[0006]进一步地,设有安装座;
[0007]所述安装座上端固定安装动力机构和控制电路组件,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周缘,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插装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与所述光源单元贯通在安装座以发射并引导光线至检测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窗口上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座,所述光学窗口的下端的外壁面密封套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安装座通过光学窗口固定安装于外壳,所述光学窗口配合所述外壳形成探测水样或标液的防水探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呈空心管状,所述外壳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一传输连接模块,传输连接模块与控制模块和动力结构电连接,用于动力结构提供电源连接和控制模块的连接
传输。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连接模块与所述外壳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窗口下端的外壁设置密封圈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密封连接;
[0012]或,所述光学窗口与所述外壳设置螺杆固定安装。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机构安装于所述光学窗口外,用于清洗所述光学窗口外的污物。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第一,通过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控制系统进行空间布局,将控制模块由多块电路板组装而成;第二,在控制电路组件中设计了动力机构的开孔,充分利用控制模块与动力机构的结构空间,将动力结构嵌套装在控制电路组件内部,减少叶绿素a 监测探头的长度尺寸;第三,缩短导光单元的长度,减少光传导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剥离外壳及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位本技术的剥离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外壳1;传输连接模块2;腔体101;控制模块3;控制电路组件 301;光源单元4;导光单元5;动力机构6;光学窗口7;密封圈701;安装座 8;螺杆9;接收单元10;清洁机构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用于荧光分析法光学检测水样中的叶绿素a,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腔体101,所述腔体101 内固定安装控制模块3,光源单元4、导光单元5和动力机构6;所述控制模块 3下端固定安装光源单元4,所述光源单元4位于所述导光单元5的上端,所述导光单元5朝向检测区设置光学窗口7导通光线至检测区,所述光源单元5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光源单元4通过导光单元5向检测区发射光线以激发叶绿素的荧光,所述接收单元10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通过导光单元5接收叶绿素a激发的荧光;
[0023]设有动力机构6,所述动力机构6与所述控制模块3电连接,驱动清洁机构 11清洁光学窗口7;所述控制模块3包括若干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301,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01间嵌套安装动力机构6,使得所述控制电路组件301与所述光源单元4的连接方向与光源单元4的光线发射方向在同一直接上,且光源单元4 通过导光单元5之间能无动力结构6插入地在最短路径上实现光线发射。
[0024]本技术中通过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301,且在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 301间嵌套安装动力结构6,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控制模块3的布局扩大了空间,以容纳动力机构6,使得动力机构6与控制电路组件301在从现有的轴向方向上连接,变成在同样的高度方向
上的连接,避免了动力机构6为直接驱动清洁机构11而需设置在控制模块3与导光单元5之间的情况,进而实现了光源单位4 与导光单元5之间无动力结构6插入的实现光源单位4与导光单位5在最短路径上实现光线发射至检测区,节省了光传导损失,减少了光发射时间,提升了检测效率,也缩短了叶绿素a检测探头的长度,减少了检测探头占用的空间。
[0025]本技术中,设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上端固定安装动力机构6和控制电路组件301,所述动力机构6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6的周缘,所述安装座8 下端固定插装导光单元5,所述导光单元6与所述光源单元4贯通在安装座8以发射并引导光线至检测区。
[0026]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安装座8,上端承接动力机构、控制电路组件和光源单元,下端承接导光单元和光学窗口,集成利用安装座8实现了多个部件的安装,进一步又花了空间布局,节省了安装空间。
[0027]本技术中,所述光学窗口7上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座8,所述光学窗口7 的下端的外壁面密封套装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所述安装座8通过光学窗口7 固定安装于外壳1,所述光学窗口7配合所述外壳1形成探测水样或标液的防水探头。
[0028]本技术中,安装座8通过光学窗口7与外壳1相对固定,并以此固定连接控制模块、动力结构、光源单元和导光单元于内腔101,安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尤其是将光学窗口7这一必要结构一物三用,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用于荧光分析法光学检测水样中的叶绿素a,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设腔体,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控制模块,光源单元、导光单元、接收单元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下端固定安装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位于所述导光单元的上端,所述导光单元朝向检测区设置光学窗口导通光线至检测区,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光源单元通过导光单元向检测区发射光线以激发叶绿素的荧光,所述接收单元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通过导光单元接收叶绿素a激发的荧光;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清洁机构清洁光学窗口;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若干组装式的控制电路组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间嵌套安装动力机构,使得所述控制电路组件与所述光源单元的连接方向与光源单元的光线发射方向在同一直接上,且光源单元通过导光单元之间能免除动力结构插入地在最短路径上实现光线发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参数叶绿素a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固定安装动力机构和控制电路组件,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的周缘,所述安装座下端固定插装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与所述光源单元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群张健旗杨同求陈海燕钟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