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03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均压电路,涉及变频器、逆变器以及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逆变技术领域,包括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之间设有交流输入端D1,交流输入端D1设有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和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均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逆变器以及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逆变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均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变频器、逆变器或者直流向交流电源逆变的领域当中,最常用的就是基于电阻均压的被动式,安全可靠,方法简单,缺点就是存在能耗,尤其单体容量较大时就比较尴尬了,电阻选小了损耗太大,电阻选大了均压速度太慢,所以就出现了主动式。但是简单的主动式均压电路只适合于对均压要求不严格的场合,所以很少被采用。
[0003]另外就是设计复杂的电路,监控每一个单体的电压,并进行实时调整保证均压。这种场合主要应用与经常性的大电流充放电,尤其对于大容量超级电容。由于被动均压速度慢,在短时多次大电流冲击过程中,尤其串联较多单体时,必须实时监控每个单体电压,做整体控制,保证单体电压一致,但是这样的复杂结构,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均压电路,能够自动均压,可以应用于多种变频器及逆变器领域的场所中。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均压电路,包括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相互并联,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之间设有交流输入端D1,交流输入端D1设有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和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一级均压电路与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连接,二级均压电路与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连接,一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正向输出端DC+,二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反向输出端DC


[0007]电流从交流输入端D1进入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一级均压电路导通,二级均压电路截止,一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正向输出端DC+放电;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二级均压电路导通,一级均压电路截止,二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反向输出端DC

放电。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包括超级电容EC1、电阻R3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Q1设有基极端、集电极端以及发射极端,超级电容EC1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且超级电容EC1的正极和电阻R3之间设有直流正向输出端DC+,超级电容EC1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二级均压电路包括超级电容EC2、电阻R4以及三极管Q2,三极管Q2设有基极端、发射级端以及集电极端,所述的超级电容EC2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且超级电容EC2的负极和电阻R4之间设有直流反向输出端DC

,超级电容EC2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超级电容EC1的负极与超级电容EC2的正极连接,且超
级电容EC1的正极与超级电容EC2的负极之间设有电阻组件,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之间,超级电容EC1负极与超级电容EC2正极之间设有接地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电阻组件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和电阻R2相互串联,且三极管Q1的基极端、三极管Q2的基极端均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本技术的电路能够自动均压,而且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可以应用的电路场景比较广泛,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6]参照图1,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均压电路,包括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相互并联,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之间设有交流输入端D1,交流输入端D1设有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和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一级均压电路与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连接,二级均压电路与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连接,一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正向输出端DC+,二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反向输出端DC

,电流从交流输入端D1进入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一级均压电路导通,二级均压电路截止,一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正向输出端DC+放电,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二级均压电路导通,一级均压电路截止,二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反向输出端DC

放电。
[0017]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流从交流输入端D1进入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当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一级均压电路导通,二级均压电路截止,一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正向输出端DC+放电;当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等于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一级均压电路截止。当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二级均压电路导通,一级均压电路截止,二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反向输出端DC

放电;当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等于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二级均压电路截止。
[0018]其中,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包括超级电容EC1、电阻R3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Q1设有基极端、集电极端以及发射极端,超级电容EC1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且超级电容EC1的正极和电阻R3之间设有直流正向输出端DC+,超级电容EC1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的二级均压电路包括超级电容EC2、电阻R4以及三极管Q2,
三极管Q2设有基极端、发射级端以及集电极端,所述的超级电容EC2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端连接,且超级电容EC2的负极和电阻R4之间设有直流反向输出端DC

,超级电容EC2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
[0019]超级电容EC1的负极与超级电容EC2的正极连接,且超级电容EC1的正极与超级电容EC2的负极之间设有电阻组件,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连接,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之间,超级电容EC1负极与超级电容EC2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相互并联,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之间设有交流输入端D1,交流输入端D1设有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和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一级均压电路与交流正向输入接口V+连接,二级均压电路与交流反向输入接口V

连接,一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正向输出端DC+,二级均压电路设有直流反向输出端DC

;电流从交流输入端D1进入一级均压电路和二级均压电路,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一级均压电路导通,二级均压电路截止,一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正向输出端DC+放电,二级均压电路的电压大于一级均压电路的电压时,二级均压电路导通,一级均压电路截止,二级均压电路通过直流反向输出端DC

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均压电路包括超级电容EC1、电阻R3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Q1设有基极端、集电极端以及发射极端,超级电容EC1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