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缩液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24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凝缩液排出装置,包括主机体,在主机体内设置有流道和孔板组件,孔板组件设置在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之间,孔板组件为配对设置的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孔板式疏水阀原有的单一孔板替换为成对配置的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单孔孔板与多孔孔板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隔,浓缩液首先进入单孔孔板,然后从单孔孔板中流出来的凝缩液撞到多孔孔板的中心区域,其流动会被阻碍,然后通过多孔孔板流出。即使是在小流量情况下,也能使用大孔径孔板实现不易堵塞、节能效率较高、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小口径孔板过滤器的堵塞问题后,可以彻底解决机器的故障发生源,能够长时间维持孔板形排出设备使用初期的高节能优势。节能优势。节能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缩液排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凝缩液排放
,具体涉及一种凝缩液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凝缩液排放技术中,现有的凝缩液排出装置有盘型、桶型、浮球型等多种款型,都具有接触流体的机动部分,需要频繁地进行工作。此外,如果使用条件为高温(空气除湿的情况除外)、高压、高流速的话,设备正常运作的时间较短,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修理和更换。因此,现在业内逐渐开始淘汰掉机动部件,开始采用只由利用主机体和流体的压差来排出凝缩液的孔板组成的装置(以下,称为孔板式凝缩液排出装置)。
[0003]但是,在孔板式凝缩液排出装置,孔板口径如果过大,对应产生的凝缩液水量较少时,则容易使得水蒸气与液体同时被排出,孔板口径如果过小,则无法完全排尽凝缩液,所以必须要合理选择最佳的孔板口径。但是,在需要缩小孔板口径时,凝缩液体中的金属粉末、铁锈、尘土、水垢或药品的溶解物容易堵塞孔板,阻碍了孔板发挥其正常的排水机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堵塞、可尽排凝缩液的凝缩液排放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凝缩液排出装置,包括主机体,在所述主机体内设置有流道和孔板组件,所述孔板组件设置在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之间,所述孔板组件为配对设置的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孔板组件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单孔孔板设置在流道入口方向,所述多孔孔板设置在流道出口方向。
[0009]作为优选,在所述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之间设置有间隔。
[0010]作为优选,在所述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的外边缘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挡圈,使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隔。
[0011]作为优选,在所述单孔孔板与多孔孔板之间设置阻隔部件,使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隔。
[0012]作为优选,所述孔板组件通过拧紧螺丝和垫片固定在主机体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主机体固定设置在产生凝缩液的部件上。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的凝缩液排出装置,将孔板式疏水阀原有的单一孔板替换为成对配置的单孔孔板和多孔孔板的组合使用;单孔孔板与多孔孔板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隔,浓缩液从流道入口导入,首先进入单孔孔板,然后从单孔孔板中流出来的凝缩液因为撞到多孔孔板的中心区域,其流动会被阻碍,然后通过多孔孔板流出。即使是在小流量情况下,也能
使用大孔径孔板且不易堵塞、节能效率较高、使用安全。本技术解决小口径孔板过滤器的堵塞问题后,可以彻底解决机器的故障发生源,能够长时间维持孔板形排出设备使用初期的高节能优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凝缩液排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凝缩液排出装置的单孔孔板平面及剖面图;
[0018]图3是凝缩液排出装置的多孔孔板平面及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凝缩液排出装置,包括主机体1,在主机体1内设置有孔板组件和用于引入和排出凝缩液的流道2,孔板组件设置在流道入口21和流道出口22之间,孔板组件为配对设置的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孔板组件通过拧紧螺丝6和垫片7固定在主机体1内。
[0021]单孔孔板3设置在流道入口21方向,多孔孔板4设置在流道出口22方向。孔板组件设置有一组、两组或者多组,内部增加孔板组合的数量,确保更符合使用工况,提高节能效率;本实施例中孔板组合设置有5组,单孔孔板3与多孔孔板4的组数越多,则按照凝缩液流量需要选择更大口径的孔板,在凝缩液排放量较少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孔板堵塞。
[0022]当需要相同的凝缩液排放能力时,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的组合使用时,相较于单独使用单孔孔板3(不配合多孔孔板4)时,可以增大单孔孔板3的内孔孔径。因此,能够明显改善因异物引起的孔板堵塞情况。
[0023]为了保证孔板和多孔孔板4之间的适当距离,在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隔。设置间隔的方式一:在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的外边缘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挡圈5,使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隔。设置间隔的方式二:在单孔孔板3与多孔孔板4之间设置阻隔部件,使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之间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隔。如果主机体1的构造自身能够保证孔板与挡板的距离的话,也可不在孔板边缘进行延伸。
[0024]单孔孔板3上设置一个第一孔洞31,第一孔洞31可以设置在单孔孔板3的中心,或者单孔孔板3的其他位置,多孔孔板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孔洞41,第二孔洞41位置不对应。
[0025]另外,成对的多孔孔板4的孔洞面积并不一定要与单孔孔板3的内孔面积相同。如图3所示,多孔孔板4是由八个第二孔洞41组成的孔板;但是实际使用中,根据具体凝缩液排放情况,和前后压差等情况的不同,第二孔洞41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多个,一般多取6个或8个,也可根据情况确定不同数量。另外,多孔孔板4的第二孔洞41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梯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只要能够多孔孔板4发挥阻挡流道、减缓凝缩液流动的作用即可。此外,如图2、图3所示,单孔孔板3及多孔孔板4整体外形为圆形,但实际外形不限,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梯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只需与外围的套筒内部形状一致,可组合成图1样式即可,本技术并不是限定形状和结构的装置。
[0026]主机体1安装于产生凝缩液的部位上。关于安装方式,在图1中标注的是用螺纹进行安装,但是也可以通过法兰管、焊接等方法进行配置。孔板和主机体1采用铸铁、不锈钢等材质,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使用时,液体会经由主机体1的流道和孔板组件流动。经由流道入口21导入后的凝缩液通过单孔孔板3被排出,流动时,从单孔孔板3中流出来的凝缩液因为撞到多孔孔板4的中心区域,其流动会被阻碍。在孔板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比起仅使用单孔孔板3装置,配备有多孔孔板4的情况下,液体流量的减少范围大约是从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几十左右。具体能够减少的流量比例会因为单孔孔板3的口径尺寸、单孔孔板3与多孔孔板4的距离、凝缩液的排放量等因素而产生变化。
[0028]本技术主要用于排出在热蒸汽传热时由于失去一部分热量而产生的冷凝水以及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凝缩液体)的设备(疏水阀)上,由于孔板式凝缩液体排出设备中没有圆盘型、桶型、浮球型所特有的机动部件,所以不易发生故障,通过本技术解决小口径孔板过滤器的堵塞问题后,可以彻底解决机器的故障发生源,能够长时间维持孔板形排出设备使用初期的高节能优势。
[0029]以上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缩液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1),在所述主机体(1)内设置有流道(2)和孔板组件,所述孔板组件设置在流道入口(21)和流道出口(22)之间,所述孔板组件为配对设置的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所述单孔孔板(3)设置在流道入口(21)方向,所述多孔孔板(4)设置在流道出口(22)方向;在所述单孔孔板(3)和多孔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缩液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组件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缩液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宁王帆沈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盈博斯蒂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