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87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可折叠卧榻装置包括:第一平卧组件,包括第一底部框架、第一支撑垫和第一连接件。第二平卧组件,包括第二底部框架、第二支撑垫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包括折叠姿态和展平姿态。其中,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折叠姿态叠合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垫与所述第一支撑垫贴合;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展平姿态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平齐,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端部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端部。第二底部框架在展平姿态时插接连接于第一底部框架,以使两者结合呈一体,两者平整度高且刚性强度高。度高且刚性强度高。度高且刚性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车载帐篷产品应用装配于不同的车辆上。其中一种拖车车载帐篷安装于车辆的顶部,其内配备有床垫等结构。然而,现有的拖车帐篷折叠展平后,两部分床垫之间具有高低差,连接部位柔软且不平整,人员平趟后会具有高低落差感,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提供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包括:
[0005]第一平卧组件,包括第一底部框架、平铺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第一支撑垫和对称固连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一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自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向所述第一支撑垫一侧凸出;
[0006]第二平卧组件,包括第二底部框架、平铺于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第二支撑垫和对称固连于所述第二底部框架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自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向所述第二支撑垫一侧凸出,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包括折叠姿态和展平姿态,其中,
[0007]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折叠姿态叠合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垫与所述第一支撑垫贴合;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展平姿态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平齐,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端部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端部。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包括自端部表面凹陷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包括自端部表面凸出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在展平姿态时插入所述定位凹槽。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为曲面凸台。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的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垫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且所述第一支撑垫的其中一侧边缘与所述支撑架的抵接边缘平齐,所述抵接边缘为所述第一底部框架自展平姿态时抵接于第二平卧组件的支撑架边缘。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并朝向所述第二平卧组件一侧倾斜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轴线平行或重合于所述抵接边缘所处的平面。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卧组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平卧组件的宽度,所述第一平卧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平卧组件的长度。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卧榻装置还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个及以上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凸出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撑杆组件在处于折叠姿态时叠合于所述第一支撑垫且最大叠合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平卧组件的厚度。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撑杆组件包括转接头、插接固定于所述转接头的支撑杆和连接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支撑杆的横梁杆,两个所述转接头相对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转接头配置有支撑平面,相邻两个所述转接头通过支撑平面叠加定位。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底部框架在展平姿态时插接连接于第一底部框架,以使两者结合呈一体,两者平整度高且刚性强度高。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处于同一平面且通过连接成一体的刚性框架支撑,用户平躺感受好,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可折叠卧榻装置处于展平姿态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可折叠卧榻装置处于折叠姿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可折叠卧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凸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可折叠卧榻装置配置楼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第一平卧组件10;第一底部框架11;定位凹槽111;底板112;支撑架113;第一支撑垫12;第一连接件13;第二平卧组件20;第二底部框架21;支撑凸台211;第二支撑垫22;第二连接件23;撑杆组件30;转接头31;支撑平面311;支撑杆32;横梁杆33;楼梯架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0024]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该可折叠卧榻装置可用于拖车帐篷、车顶帐篷及户外帐篷等应用场景。可折叠卧榻装置包括第一平卧组件10和可转动连接于第一平卧组件10的第二平卧组件20,第二平卧组件20包括折叠姿态和展平姿态,第二平卧组件20在折叠姿态时叠合于第一平卧组件10,以方便运输及收纳。第二平卧组件20在展平姿态时与第一平卧组件10处于同一平面,以方便用户平躺休息。
[0025]具体地,第一平卧组件10包括第一底部框架11、平铺于第一底部框架11的第一支撑垫12和对称固连于第一底部框架11一端的第一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3自第一底部框架11向第一支撑垫12一侧凸出。第一底部框架11为刚性结构框架,其整体呈板状结构,第一支撑垫12和第一连接件13位于第一底部框架11的上表面。
[0026]第二平卧组件20包括第二底部框架21、平铺于第二底部框架21的第二支撑垫22和对称固连于第二底部框架21一端的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3自第二底部框架21向第二支撑垫22一侧凸出。第二底部框架21为刚性结构框架,其整体呈板状结构,第二支撑垫22和
第二连接件23位于第二底部框架21的上表面。
[0027]第二连接件23与第一连接件13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平卧组件10和第二平卧组件20铰接连接成一体。其中,第二平卧组件20在折叠姿态叠合于第一平卧组件10,第二支撑垫22与第一支撑垫12贴合。第二平卧组件20在展平姿态与第一平卧组件10平齐,第二底部框架21的端部插接连接于第一底部框架11的端部。
[0028]第二底部框架21在展平姿态时插接连接于第一底部框架11,以使两者结合呈一体,两者平整度高且刚性强度高。第一支撑垫12和第二支撑垫22处于同一平面且通过连接成一体的刚性框架支撑,用户平躺感受好,用户体验好。
[00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底部框架11包括自端部表面凹陷的定位凹槽111,第二底部框架21包括自端部表面凸出的支撑凸台211,支撑凸台211在展平姿态时插入定位凹槽111。第一底部框架11和第二底部框架21的端面相互抵接限定,定位凹槽111和支撑凸台211分别位于相互抵接的端面上,以构成互补的插接定位结构,从而使第一底部框架11和第二底部框架21在纵向方向上相互支撑,避免第二底部框架21与第一底部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帐篷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卧组件,包括第一底部框架、平铺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第一支撑垫和对称固连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一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自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向所述第一支撑垫一侧凸出;第二平卧组件,包括第二底部框架、平铺于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第二支撑垫和对称固连于所述第二底部框架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自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向所述第二支撑垫一侧凸出,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包括折叠姿态和展平姿态,其中,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折叠姿态叠合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垫与所述第一支撑垫贴合;所述第二平卧组件在展平姿态与所述第一平卧组件平齐,所述第二底部框架的端部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包括自端部表面凹陷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底部框架包括自端部表面凸出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在展平姿态时插入所述定位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为曲面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卧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框架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的支撑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璟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