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36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2
本新型涉及一种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承载底座、伸缩驱动杆、导向柱、扶手杆、承载柱、调节板及驱动电路,导向柱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轴线两侧,调节板下端面嵌于承载底座内,调节板下端面通过至少两条伸缩驱动杆与承载底座底部连接,承载柱通过伸缩驱动杆与各调节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承载柱上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扶手杆铰接,驱动电路均与承载底座外侧面连接,且驱动电路分别与伸缩驱动杆电气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对不同运动作业面进行仿真;另一方面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承载、防护能力,同时实现对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训练状态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康复训练工作的安全性和康复训练效率。复训练工作的安全性和康复训练效率。复训练工作的安全性和康复训练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神科康复训练设备,属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精神科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往往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设备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作业,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52506.0
ꢀ”
的“一种降低肌张力的训练器”、专利申请号为“201921871806.2
ꢀ”
的“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1920954417.X
ꢀ”
的“一种精神病科用康复训练装置”及专利申请号为“201921252199.1
ꢀ”
的“一种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作业的需要,但当前的康复器械使用中一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设备结构复杂且单一固定,仅能满足特定训练科目进行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另一方面在实际训练中,对患者康复训练环境调节能力和对患者康复训练成果缺乏有效的调节和监控能力,从而导致当前的康复训练设备对患者康复作业效率和质量相对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承载底座、伸缩驱动杆、导向柱、扶手杆、承载柱、调节板、风机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底座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所述导向柱共四条,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轴线两侧并位于承载底座前端面及后端面位置,所述调节板为横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其下端面嵌于承载底座内并与承载底座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若干,其上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呈0
°
—60
°
夹角,且各调节板间均沿承载底座轴线方向均布,相邻连个调节板间间距为0—5厘米,所述调节板下端面通过至少两条伸缩驱动杆与承载底座底部连接,调节板下端面连接的各伸缩驱动杆对称分布在调节板轴线两侧,且伸缩驱动杆轴线与承载底座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承载柱若干,各承载柱下端面分别通过伸缩驱动杆与各调节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承载柱上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扶手杆铰接,所述扶手杆轴线与调节板上端呈0
°
—90
°
夹角,并为轴向截面呈矩形的空心管状结构,其侧表面均布若干通风口和一个导流口,并由导流口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且各扶手杆间相互并联,所述风机及驱动电路均与承载底座外侧面连接,且驱动电路分别与伸缩驱动杆和风机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仿真型精神病人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包括导向套、弹性伸缩套、承载面板、滑槽、倾角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导向套为横断面呈矩形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导向套外侧面通过滑槽分别与承载底座侧壁内表面及相邻调节板的导向套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套下端面通过弹性伸缩套与承载底座底部连接,并包覆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晶甘景梨李孟丽李东河杜娟史振娟梁学军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