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通过设置壳体容纳安装封板和滤芯,将滤芯卡接定位于安装封板,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分别连接壳体的两端,且第一气管的口径大于单个滤芯的口径,同时第一气管与安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滤芯的厚度,使得第一气管与安装端之间的空间允许滤芯在抽出安装封板后有足够的空间移动,方便用户安装和拆卸操作。第一气管的口径设置也允许用户伸入手或其他设备将滤芯直接从第一气腔内取出,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安装和拆卸操作。通过安装封板定位滤芯,滤芯可实现可拆卸功能,无需进行返厂操作,仅需在现场进行拆卸和安装,即可对使用寿命到期的滤芯进行更换。避免了现有的滤芯封装的固定无法拆卸的结构,降低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颗粒捕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颗粒捕捉器,在制作流程工艺中需要用到专门的滤芯封装机对过滤芯进行封装,来确保尾气无泄漏地通过滤芯,才可应用到颗粒捕捉器上,而由于保证了密封特性,使得颗粒捕捉器整体一体成型,导致设备内部安装的滤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则必须将整个颗粒捕捉器进行替换,无法从一体成型的外壳内拆卸下内部的滤芯,极大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尾气颗粒捕捉器中外壳一体成型时不能更换滤芯的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包括壳体、安装封板及滤芯,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所述安装封板及所述滤芯的空间,所述滤芯插接于所述安装封板上;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安装封板将所述空间分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气腔连接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气腔连接第二气管;所述安装封板包括定位端和安装端,所述滤芯抵持于所述定位端并外露于所述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靠近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所述第一气管的通气口径大于单个所述滤芯的口径,且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安装端的距离至少大于所述滤芯的厚度;所述安装封板上还设有滤芯固定板,所述滤芯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固定板压合于所述滤芯靠近所述第一气管一侧的边缘。
[0005]优选地,所述安装封板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及所述第二气管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封板对应所述安装端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封板对应所述定位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孔在靠近所述定位端一侧的口径小于所述滤芯的口径。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设有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安装孔、定位孔连通,且所述圆筒与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
[0007]优选地,所述圆筒内侧面设置硅胶层。
[0008]优选地,所述圆筒一端抵持于所述定位孔上,所述圆筒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一端内设有密封衬垫。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安装孔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封板上,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封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滤芯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穿过螺栓实现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气管的位置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二气管的位置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插接所述第一气管,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一加强筋分别外切于所述第一气管,且所述多个第一加强筋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第二密封板插接所述第二气管,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二加强筋分别外切于所述第二气管,且所述多个第二加强筋依次首尾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数量为3个,3个第一加强筋首尾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与该三角形结构的端点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的内侧面设有背压检测通孔,所述背压检测通孔内放置压力传感器。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设置壳体容纳安装封板和滤芯,将滤芯卡接定位于安装封板,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分别连接壳体的两端,且第一气管的口径大于单个滤芯的口径,同时第一气管与安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滤芯的厚度,使得第一气管与安装端之间的空间允许滤芯在抽出安装封板后有足够的空间移动,方便用户对滤芯的安装和拆卸操作。同时,第一气管的口径设置也允许用户伸入手或其他设备将滤芯直接从第一气腔内取出,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安装和拆卸操作。进一步地,通过安装封板定位滤芯,使得滤芯可实现可拆卸功能,无需进行返厂操作,仅需在现场进行拆卸和安装,即可对使用寿命到期的滤芯进行更换。避免了现有的滤芯封装的固定无法拆卸的结构,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6]2、通过将安装封板分设为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两层结构,形成了定位滤芯的层状结构,也基于多层封板设置提高了装置的气密性。
[0017]3、通过设置圆筒对安装孔和定位孔形成包边结构,同时结合密封衬垫,当用户将滤芯挤压推动直至抵持于定位孔上时,滤芯一端挤压抵持于密封衬垫上,此时密封衬垫将定位孔的孔边密封。至此,尾气进入气腔后,只能通过滤芯才能够排出,提高了设备过滤的气密性。
[0018]4、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以进一步提高壳体内的气密性,同时,增设首尾相连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以提高壳体两端的强度,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19]5、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依次穿过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提高了壳体内部的强度,防止长期使用后壳体的变形。
[0020]6、所述第一气管的内侧面设有背压检测通孔,所述背压检测通孔内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背压检测通孔为所述第一气管管壁向内的凹陷结构,其内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并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可基于背压检测通孔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气腔和第一气管处的背压值,以通过查看背压值来检测排气量是否在指定范围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中壳体内部取出一个滤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1、DPF尾气颗粒捕捉器;101、第一气腔;102、第二气腔;
[0028]11、壳体;111、第一气管;112、第二气管;113、第一密封板;114、第二密封板;115、第一加强筋;116、第二加强筋;117、第三加强筋;118、背压检测通孔;
[0029]12、安装封板;121、定位端;122、安装端;123、滤芯固定板;1231、第一通孔;124、第一封板;1241、安装孔;1242、支架;1243、第二通孔;125、第二封板;1251、定位孔;126、圆筒;1261、密封衬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封板及滤芯,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所述安装封板及所述滤芯的空间,所述滤芯插接于所述安装封板上;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所述安装封板将所述空间分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气腔连接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气腔连接第二气管;所述安装封板包括定位端和安装端,所述滤芯抵持于所述定位端并外露于所述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靠近所述第一气管设置,所述第一气管的通气口径大于单个所述滤芯的口径,且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安装端的距离至少大于所述滤芯的厚度;所述安装封板上还设有滤芯固定板,所述滤芯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固定板压合于所述滤芯靠近所述第一气管一侧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封板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管、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及所述第二气管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封板对应所述安装端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封板对应所述定位端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孔在靠近所述定位端一侧的口径小于所述滤芯的口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设有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安装孔、定位孔连通,且所述圆筒与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内侧面设置硅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PF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炼江浩曾峰
申请(专利权)人:保达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