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跑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069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往返跑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处理运算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起跑处,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设置在折返处,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和第一感应单元的电路相同,包括多个用于发射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相同数量的用于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Q1,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均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每个所述光敏三极管Q1均连接红外接收电路,每个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或门U3连接所述处理运算单元。实现了运动员到达起点和折返点的自动判定功能及技术功能,减轻了裁判压力,增加的测试的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返跑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测试设备
,涉及到一种往返跑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往返跑是要求在一段距离来回跑多次的运动,它对身体的协调性,技巧性以及速度的掌控是非常高的,因此,这项运动已经渗入体考、日常训练、运动比赛等多种场合。但是在训练考核中经常会出现不踩折返线就往回跑,就需要多名裁判员在起点和折返点对运动员进行是否踩线的裁定,不仅占用人力资源,并且由于运动员速度过快,裁判也不能给出最准确的判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往返跑系统,通过设置在起点和折返点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消除误差,实现自动判定运动员是否踩线的功能。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往返跑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处理运算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起跑处,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设置在折返处,所述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
[0006]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和第一感应单元的电路相同,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包括多个用于发射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相同数量的用于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Q1,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均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每个所述光敏三极管Q1均连接红外接收电路,每个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或门U3连接所述处理运算单元。
[0007]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三极管Q1的数量均为3个。
[0008]进一步,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V1、电容C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串联电阻R3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V1第二基极,所述单结晶体管V1的第一基极串联电阻R2后接地,所述单结晶体管V1基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 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远地端串联电阻R1连接VCC电压源。
[0009]进一步,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光敏三极管 Q1的发射极依次通过电容C2和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 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VCC电压源,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端,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线圈端接地,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管脚连接VCC电压源,所述继电器K1的常闭管脚接地,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端作为第一感应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处理运算单元。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还包括声光提示电路,所述声光提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和扬声器LS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通过电阻 R10连接所述或门U3的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所述扬声器LS2的正极,所述扬声器LS2的负极接地。
[0011]进一步,本技术还包括语音播报单元,所述语音播报单元包括语音芯片U1、功率放大器U2和扬声器LS1,所述语音芯片U1的/SS脚、SCLK 脚、MOSI脚、MISO脚均连接处理运算单元,所述语音芯片U1的AUD/AUX 脚依次通过电阻R8电容C6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IN1+脚,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IN1

脚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VOUT脚连接所述扬声器LS1 的正极,所述扬声器LS1的负极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U2的VOUT脚还依次通过电容C10、电阻R9接地。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
[0013]1.当运动员在起点或折返点遮挡住由发光二极管LED1发射向光敏三极管Q1的红外光后,处理运算单元接收到高电平信号,记录运动员的折返次数,实现了运动员到达起点和折返点的自动判定功能及技术功能,减轻了裁判压力,增加的测试的可靠性。
[0014]2.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和相同数量的光敏三极管Q1一一对应设置在终点和折返点处,实现对运动员进行折返动作进行多点检测,避免运动员触发的折返点没有在一组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三极管Q1检测区域,从而没有被记录的情况发生,在或门U3的作用下,多组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三极管Q1的任意一组有输出信号,即或门U3也会输出信号,有效的解决了运动员往返跑过程中设备检测不到的情况。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原理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感应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红外发射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红外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声光提示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6是本技术语音播报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
[0024]本技术为一种往返跑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处理运算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起跑处,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设置在折返处,所述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
[0025]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和第一感应单元的电路相同,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包括多个用于发射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相同数量的用于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Q1,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均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每个所述光敏三极管Q1均连接红外接收电路,每个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或门U3连接所述处理运算单元。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 LED1和光敏三极管Q1的数量均为3个。
[0026]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起点处,第二感应单元设置在折返点处,且三个发光二极管LED1在跑道一侧竖直方向并列设置,光敏三极管Q1在跑道另一侧
竖直方向并列设置,其中每组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三极管Q1在同一水平相对设置,使运动员正常往返跑时能顺利遮挡住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发射的红外光,相对应的光敏三极管Q1经过红外接收电路处理后再经过经过或门U3输出高电平。第一感应单元直接将此信号发送给处理运算单元,第二感应单元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将此信号发送给处理运算单元,再由处理运算单元进行判定、计数,通过显示屏进行成绩显示。
[0027]现有的人工计数容易针对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又分为50*4、25*4、10*4等多种规则,本技术模块化设计,适用于多种规则。
[0028]具体实施例2,如图3所示,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V1、电容C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串联电阻R3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V1第二基极,所述单结晶体管V1的第一基极串联电阻R2后接地,所述单结晶体管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往返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处理运算单元、无线传输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设置在起跑处,所述第二感应单元设置在折返处,所述供电单元为整个系统供电,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和第一感应单元的电路相同,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包括多个用于发射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相同数量的用于接收红外光的光敏三极管Q1,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均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每个所述光敏三极管Q1均连接红外接收电路,每个所述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或门U3连接所述处理运算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三极管Q1的数量均为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V1、电容C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串联电阻R3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V1第二基极,所述单结晶体管V1的第一基极串联电阻R2后接地,所述单结晶体管V1基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远地端串联电阻R1连接VCC电压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返跑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和继电器K1,所述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光敏三极管Q1的发射极依次通过电容C2和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佳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