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17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帽檐、帽子本体和体温检测机构,所述帽檐的左侧外壁连接有帽子本体,所述帽子本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体温检测机构;所述帽子本体包括:通风层,其设置于所述帽檐的右侧;海绵,其贴合于所述海绵的下端外壁;定位块,其设置于于所述海绵的正下方;帽架,其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两侧。该智能安全帽,设置的帽檐与帽框通过帽框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帽框具有极强的支撑性和稳固性属于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轻量化的材质,通过帽檐上端增加一层璃钢维尼纶纤维层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设置的帽子本体利用风层将外界空气通过通风口进行转换到安全帽内部与隔层之间。换到安全帽内部与隔层之间。换到安全帽内部与隔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帽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安全帽
,具体为一种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并且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附件等组成,在建筑这作业的日常工作中安全帽作为重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之一,是工作人员在工作现场作业时重要的安全保障。
[0003]市场上的智能安全帽在使用中由于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安全帽的大多是普通的安全帽,大部分的普通安全帽透气性能不稳定,从而导致在施工时出现帽内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出现佩戴不适影响建筑施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安全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智能安全帽在使用中由于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安全帽的大多是普通的安全帽,大部分的普通安全帽透气性能不稳定,从而导致在施工时出现帽内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出现佩戴不适影响建筑施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帽檐、帽子本体和体温检测机构,所述帽檐的左侧外壁连接有帽子本体,所述帽子本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体温检测机构;
[0006]所述帽子本体包括:
[0007]通风层,其设置于所述帽檐的右侧;
[0008]海绵,其贴合于所述海绵的下端外壁;
[0009]定位块,其设置于于所述海绵的正下方;
[0010]帽架,其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两侧;
[0011]防滑层,其固定于所述帽架的内侧;
[0012]头带,其贴合于所述防滑层的下端外壁;
[0013]调节带,其设置于所述头带的右端下方;
[0014]锁紧环,其贴合于所述调节带的外壁。
[0015]优选的,所述帽檐包括:
[0016]帽框,其设置于所述帽檐的上端外壁;
[0017]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其贴合与所述帽框的上端表面;
[0018]安装孔,其安装于所述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四周;
[0019]遮阳板,其契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帽框的中部。
[0020]优选的,所述帽框和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帽框的上端表面和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的下端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0021]优选的,所述遮阳板和帽框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安装孔设置有六个。
[0022]优选的,所述通风层的下端外壁与海绵的上端外壁之间尺寸相互匹配,且通风层和海绵之间为固定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防滑层和头带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防滑层沿着头带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0024]优选的,所述体温检测机构包括:
[0025]柔性安装带,其设置于所述帽子本体的正下方;
[0026]防护套,其套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带的上端外壁;
[0027]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的内侧下端;
[0028]温度显示器,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上端;
[0029]温度测量器,其设置于所述温度显示器的正下方。
[0030]优选的,所述柔性安装带和防护套之间为电性连接,且柔性安装带的上端外壁和防护套的下端外壁之间紧密贴合。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安全帽,设置的帽檐与帽框通过帽框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帽框具有极强的支撑性和稳固性属于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轻量化的材质,通过帽檐上端增加一层璃钢维尼纶纤维层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设置的帽子本体利用风层将外界空气通过通风口进行转换到安全帽内部与隔层之间,风顺着进口进入隔层与安全帽内盔之间,再通过细孔吹向安全帽内侧进行降温,温检测机构设置的传感器与温度测量器和温度显示器之间电气连接,可有效满足各类人群体温检测需要,且检测数据还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0032]通过帽檐与帽框的设置,帽框作为整个帽檐的安装承载部位,且帽框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帽框具有极强的支撑性和稳固性属于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轻量化的材质,通过帽檐上端增加一层璃钢维尼纶纤维层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提高帽檐保护面部的能力。
[0033]通过帽子本体的设置,设置的通风层将外界空气通过通风口进行转换到安全帽内部与隔层之间,风顺着进口进入隔层与安全帽内盔之间,再通过细孔吹向安全帽内侧进行降温,海绵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使空气进行从多处进入,避免空气直接对着头部吹从而造成健康方面的影响,设置的通风层和海绵为了在天气炎热时,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性,便于通气散热,使得使用者在长期佩戴的舒适感提高。
[0034]通过体温检测机构的设置,其中防护套和温度测量器与柔性安装带相互连接,并构成环状结构,控制电路位于柔性安装带内,传感器嵌于防护套内部,温防护套设置有两个两个,并均布在传感器上下两端,传感器与温度测量器和温度显示器之间电气连接,可有效满足各类人群体温检测需要,且检测数据还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从而稳定的提高体温检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体温检测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帽檐;101、帽框;102、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3、安装孔;104、遮阳板;2、
帽子本体;201、通风层;202、海绵;203、定位块;204、帽架;205、防滑层;206、头带;207、调节带;208、锁紧环;3、体温检测机构;301、柔性安装带;302、防护套;303、传感器;304、温度显示器;305、温度测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帽檐1,帽檐1的左侧外壁连接有帽子本体2,帽檐1包括:帽框101,其设置于所述帽檐1的上端外壁;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其贴合与帽框101的上端表面;安装孔103,其安装于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四周;遮阳板104,其契合于安装孔103的帽框101的中部,帽框101和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帽框101的上端表面和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的下端表面之间相互贴合,帽框101作为整个帽檐1的安装承载部位,且帽框101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使帽框101具有极强的支撑性和稳固性属于电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轻量化的材质,通过帽檐1上端增加一层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提高帽檐1保护面部的能力,安装孔103,其安装于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四周;遮阳板104,其契合于安装孔103的帽框101的中部,遮阳板104和帽框101之间为嵌入式连接,且安装孔103设置有六个,将遮阳板104外壁与帽框101中部进行契合连接,使其具有良好的连接性和稳定性,利用将遮阳板104安装在帽子本体2的前端,使遮阳板104遮住眼睛以下的部位使其达到遮阳功能,以减少太阳光线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的损坏,提高对视觉的保护。
[0040]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帽檐(1)、帽子本体(2)和体温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1)的左侧外壁连接有帽子本体(2),所述帽子本体(2)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体温检测机构(3);所述帽子本体(2)包括:通风层(201),其设置于所述帽檐(1)的右侧;海绵(202),其贴合于所述海绵(202)的下端外壁;定位块(203),其设置于于所述海绵(202)的正下方;帽架(204),其设置于所述定位块(203)的两侧;防滑层(205),其固定于所述帽架(204)的内侧;头带(206),其贴合于所述防滑层(205)的下端外壁;调节带(207),其设置于所述头带(206)的右端下方;锁紧环(208),其贴合于所述调节带(207)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1)包括:帽框(101),其设置于所述帽檐(1)的上端外壁;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其贴合与所述帽框(101)的上端表面;安装孔(103),其安装于所述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四周;遮阳板(104),其契合于所述安装孔(103)的帽框(101)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框(101)和玻璃钢维尼纶纤维层(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帽框(101)的上端表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绪彬宁文忠张军朱贺魏树臣王浩良李凯赵玉成梁彬张宝柳志国左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