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工学院专利>正文

柱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71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型变压器。包括装在圆筒外壳内的柱型铁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设在柱型铁芯两端的下托板和上压板,其特征在于柱型铁芯为卷绕式结构,由绕在螺栓上的芯柱轭铁、绕在芯柱轭铁两端的端轭铁、绕在端轭铁上的外层轭铁组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被包在在芯柱轭铁和外层轭铁之间。由于采用硅钢片卷绕制作柱型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层或相间绕在柱型铁芯的芯柱轭铁上,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使磁场回路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柱型铁芯之内,因而减少了漏磁,温升低、热损耗低、效率高。此外,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小型单相工频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柱型变压器。技术背景目前,使用较多的小型单相工频变压器主要有E型和C型。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都有气隙和漏磁,导致变压器温升高、功耗大。为了克服E型和C型变压器存在的气隙缺点,二十世纪90年代出现了R型变压器。R型变压器体积小、空载电流小、温升低、功耗也低。但其铁芯加工较为困难,需要专用的开料机,线圈绕制工艺较复杂,因而成本较E型和C型变压器的成本高。而且同样存在较大的漏磁,限制了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型变压器,其结构紧凑、体积小,空载电流小、温升低、能耗低、效率高,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本技术所述的柱型变压器,包括装在圆筒外壳内的柱型铁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设在柱型铁芯两端的下托板和上压板,其特征在于柱型铁芯为卷绕式结构,由绕在螺栓上的芯柱轭铁、绕在芯柱轭铁两端的端轭铁、绕在端轭铁和上的外层轭铁组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被包在在芯柱轭铁和外层轭铁之间。由于采用硅钢片卷绕制作柱型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层或相间绕在柱型铁芯的芯柱轭铁上,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使磁场回路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柱型铁芯之内,因而减少了漏磁,温升低、热损耗低、效率高。此外,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所述的柱型变压器,在上压板的上面设有两对接线柱,初级线圈绕线两端与一对接线柱连接,次级线圈绕线两端与另一对接线柱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磁场分布示意图。图3是绕制本技术的工艺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a),将螺栓6穿过上压板5,用硅钢片在螺栓6绕制芯柱轭铁7;参见图3(b),在芯柱轭铁7的中部相间绕制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的两端套上高强度绝缘套管从端部引出后,整体浸渍绝缘处理;参见图3(c),用硅钢片在芯柱轭铁7的两端分别绕制端轭铁8和9;参见图3(d),用宽度与芯柱轭铁7长度相等的硅钢片在端轭铁8和9上绕制外层轭铁10后,进行浸渍绝缘处理,即组成柱型铁芯1,圆筒外壳15套在柱型铁芯1的外面;最后,将下托板4套在螺栓6上,用螺帽固定,并使级线圈2的绕线两端与上压板5上的接线柱11和12连接,次级线圈3的绕线两端与上压板5上的接线柱13和14连接,即得到图1所示的柱型变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柱型变压器,包括装在圆筒外壳(15)内的柱型铁芯(1)、初级线圈(2)、次级线圈(3)、设在柱型铁芯(1)两端的下托板(4)和上压板(5),其特征在于柱型铁芯(1)为卷绕式结构,由绕在螺栓(6)上的芯柱轭铁(7)、绕在芯柱轭铁两端的端轭铁(8)和(9)、绕在端轭铁(8)和(9)上的外层轭铁(10)组成,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被包在在芯柱轭铁(7)和外层轭铁(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柱型变压器,包括装在圆筒外壳(15)内的柱型铁芯(1)、初级线圈(2)、次级线圈(3)、设在柱型铁芯(1)两端的下托板(4)和上压板(5),其特征在于柱型铁芯(1)为卷绕式结构,由绕在螺栓(6)上的芯柱轭铁(7)、绕在芯柱轭铁两端的端轭铁(8)和(9)、绕在端轭铁(8)和(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富李太福李山罗松唐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