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61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包括呈圆盘状的吸顶灯外壳及固定于其内部的灯光组件和驱动电源,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互贴合的反光纸、导光片、扩散板及设于三者外围的吸顶灯环,所述吸顶灯外壳包括吸顶灯后盖、与吸顶灯后盖固定的吸顶灯辅光罩、与吸顶灯辅光罩相互卡接的吸顶灯面环,沿所述吸顶灯环的内侧壁环绕有一圈灯珠,所述吸顶灯辅光罩由乳白色透明PC组成,所述吸顶灯后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弹簧以及吸顶灯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紧凑,产品厚度较薄,侧面带有辅光,提升对吸顶灯的侧面的照射效果。侧面的照射效果。侧面的照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吸顶灯为灯具的一种,安装时底部贴在屋顶,所以称之为吸顶灯,现有的吸顶灯由于其内部结构比较多,各部件之间组合复杂,吸顶灯的厚度随着相应的增加,所占用的空间范围也会增加,而在有些狭小的空间内吸顶灯的厚度太大就不方便使用。吸顶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顶灯在竖直方向上照明,侧边未进行照射,使得周边的环境接受的光线较弱,对吸顶灯的周边照射效果不好,还有可能伴随阴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包括呈圆盘状的吸顶灯外壳及固定于其内部的灯光组件和驱动电源,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互贴合的反光纸、导光片、扩散板及设于三者外围的吸顶灯环,所述吸顶灯外壳包括吸顶灯后盖、与吸顶灯后盖固定的吸顶灯辅光罩、与吸顶灯辅光罩相互卡接的吸顶灯面环,沿所述吸顶灯环的内侧壁环绕有一圈灯珠,所述吸顶灯辅光罩由乳白色透明PC组成,所述吸顶灯后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弹簧以及吸顶灯安装座。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顶灯面环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条形卡槽,所述吸顶灯辅光罩靠近条形卡槽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条形卡槽相适应的卡块。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顶灯安装座设有若干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安装孔,若干个所述安装孔呈圆形分布于吸顶灯安装座上。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弹簧的数量为3个且相互之间成120
°
,所述安装弹簧穿过安装孔并固定于吸顶灯后盖,所述吸顶灯安装座卡接于吸顶灯后盖的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顶灯后盖的内侧固定有压线码,所述压线码、吸顶灯安装座和吸顶灯面环均由阻燃PC组成。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光纸、吸顶灯环、吸顶灯后盖三者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驱动电源、压线码均置于收容空间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吸顶灯辅光罩由乳白色透明PC材质组成,吸顶灯环发出的光可轻易透过吸顶灯辅光罩,穿透效果好,对吸顶灯的侧面实现辅光照明,提升了实用性,本吸顶灯的内部组件相互贴合紧密,降低了吸顶灯的厚度,实现吸顶灯的超薄效果,也减少了吸顶灯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4]图4为吸顶灯面环10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吸顶灯外壳1、吸顶灯后盖101、吸顶灯辅光罩102、吸顶灯面环103、灯光组件2、反光纸201、导光片202、扩散板203、吸顶灯环204、驱动电源3、灯珠4、安装弹簧5、吸顶灯安装座6、条形卡槽7、卡块8、安装孔9、压线码10、收容空间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之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包括呈圆盘状的吸顶灯外壳1及固定于其内部的灯光组件2和驱动电源3,所述灯光组件2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互贴合的反光纸201、导光片202、扩散板203及设于三者外围的吸顶灯环204,所述吸顶灯外壳1包括吸顶灯后盖101、与吸顶灯后盖101固定的吸顶灯辅光罩102、与吸顶灯辅光罩102相互卡接的吸顶灯面环103,沿所述吸顶灯环204的内侧壁环绕有一圈灯珠4,所述吸顶灯辅光罩102由乳白色透明PC组成,所述吸顶灯后盖101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弹簧5以及吸顶灯安装座6。
[0019]本实施例当中,驱动电源3用于驱动灯光组件2内的吸顶灯环204发光照射,反光纸201,导光片202以及扩散板203均用以辅助光线向一个方向照射,反光纸201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把其他方向的光线聚拢到需要的部位,导光片202使需要的光线选择性透过,反光纸201、导光片202和扩散板203三者相互配合使用,让更多的光线照射到需要的位置,提升吸顶灯的照射效果,而且灯光组件2之间相互紧密贴合,组装紧凑,也大大降低了灯光组件2的厚度,实现超薄效果;吸顶灯的侧面设有吸顶灯辅光罩102,和吸顶灯环204配合使用,由于吸顶灯辅光罩102由乳白色透明PC材质制成,吸顶灯辅光罩102具有良好的透光效果,吸顶灯环204内侧的灯珠4发出的光线可轻易透过吸顶灯辅光罩102,对吸顶灯的周边进行照射,增强周边的照射效果,吸顶灯后盖101上的安装弹簧5和吸顶灯安装座6均是用于把吸顶灯固定与墙顶,整个吸顶灯外壳1的总厚度不超过20mm,降低了使用空间,也利于在某些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0020]请参阅图2和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顶灯面环103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条形卡槽7,所述吸顶灯辅光罩102靠近条形卡槽7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条形卡槽7相适应的卡块8,吸顶灯辅光罩102固定通过条形卡槽7和卡块8与吸顶灯面环103相互
固定,旋转吸顶灯辅光罩102使卡块8卡接与吸顶灯面环103中的条形卡槽7内,条形卡槽7和卡块8的数量均优选为4个,足以使两者的固定。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顶灯安装座6设有若干个大小、形状不同的安装孔9,若干个所述安装孔9呈圆形分布于吸顶灯安装座6上,安装孔9便于安装弹簧5穿过并固定于吸顶灯后盖101,通过安装弹簧5把吸顶灯固定在墙壁的顶部。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弹簧5的数量为3个且相互之间成120
°
,安装弹簧5呈三角分布,使得安装弹簧5的数量在较少的情况下吸顶灯也可很好的固定,所述安装弹簧5穿过安装孔9并固定于吸顶灯后盖101,所述吸顶灯安装座6卡接于吸顶灯后盖101的表面,转动吸顶灯安装座6与吸顶灯后盖101卡接固定,节省了组装时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0023]请参阅图2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包括呈圆盘状的吸顶灯外壳(1)及固定于其内部的灯光组件(2)和驱动电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2)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互贴合的反光纸(201)、导光片(202)、扩散板(203)及设于三者外围的吸顶灯环(204),所述吸顶灯外壳(1)包括吸顶灯后盖(101)、与吸顶灯后盖(101)固定的吸顶灯辅光罩(102)、与吸顶灯辅光罩(102)相互卡接的吸顶灯面环(103),沿所述吸顶灯环(204)的内侧壁环绕有一圈灯珠(4),所述吸顶灯辅光罩(102)由乳白色透明PC组成,所述吸顶灯后盖(101)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弹簧(5)以及吸顶灯安装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光的超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灯面环(103)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条形卡槽(7),所述吸顶灯辅光罩(102)靠近条形卡槽(7)的一端设有若干个与条形卡槽(7)相适应的卡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俊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其利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