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琳专利>正文

书法握笔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1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1
本申请涉及一种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包括手掌部以及手指部,所述手指部包括四个顶端开口的指套,用于穿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其中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相邻两个指套的中间通过固定部连接,所述手指部以及手掌部设置有连成一体的弹性网布层,所述手指部的指套正面与手掌部正面的弹性网布层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手掌部为半掌结构,用于覆盖手掌靠近手指部的部分掌面。手指部的部分掌面。手指部的部分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书法握笔矫正器


[0001]本申请涉及书法书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矫正书法书写姿势的书法握笔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普及书法教育不仅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道德品质养成的很好手段。目前国家在中小学内开始软笔书法课程,但由于书法普教工作长期脱节,使得书法教师人才断档,尤其是在书法基础教育部分人才奇缺,即便是由美术老师填充也是缺少必要的书法技法的储备。
[0003]目前市场中主要是在笔上套上笔套的形式,手握住笔套,再间接的握住笔杆,缺少适合传统软笔书写的产品,使得书写者握笔感受完全脱离了真正软笔书写的姿势和手感,并且无法完成高级书法技艺的“捻管”动作,导致动作变形,因此亟需一种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书法握笔矫正器。
[0005]一种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包括手掌部以及手指部,所述手指部包括四个顶端开口的指套,用于穿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其中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相邻两个指套的中间通过固定部连接,所述手指部以及手掌部设置有连成一体的弹性网布层,所述手指部的指套正面与手掌部正面的弹性网布层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手掌部为半掌结构,用于覆盖手掌靠近手指部的部分掌面。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指部指套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松紧环,所述松紧环围绕所述开口设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固定部为固定缝合线,将相邻的指套固定在一起,所述缝合线为非弹性材料构成的线状结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手掌部以及手指部的整体长度小于等于3厘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套的长度大于等于1厘米小于等于1.5厘米。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掌部宽度为大于等于5厘米小于等于6厘米,所述手掌部的长度小于等于1厘米。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颗粒。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掌部的背部还设置有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与所述弹性网布层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手掌部的背部及正面,所述覆盖层为弹性网布层翻转后形成。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为弹性层,在自然状态下呈褶皱状态。
[0015]上述书法握笔矫正器,不改变手指握笔的感受,不改变传统软笔的任何结构,为半
指结构,使得手指接触软笔,而并非市场目前的矫正产品是手指通过介质接触软笔笔杆,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练习养成习惯后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矫正器时的不适应和需要重新养成真正的书写握笔姿态;同时,通过固定部对相邻的指套进行固定,能够对用户的四指进行有效、合理的固定,使用户能够根据常用的毛笔书写的握笔方法(五指执笔法和撮管法等),完成标准的书法撰写动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书法握笔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9]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书法握笔矫正器100,其中,包括手掌部110以及手指部120,手指部包括四个顶端开口的指套,用于穿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其中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相邻两个指套的中间通过固定部121连接,手指部以及手掌部110设置有连成一体的弹性网布层,手指部的指套正面与手掌部110正面的弹性网布层表面设置有防滑层131,手掌部110为半掌结构,用于覆盖手掌靠近手指部的部分掌面。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指部指套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松紧环122,松紧环122围绕开口设置。松紧环122设置在手指部顶端的开口处,用于对穿入的手指进一步固定,从而进一步约束或规范用户书写时的动作。该松紧环122可设置于手指部指套的内部,被指套所包裹。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固定部121为固定缝合线,将相邻的指套固定在一起,缝合线为非弹性材料构成的线状结构。固定部121用于将相邻的指套连接在一起,例如将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在用户书写的过程中,保证三个手指贴在一起,避免分离。可以理解,固定部121也可为固定片等非弹性材料组成的片状结构,或者通过粘结剂粘连的方式,只要能够将手指连接在一起即可。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手掌部110以及手指部的整体长度小于等于3厘米。可以理解,为了提高用户在书写过程中,尽量多的直接接触软笔,因此,手掌部和手指部的整体长度之和,小于等于3厘米,从而降低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的同时,保证对用户动作的规范和矫正。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套的长度大于等于1厘米小于等于1.5厘米。指套用于固定手指的同时,对用户手指的书写姿势,进一步纠正;指套的长度过长时,则会减少用户和软笔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影响用户脱离矫正器后的姿态;而指套的长度过短时,则会影响矫正器对于书法书写过程中的书写姿势的纠正效果。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掌部110宽度为大于等于5厘米小于等于6厘米,手掌部110的长度小于等于1厘米。手掌部用于支撑手掌部分,在能够提供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手掌部的长度(即沿手指的方向)越小越好,只要能够固定手掌部分即可。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滑层13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颗粒131。防滑层131设置在书法握笔矫正器100的表面,用于提高用户与软笔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滑层131的包面可设置有多个凸起颗粒131,以进一步提高摩擦力。多个凸起颗粒131可均匀分布于手指部以及手掌部的表面。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掌部110还设置有覆盖层140,覆盖层140与弹性网布层为一体成型结构。覆盖层140用于进一步提供手掌部110的支撑力度,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140覆盖所述手掌部的背部及正面,所述覆盖层140为弹性网布层翻转后形成。也就是说,该覆盖层140为弹性网布层从手掌部底端延伸出来后,再翻转后,覆盖在正面及背面。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覆盖层140为弹性层,在自然状态下呈褶皱状态。该覆盖层在手掌部背部的部分具有褶皱,的褶皱沿手掌部的宽度方向分布,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用户的手掌插入,可以理解,该弹性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29]该矫正器不改变手指握笔的感受,不改变传统软笔的任何结构,使得手指接触软笔而并非市场目前的矫正产品是手指通过介质接触软笔笔杆,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练习养成习惯后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矫正器时的不适应和需要重新养成真正的书写握笔姿态,将需要约束的四指做定型缝合或粘连,而将四指指尖露出以完全体验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包括手掌部以及手指部,所述手指部包括四个顶端开口的指套,用于穿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其中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相邻两个指套的中间通过固定部连接,所述手指部以及手掌部设置有连成一体的弹性网布层,所述手指部的指套正面与手掌部正面的弹性网布层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手掌部为半掌结构,用于覆盖手掌靠近手指部的部分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所述手指部指套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松紧环,所述松紧环围绕所述开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所述固定部为固定缝合线,将相邻的指套固定在一起,所述缝合线为非弹性材料构成的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法握笔矫正器,其中,所述手掌部以及手指部的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
申请(专利权)人:刘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