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24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包括针部和固定针部和注射器的排气接口,针部包括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下部穿过排气接口并与排气接口固定,排气通道上部为针头,针头为两个锥瓣闭合形成的针尖,锥瓣下部与排气通道上沿通过转轴Ⅰ转动连接,锥瓣上设置有实现针头开合的连杆机构;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注射通道,注射通道的出药端设有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喷头上设置有若干出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锥瓣闭合形成的针尖,两个通道互相独立,功能专一,避免多种操作共用一个通道,降低通道堵塞概率;通过设置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降低注药阻力、增加出药方向及速度及工作效率。注药阻力、增加出药方向及速度及工作效率。注药阻力、增加出药方向及速度及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


[0001]本技术涉及注射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肺大泡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大泡相关性肺

胸膜疾病主要包括自发性气胸、巨型肺大泡,目前内外科治疗在疗效、微创程度方面仍有一定局限,内科胸腔镜下治疗大泡相关性肺

胸膜疾病系列技术的关键手术步骤包括:内科胸腔镜引导下以穿刺针穿刺肺大泡、经穿刺针抽出泡内气体、经穿刺针向肺大泡内注入药物等。现有的腔镜用穿刺针针尖设计为一体性的、前尖后粗结构,完成穿刺肺大泡、针尖进入肺大泡后,随着大泡内气体减少,大泡形态改变、体积缩小、向近肺侧回缩,容易出现针尖从大泡内脱出的问题,且针尖从肺大泡内脱出后再次穿刺难度增加,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花费及风险;并且,由于现有的腔镜用穿刺针是单通道注射管,抽气、注药步骤需要依次进行,工作效率低,手术时间仍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根据手术治疗目标,经穿刺针向肺大泡内注入药物需要达到药物在大泡内均匀分布的标准,由于现有的腔镜用穿刺针只有一个出药口,因此需要多点布针、多角度调整出药口方向、引入其他手术器械辅助控制大泡形态等综合手段才能实现上述标准,操作过程繁琐;向肺大泡内注入的药物包含医用胶、50%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具有容易凝固、粘滞度高等特点,由于现有的腔镜用穿刺针只有一个出药口,同等推力下药物注入速度偏慢、阻力大、耗时长,并且容易出现注射管管腔堵塞等情况,此时则需要更换注射管,导致注射管可重复使用性降低,增加医疗花费、降低手术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通过设置锥瓣型针尖结构,当锥瓣闭合呈针形时具备穿刺功能,当锥瓣撑开后呈瓜子状,具备固定、防脱出功能;通过设置双通道结构,可分别于不同的通道同时进行多种介入操作、互不干扰,增加工作效率;操作通道互相独立,功能专一,避免多种操作共用一个通道,降低通道堵塞概率,增加了注射针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医疗花费;通过在注射通道的顶部设置散射出药孔,增加出药方向及速度、降低注药阻力及时间,提升注药效果及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包括针部和固定针部的排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包括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下部穿过排气接口并与排气接口固定,所述排气通道上部为针头,所述针头为两个锥瓣闭合形成的针尖,所述锥瓣下部与排气通道上沿通过转轴Ⅰ转动连接,所述锥瓣上设置有实现针头开合的连杆机构;所述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注射通道,所述注射通道的出药端设有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喷头上设置有若干出药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通道侧壁径向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内的推杆,所述推杆下部穿过排气通道侧壁至凹槽内,位于凹槽内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推钮。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上设置有限位孔,位于排气通道内的所述推杆穿过限位孔并于限位孔滑动配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上部设置有转轴Ⅱ,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所述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一端分别与转轴Ⅱ相连接,所述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另一端分别连接与两侧的锥瓣铰接。
[0009]为了让针头更锋利,作为优选,所述针头包括两个不对称的锥瓣,其中一个所述锥瓣包括完整的锥尖,另一个所述锥瓣不带锥尖,两个锥瓣闭合后形成完整的针头。
[0010]作为优选,所述注射通道下部穿过排气接口向外设置有针套。
[0011]作为优选,所述注射通道的出药端为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所述注射通道喷头上设置有若干出药孔。散射状出药孔可增加出药方向,药物多角度呈伞状均匀喷出,提升注药效果;可增加出药速度、降低注药阻力及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药物堵塞注射通道管腔概率;尤其在注入医用胶、高粘度性药物如50%葡萄糖等药物时上述优势更加明显。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穿过排气通道凹槽部位在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垫。由于推杆分处排气通道内外两侧,而排气通道为排气通道,为防止在连接部泄气,在凹槽内设置密封垫,推杆穿过密封垫不易泄气。
[0013]作为优选,所述推钮上设置有限位条,推钮上推后所述限位条与排气通道外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条自由端设置有限位勾,所述排气通道外壁设置有限位卡,所述推钮上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条上的限位勾刚好与限位卡对接固定。外侧固定即排气通道内的连杆机构固定住,实现排气通道在肺大泡内的固定,防止脱落。
[0014]将针头改为可以活动的锥瓣,由两个瓣构成的,锥瓣可为圆锥或瓜子壳样子的棱锥瓣,合在一起就是尖锐的针,可以刺破肺大泡,然后针头可以打开、呈两瓣,因此可以用来固定注射针,防止从大泡内脱落出来;在注射管部分还增加了一个通道,既一个通道专门走气体,一个通道专门走液体,这样增加了工作效率。
[0015]工作原理:装置位于初始工作状态时,推钮位于凹槽下部,此时推杆位置偏下,推杆通过拉紧转轴Ⅱ带动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实现锥瓣的闭合。穿刺完成后,此时注射针针头位于肺大泡内,推动推钮,带动推杆上移,限位条和加强条的设置保证了推杆沿轴向移动,推杆带动转轴Ⅱ上移,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将锥瓣顶开,推钮上推后限位条与排气通道外壁滑动配合,推钮上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条上的限位勾刚好与限位卡对接固定,完成固定。给药环节可根据需要通过注射通道给药。给药结束后,推钮下移、复位,针头恢复原状,便于从肺大泡内抽出。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计新颖、简单、易操作。通过设置双通道结构,穿刺完成后具备固定、防脱出功能,然后还可以往肺大泡里排气、打药,增加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通过将针头设置成锥瓣型针尖结构,具备穿刺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固定、防脱出功能;通过设置双通道结构,可分别于不同的通道同时进行多种介入操作、互不干扰,增加工作效率;操作通道互相独立,功能专一,降低通道堵塞概率,增加了注射针可重复使用次数,降低医疗花费;
通过在注射通道的出药端设有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喷头上设置有若干出药孔,增加出药方向及速度、降低注药阻力及时间,提升注药效果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推杆与排气通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针头打开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排气接口,2

排气通道,3

针头,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包括针部和固定针部的排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包括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下部穿过排气接口并与排气接口固定,所述排气通道上部为针头,所述针头为两个锥瓣闭合形成,所述锥瓣下部与排气通道上沿通过转轴Ⅰ转动连接,所述锥瓣上设置有实现针头开合的连杆机构;所述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注射通道,所述注射通道的出药端设有扁球形多孔散射喷头,喷头上设置有若干出药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侧壁径向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气通道内的推杆,所述推杆下部穿过排气通道侧壁至凹槽内,位于凹槽内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推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上设置有限位孔,位于排气通道内的所述推杆穿过限位孔并于限位孔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内科胸腔镜肺大泡减容专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部设置有转轴Ⅱ,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从动杆Ⅰ和从动杆Ⅱ,所述从动杆Ⅰ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