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225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包括把手、固定板、防护板、连接板、调节框、第一弹簧、定位槽、第一支撑板、固定杆、调节筒、橡胶板、定位隔板、第二弹簧、限位条、调节杆、底板、第二支撑板、安装杆、第三弹簧、侧固定板和延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二次转运装置能够对组件进行有效限位,操作简便,且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组件,能够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保证组件的安全,避免内部或外观损坏,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使用方便,可有效固定,稳定性高。稳定性高。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即单片太阳电池,由于光伏项目组件在山地间受到地形限制,因此在运输组件时,需要将组件拆卸下来并用二次转运装置对组件分别进行搬运,通常会用人工进行作业,市场上的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0003]目前的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不方便对组件进行限位,且不方便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容易导致内部或外观损坏,转运效率低,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以便于解决目前转运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不方便对组件进行限位,且不方便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容易导致内部或外观损坏,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包括,
[0007]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上端面;
[0008]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且固定板的上端与防护板一端固定连接;
[0009]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外表面;
[0010]底板,所述底板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下端面,且底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1]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侧固定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防护板上,侧固定板的下端与底板可拆卸连接,侧固定板包括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之间通过延长板连接,且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可沿着延长板滑动,从而增大或缩小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之间的间距;
[0012]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有两块,其中一块置于底板上端面,另一块位于防护板的下端面,第一支撑板的表面上开有滑动槽;
[0013]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布置在第一支撑板表面的滑动槽中;
[0014]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贯穿并固定连接在防护板和底板上,连接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表面的滑动槽中;
[0015]调节框,所述调节框滑动连接在连接板上,且其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板防护板和
底板,调节框与定位槽之间为卡槽限位连接;
[0016]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连接板和调节框之间,且第一弹簧的轴线平行于调节框的滑动方向;
[0017]定位隔板,多块所述定位隔板可拆卸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0018]固定杆、调节筒和橡胶板,所述固定杆连接在位于防护板下端的第一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调节筒通过螺纹套接在固定杆外表面,所述橡胶板转动连接在调节筒的下端。
[0019]进一步,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表面滑动槽中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大于连接板上远离滑动槽一端的截面宽度,使得连接板的截面呈T字形。
[0020]进一步,所述侧固定板上端铰接在防护板的一端。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的下端各有一条安装边,安装边上开有连接通槽,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贯穿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通过第三弹簧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安装杆与连接通槽之间为卡槽限位连接。
[0022]进一步,所述定位槽在第一支撑板的滑动槽中沿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平行、等间距分布。
[0023]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和第一支撑板之间螺纹连接,且固定杆关于第一支撑板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24]进一步,所述定位隔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位于定位隔板的外表面,限位条通过第二弹簧滑动连接在定位隔板上,且限位条关于定位隔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定位隔板的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
[0025]进一步,所述安装杆的纵截面呈L字形结构,且安装杆的一条边位于第二支撑板侧边缘的外侧。
[0026]与现有光伏转运装置相比,本技术的光伏组件二次转运装置能够对组件进行有效限位,操作简便,且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组件,能够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保证组件的安全,避免内部或外观损坏,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使用方便,可有效固定,稳定性高,具体来说,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0027]1.设置有调节框、防护板和第一支撑板,通过向上拉动调节框,在第一支撑板上滑动防护板,松开调节框,第一弹簧推动调节框复位,使调节框和定位槽通过卡槽连接,将防护板固定,适用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组件;
[0028]2.设置有定位隔板、第二弹簧和调节筒,通过将定位隔板放入两块第一支撑板内,松开调节杆,第二弹簧推动限位条和第一支撑板紧密贴合,在固定杆上转动与之螺纹连接的调节筒,调节筒推动橡胶板和组件的上侧或定位隔板的上侧端面紧密贴合,能够直接对组件或通过定位隔板间接对组件进行有效限位,操作简便,能够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现象,保证组件的安全,避免内部或外观损坏;
[0029]3.卡槽限位连接结构是最常规的限位结构,通过弹簧使得调节框、安装杆滑动,进而插入或脱离定位槽、连接通槽,本技术中定位槽与调节框、侧固定板的连接通槽和安装杆都是采用卡槽限位连接;
[0030]4.设置有侧固定板、第二支撑板和安装杆,通过在防护板上转动侧固定板,方便拿取和放置组件,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使用方便,第三弹簧的弹性作用推动安装杆和固定板卡槽连接,可有效固定,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定位隔板和限位条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延长板和固定板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把手;2、固定板;3、防护板;4、连接板;5、调节框;6、第一弹簧;7、定位槽;8、第一支撑板;9、固定杆;10、调节筒;11、橡胶板;12、定位隔板;13、第二弹簧;14、限位条;15、调节杆;16、底板;17、第二支撑板; 18、安装杆;19、第三弹簧;21、侧固定板;22、延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请参阅图1~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即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包括把手1、固定板2、防护板3、连接板4、调节框5、第一弹簧6、定位槽7、第一支撑板8、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二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上端面;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分别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且固定板(2)的上端与防护板(3)一端固定连接;把手(1),所述把手(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的外表面;底板(16),所述底板(16)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下端面,且底板(16)的一端与固定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侧固定板(21),所述侧固定板(21)位于二次转运装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且侧固定板(2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防护板(3)上,侧固定板(21)的下端与底板(16)可拆卸连接,侧固定板(21)包括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之间通过延长板(22)连接,且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可沿着延长板(22)滑动,从而增大或缩小第一侧固定板和第二侧固定板之间的间距;第一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8)有两块,其中一块置于底板(16)上端面,另一块位于防护板(3)的下端面,第一支撑板(8)的表面上开有滑动槽;定位槽(7),所述定位槽(7)布置在第一支撑板(8)表面的滑动槽中;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贯穿并固定连接在防护板(3)和底板(16)上,连接板(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8)表面的滑动槽中;调节框(5),所述调节框(5)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上,且其滑动方向垂直于防护板(3)和底板(16),调节框(5)与定位槽(7)之间为卡槽限位连接;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位于连接板(4)和调节框(5)之间,且第一弹簧(6)的轴线平行于调节框(5)的滑动方向;定位隔板(12),多块所述定位隔板(12)可拆卸设置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8)之间;固定杆(9)、调节筒(10)和橡胶板(11),所述固定杆(9)连接在位于防护板(3)下端的第一支撑板(8)的下端面上,所述调节筒(10)通过螺纹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雄刘欢杨国亚朱宇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