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35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所述混合箱一侧加工有进水口,所述混合箱内部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为:所述混合箱顶端设有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底端设有离心转头,所述离心电机两侧设有处理剂箱,所述处理剂箱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处理剂箱的一端与离心转头相连接,所述离心转头远离所述离心电机的一侧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两侧设有离心管,所述离心管底端设有分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使得可有效去除水中残留的杂质、异色异味、余氯、农药残留,通过紫外线杀毒主体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得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装置是由换热器、温控阀组、疏水阀组、循环泵、电控柜、底座、管路、阀门、仪表等组成,并可加装膨胀罐、水处理设备、水泵变频控制、温控阀、远程通讯控制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站。换热装置具有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配置齐全,安装方便、高效节能。换热机组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操作简便直观等优点,是首选的高效节能产品。该产品适应于住宅、机关、厂矿、医院、宾馆、学校等场合的卫生热水。
[0003]但是,现有的换热装置首次补水时需要大量水资源,通常采用自来水,自来水虽然经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再由水龙头流出,但是自来水在流向水龙头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流入换热装置的自来水则进行循环利用,所以水资源中带有的细菌,病毒极容易残留在换热装置内部,使用者要定期更换,所造成更换时工程量大,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换热装置首次补水时需要大量水资源,通常采用自来水,自来水虽然经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再由水龙头流出,但是自来水在流向水龙头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流入换热装置的自来水则进行循环利用,所以水资源中带有的细菌,病毒极容易残留在换热装置内部,使用者要定期更换,所造成更换时工程量大,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所述混合箱一侧加工有进水口,所述混合箱内部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为:所述混合箱顶端设有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底端设有离心转头,所述离心电机两侧设有处理剂箱,所述处理剂箱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处理剂箱的一端与离心转头相连接,所述离心转头远离所述离心电机的一侧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两侧设有离心管,所述离心管底端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外部加工有镂空槽,所述混合箱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为:第一净化室,所述第一净化室一侧与所述混合箱相连接,所述第一净化室内部以此设有PP棉层、碳纤维层、纤维棉层、活性炭层,所述第一净化室底端设有后置碳棒层,所述后置碳棒层远离所述第一净化室的一侧设有第二净化室,所述第二净化室内部设有RO渗透膜,所述第二净化室远离所述后置碳棒层的一侧设有灯架,所述灯架靠近所述第二净化室的一侧设有紫外线杀菌灯主体,所述第二净化室远离所述混合箱的一侧设有蓄水室,所述蓄水室远离所述第二净化室的一侧设有出水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靠近所述离心管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0009]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管靠近所述分流管的一侧设有开口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机构为:所述离心管与所述分流管的一侧设有开口转轴,所述离心管与所述分流管远离所述开口转轴的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中部贯穿设有螺钉。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顶端设有检测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为:显示屏底端设有余氯检测探头一侧设有测温枪,所述测温枪远离所述余氯检测探头的一侧设有酸碱测试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连接管将处理剂箱内部的聚合氯化铝输送到离心转头内,然后再由离心转头流入到离心管底端的分流管内,通过离心电机的启动,将分流管内部的聚合氯化铝从镂空槽流出,通过旋转叶片快速转动,使得聚合氯化铝与水资源充分混合,可有效去除水中铁、氟、镉、放射性污染以及漂浮油,通过混合装置处理过后的水资源进入净化装置,通过净化装置对水资源进行以此过滤,可有效去除水中残留的杂质、异色异味、余氯、农药残留,通过紫外线杀毒主体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得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0015](2)、本技术通过过滤网将聚合氯化铝中大颗粒杂质给过滤掉,从而防止大颗粒杂质影响后续处理过程,通过螺钉将离心管与分流管分离,从而将过滤网取下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体装置,降低了过滤成本,通过测温枪可以便于对待检测水源进行温度的测量,方便使用者直观看到待检测水源的温度,且方便比对在不同温度下水质的检测结果,使检测数据更为准确,酸碱测试计可以便于对待检测水源的酸碱度进行检测以便于后期进行调配,方便对水质的酸碱进行中和调节,通过余氯检测探头可以将水中含有的氯的成分含量检测出来,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的数据,在水质有相关指数超标时可以及时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净化装置水资源流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进水口;2、分流管;3、旋转叶片;4、混合箱;5、离心转头;6、处理剂箱;7、灯架;8、紫外线杀菌灯主体;9、RO渗透膜;10、蓄水室;11、出水口;12、第二净化室;13、过滤箱;14、酸碱测试计;15、显示屏;16、测温枪;17、后置碳棒层;18、余氯检测探头;19、活性炭层;20、连接管;21、离心电机;22、镂空槽;23、过滤网;24、开口转轴;25、离心管;26、密封板;27、螺钉;28、PP棉层;29、碳纤维层;30、纤维棉层;31、第一净化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混合箱4一侧加工有进水口1,混合箱4内部设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为:混合箱4顶端设有离心电机21,离心电机21底端设有离心转头5,离心电机21两侧设有处理剂箱6,处理剂箱6一侧设有连接管20,连接管20远离处理剂箱6的一端与离心转头5相连接,离心转头5远离离心电机21的一侧设有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3两侧设有离心管25,离心管25底端设有分流管2,分流管2外部加工有镂空槽22,混合箱4远离进水口1的一侧设有过滤箱13,过滤箱13内部设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为:第一净化室31,第一净化室31一侧与混合箱4相连接,第一净化室31内部以此设有PP棉层28、碳纤维层29、纤维棉层30、活性炭层19,第一净化室31底端设有后置碳棒层17,后置碳棒层17远离第一净化室31的一侧设有第二净化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串联的升温型吸收式换热装置,包括混合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4)一侧加工有进水口(1),所述混合箱(4)内部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为:所述混合箱(4)顶端设有离心电机(21),所述离心电机(21)底端设有离心转头(5),所述离心电机(21)两侧设有处理剂箱(6),所述处理剂箱(6)一侧设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远离所述处理剂箱(6)的一端与离心转头(5)相连接,所述离心转头(5)远离所述离心电机(21)的一侧设有旋转叶片(3),所述旋转叶片(3)两侧设有离心管(25),所述离心管(25)底端设有分流管(2),所述分流管(2)外部加工有镂空槽(22),所述混合箱(4)远离所述进水口(1)的一侧设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内部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为:第一净化室(31),所述第一净化室(31)一侧与所述混合箱(4)相连接,所述第一净化室(31)内部以此设有PP棉层(28)、碳纤维层(29)、纤维棉层(30)、活性炭层(19),所述第一净化室(31)底端设有后置碳棒层(17),所述后置碳棒层(17)远离所述第一净化室(31)的一侧设有第二净化室(12),所述第二净化室(12)内部设有RO渗透膜(9),所述第二净化室(12)远离所述后置碳棒层(17)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卢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海升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