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以及活检旋切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25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2
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包括穿设于外针管内的内针管,内针管包括管体、设于管体端部用于切割组织的刃口结构以及紧邻刃口结构设置用于气流流通的通气槽。管体的外壁与外针管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刃口结构与外针管内壁触接,通气槽将通气间隙和管体内孔连通,穿刺活检手术中当内针管旋转切割组织活检取样时,管体内孔的真空负压作用于管体内被切除组织的一端,而外部大气则依次通过通气间隙、通气槽作用于管体内被切割的组织的另一端,可在组织两端形成气压差,以使组织沿内针管输送至体外。该内针管结构无需设置独立的通气管道,简化了活检旋切针的结构,避免了内针管旋转时造成组织堵塞通气槽,降低了内针管通气槽方向控制的要求。气槽方向控制的要求。气槽方向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以及活检旋切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
[0002]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内针管结构的活检旋切针。

技术介绍

[0003]活检旋切针通常由外针管和内针管组成,在真空负压辅助的穿刺活检旋切术中,通过真空负压吸引内针管内被切除的组织一端以输送到体外,则需要外部气流连通到组织的另一端,在被切除组织体上两端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组织沿针管输送到体外用于病理分析。
[0004]现有技术是在内外针管上单独增设一通气管来提供外部气流的通道,如专利《具有变速前进切割器的活组织检查装置》(专利号为CN200480005137.0)所述,该结构增加了活检与旋切针的结构复杂度,同时其外形不圆整不利于活检针外针管在体内旋转操作;或者在刃口端形成一纵向通气槽口,如专利《具有用于驱动活检探针组件的棘轮驱动机构的活检装置》(专利号为CN201180063240.0)所述,该结构要求旋转切割时必须采用往复旋转的方式切割组织,以使该通气槽口始终处于外针管底部,以实现非切割组织不堵塞气流通道和不被划伤,增加了内针管旋切控制操作的难度。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亟需设计一种既简化活检旋切针结构,又不需要精确控制内针管通气槽方向的内针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以及活检旋切针,其无需设置独立的通气管道,简化了活检旋切针的结构,还避免了内针管旋转时可能造成组织堵塞通气槽,降低了内针管通气槽方向控制的要求。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包括:
[0008]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包括:用于穿设于外针管内的内针管,所述内针管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端部用于切割组织的刃口结构以及紧邻所述刃口结构设置用于气流流通的通气槽;
[0009]所述管体的外壁与外针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与外部大气连通的通气间隙;
[0010]所述刃口结构与所述外针管内壁滑动或转动触接;
[0011]所述通气槽用于将所述通气间隙和所述管体内孔连通;
[0012]当所述内针管旋转切割组织时,所述管体内孔的真空负压作用于管体内被切除组织的一端,而外部大气则依次通过通气间隙、通气槽作用于管体内被切割的组织的另一端,从而在被切除组织两端形成气压差,用于使组织沿所述内针管输送至体外。
[0013]具体地,所述管体外径小于外针管内径,用于使所述内针管外壁与外针管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
[0014]具体地,所述刃口结构设置于所述管体端部,所述刃口结构包括:
[0015]外刃面,用于与外针管内壁滑动触接设置;
[0016]内刃面,用于与所述外刃面成夹角设置;
[0017]刃边,位于所述外刃面与所述内刃面相交处。
[0018]具体地,所述通气槽径向贯穿所述刃口结构。
[0019]优选地,所述通气槽设置于所述外刃面与所述管体外周面之间的过渡面上。
[0020]具体地,所述通气槽为多个,并沿所述管体圆周的径向或轴向阵列布置。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包括穿设于外针管内的内针管,内针管包括管体、设于管体端部用于切割组织的刃口结构以及紧邻刃口结构设置用于气流流通的通气槽。管体的外壁与外针管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刃口结构与外针管内壁触接,通气槽将通气间隙和管体内孔连通,在穿刺活检手术中当内针管旋转切割组织活检取样时,管体内孔的真空负压作用于管体内被切除组织的一端,而外部大气则依次通过通气间隙、通气槽作用于管体内被切割的组织的另一端,从而可在组织两端形成气压差,以使组织沿内针管输送至体外。该内针管结构无需设置独立的通气管道,简化了活检旋切针的结构,避免了内针管旋转时造成组织堵塞通气槽,降低了内针管通气槽方向控制的要求。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活检旋切针,包括穿刺用的外针管,还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所述内针管结构滑动穿设于所述外针管内,以切割组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2中沿A

A处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具有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的活检旋切针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端部”和“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包括:
[0030]穿设于外针管20内的内针管1,所述内针管1包括管体11、设于管体11端部用于切割组织的刃口结构12以及紧邻刃口结构12设置用于气流流通的通气槽13,该后端位于远离刃口结构12的刃边123的一端;
[0031]所述管体11的外壁与外针管20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与外部大气连通的通气间隙2;
[0032]所述刃口结构12与外针管20内壁触接;
[0033]所述通气槽13将通气间隙2和管体11内孔连通;
[0034]当所述内针管1旋转切割组织活检取样时,管体11内孔的真空负压作用于管体11内被切除组织的一端,而外部大气则依次通过通气间隙2、通气槽13作用于管体11内被切割的组织的另一端,从而在被切除组织两端形成气压差,用于使组织沿内针管1输送至体外。
[0035]具体地,所述管体11外径小于外针管20内径,用于使内针管1外壁与外针管20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2。
[0036]具体地,所述刃口结构12设置于管体11端部,刃口结构12包括:
[0037]外刃面121,用于与所述外针管20内壁滑动触接设置;
[0038]内刃面122,用于与所述外刃面121成夹角设置;此时刃口结构12最锋利。
[0039]刃边123,位于所述外刃面121与内刃面122相交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刃面122与外刃面121外周面之间也可间隔设置,如靠近刃边123的内刃面122与外刃面121之间有0.1mm的间隔距离,均可实现刃口结构12切割活体组织的作用,能够避免内刃面122与外刃面121外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设于外针管内的内针管,所述内针管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端部用于切割组织的刃口结构以及紧邻所述刃口结构设置用于气流流通的通气槽;所述管体的外壁与外针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与外部大气连通的通气间隙;所述刃口结构与所述外针管内壁滑动或转动触接;所述通气槽用于将所述通气间隙和所述管体内孔连通;当所述内针管旋转切割组织时,所述管体内孔的真空负压作用于管体内被切除组织的一端,而外部大气则依次通过通气间隙、通气槽作用于管体内被切割的组织的另一端,从而在被切除组织两端形成气压差,用于使组织沿所述内针管输送至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活检与旋切的内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径小于外针管内径,用于使所述内针管外壁与外针管内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成川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