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21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其解决了人工托举敷设电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下;容易损伤电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滑轮、横向设置的轮架、顶紧机构、L型转轴和竖向设置的立杆;轮架固定于立杆的右侧,立杆的顶端高出轮架,轮架的底部固定有与立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架,轮架的顶部设有L型转轴,L型转轴的一端固定于轮架的顶面、另一端固定于立杆的右侧,L型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绕L型转轴转动;立杆上固定有顶紧机构,顶紧机构相对于立杆向支撑架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电缆损伤;本申请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敷设电缆效率,大大节省人工成本。大大节省人工成本。大大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敷设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铁路电缆施工中,电缆沿既有电缆槽敷设。 在电缆槽内敷设电缆常采用在电缆槽内人工敷设电缆:电缆长度一般在1千米左右,每十米需要1人,人工托举电缆并进行拖拽铺设,所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下,并且必须保证电缆不拖地敷设电缆(一方面降低由于电缆拖地与地面摩擦造成电缆外皮损伤,另一方面降低电缆拖地增加拖拽阻力),但是由于人工操作失误不能完全保证不拖地,所以容易损伤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人工托举敷设电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下;容易损伤电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敷设电缆的效率以及防止电缆损伤得出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包括滑轮、横向设置的轮架、顶紧机构、L型转轴和竖向设置的立杆;
[0005]所述轮架固定于立杆的右侧,立杆的顶端高出轮架,轮架的底部固定有与立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架,轮架的顶部设有L型转轴,L型转轴的一端固定于轮架的顶面、另一端固定于立杆的右侧,L型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绕L型转轴转动;
[0006]所述立杆上固定有顶紧机构,顶紧机构相对于立杆向支撑架伸缩。
[0007]进一步的,所述顶紧机构为顶紧螺钉;
[0008]所述立杆上自上至下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横向设置;
[0009]所述顶紧螺钉安装于螺纹孔内,顶紧螺钉的头部位于立杆的左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包括滚轮部和设置于滚轮部两端的轮缘部,轮缘部的半径大于滚轮部的半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的滚轮部的长度为敷设电缆的直径的3倍。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轮架的底端与支撑架的底端平齐。
[0013]进一步的,骑跨在电缆槽的隔断上,每10米设置一个。
[0014]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申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缆槽内敷设电缆领域;
[0016]2.本申请固定在电缆槽隔断上,每十米安装一个,并每50米一个工人辅助敷设电缆,保证了电缆不拖地,避免电缆损伤,提高电缆寿命;本申请采用滑轮与电缆的滚动连接,降低摩擦力,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敷设电缆效率,并节省五分之四的人工,大大节省人工成本;
[0017]3.本申请可拆卸的与电缆槽隔断进行连接,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1]图中:1

滑轮,11

滚轮部,12

轮缘部,2

轮架,3

顶紧机构,4

L型转轴,5

支撑架,6

立杆,7

隔断,8

电缆,9

电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文中所述的“左右”、“横向”指的是电缆槽的宽度方向,支撑架位于立杆的右侧;
ꢀ“
竖向”指的是电缆槽的高度方向。
[0025]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包括滑轮1、横向设置的轮架2、顶紧机构3、L型转轴4和竖向设置的立杆6;
[0026]所述轮架2固定于立杆6的右侧,立杆6的顶端高出轮架2,轮架2的底部固定有与立杆6平行设置的支撑架5,轮架2的顶部设有L型转轴4,L型转轴4的一端固定于轮架2的顶面、另一端固定于立杆6的右侧,L型转轴4上转动连接有滑轮1,滑轮1绕L型转轴4转动;
[0027]所述立杆6上固定有顶紧机构3,顶紧机构3相对于立杆6向支撑架5伸缩。
[0028]所述顶紧机构为顶紧螺钉;
[0029]所述立杆6上自上至下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横向设置;
[0030]所述顶紧螺钉安装于螺纹孔内,顶紧螺钉的头部位于立杆6的左侧,顶紧螺钉在螺纹孔内的旋紧旋出从而进行伸缩,调节顶紧螺钉距支撑架5的间距。
[0031]所述滑轮1包括滚轮部11和设置于滚轮部11两端的轮缘部12,轮缘部12的半径大于滚轮部11的半径;所述滑轮1的滚轮部11的长度L为敷设电缆的直径的3倍,使得电缆8位于滚轮部11上时,电缆8的下表面紧贴滚轮部11紧贴下表面,并且轮缘部12限制电缆8脱出滑轮1。
[0032]所述轮架2的底端与支撑架5的底端平齐。
[0033]骑跨在电缆槽的隔断7上,每10米设置一个,可根据电缆直径的大小,改变相邻两本装置的间距,电缆直径越大本装置布置的越密集,电缆直径越小本装置布置的越稀疏,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防护电缆损伤(因为电缆直径越大,重量越重)。
[0034]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0035]将本申请骑跨在电缆槽9的隔断7上,立杆6和支撑架5位于隔断7的两侧并且支撑架5紧贴于隔断7的一侧,旋紧顶紧机构使得其顶在隔断7的另一侧,电缆8假设在滑轮1的上,电缆8的前端进行拖拽(这样拖拽电缆8时,电缆8与滑轮1为滚动连接,一方面降低摩擦,另一方面避免电缆8损伤),整根电缆长度均敷设好后,将电缆8从滑轮1上甩至电缆槽9中即可。
[003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1)、横向设置的轮架(2)、顶紧机构(3)、L型转轴(4)和竖向设置的立杆(6);所述轮架(2)固定于立杆(6)的右侧,立杆(6)的顶端高出轮架(2),轮架(2)的底部固定有与立杆(6)平行设置的支撑架(5),轮架(2)的顶部设有L型转轴(4),L型转轴(4)的一端固定于轮架(2)的顶面、另一端固定于立杆(6)的右侧,L型转轴(4)上转动连接有滑轮(1),滑轮(1)绕L型转轴(4)转动;所述立杆(6)上固定有顶紧机构(3),顶紧机构(3)相对于立杆(6)向支撑架(5)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机构为顶紧螺钉;所述立杆(6)上自上至下等间距间隔设有多个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飞虎严浩邓鹏宇张华超白英斌常鹏飞杨凯朱双成李彦海周得胜张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