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031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蓝藻净化槽、植物净化槽和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和蓝藻净化槽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相互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与植物净化槽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养鱼净化槽的顶部设有增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整个系统形成循环,到达水质净化的目的,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蓝藻净化槽和植物净化槽中均采用生物净化水资源,一方面保证绿色五污染,另一方面,降低了水质净化的成本。降低了水质净化的成本。降低了水质净化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质净化
,具体为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陆地生命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淡水,随着工业的发展,淡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目前的水质净化系统成本高,净化效果差,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蓝藻净化槽、植物净化槽和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和蓝藻净化槽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相互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与植物净化槽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的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养鱼净化槽的顶部设有增氧器。
[0006]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包括若干旋转板条,所述旋转板条的端面设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和移动杆,所述固定杆和移动杆相互平行。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养鱼净化槽中,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置在养鱼净化槽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养鱼净化槽内饲养有淡水鱼,所述扇贝净化槽内饲养有扇贝,所述蓝藻净化槽中种植有蓝藻植物,所述植物净化槽中种植有植物。
[0009]优选的,所述输水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增压泵。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板条截面的形状为Z字型。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养鱼净化槽中的淡水鱼可以产生鱼粪,同时消耗养鱼净化槽中的氧气,鱼粪可以通过分隔板进入收集槽中,鱼粪可以通过收集槽进入扇贝净化槽或植物净化槽中,成为扇贝净化槽中扇贝的食物或成为植物的肥料,扇贝可以净化扇贝净化槽中的淡水,蓝藻净化槽中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使蓝藻净化槽中产生氧气,并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养鱼净化槽,使整个系统形成循环,到达水质净化的目的。
[0013]2、本技术中,养鱼净化槽、扇贝净化槽、蓝藻净化槽和植物净化槽中均采用生物净化水资源,一方面保证绿色五污染,另一方面,降低了水质净化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养鱼净化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分隔板的折叠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分隔板的展开图。
[0018]图中标记:1、养鱼净化槽;2、扇贝净化槽;3、蓝藻净化槽;4、植物净化槽;5、输水管;6、增氧器;7、淡水鱼;8、扇贝;9、蓝藻植物;10、植物;11、分隔板;111、旋转板条;112、转动轴;113、固定杆;114、移动杆;12、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照图1

4,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蓝藻净化槽3、植物净化槽4和输水管5,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和蓝藻净化槽3之间通过输水管5连接相互连接,养鱼净化槽1与植物净化槽4之间通过输水管5连接,养鱼净化槽1的底部设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的底部设有收集槽12,养鱼净化槽1的顶部设有增氧器6,分隔板11包括若干旋转板条111,旋转板条111的端面设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112,转动轴112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3和移动杆114,固定杆113和移动杆114相互平行,固定杆113固定在养鱼净化槽1中,移动杆114的一端设置在养鱼净化槽1的外侧,旋转板条111截面的形状为Z字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2]养鱼净化槽1中的淡水鱼7可以产生鱼粪,同时消耗养鱼净化槽1中的氧气,鱼粪可以通过分隔板11进入收集槽12中,鱼粪可以通过收集槽12进入扇贝净化槽2或植物净化槽4中,成为扇贝净化槽2中扇贝8的食物或成为植物10的肥料,扇贝8可以净化扇贝净化槽2中的淡水,蓝藻净化槽3中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使蓝藻净化槽3中产生氧气,并通过输水管5输送至养鱼净化槽1,使整个系统形成循环,到达水质净化的目的。
[0023]养鱼净化槽1内饲养有淡水鱼7,扇贝净化槽2内饲养有扇贝8,蓝藻净化槽3中种植有蓝藻植物9,植物净化槽4中种植有植物10,输水管5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增压泵。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5]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蓝藻净化槽3和植物净化槽4中均采用生物净化水资源,一方面保证绿色五污染,另一方面,降低了水质净化的成本。
[0026]工作原理,参照图1

4,使用时向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蓝藻净化槽3和植物净化槽4中分别投入淡水鱼7、扇贝8、蓝藻植物9或植物10,养鱼净化槽1中的淡水鱼7可以产生鱼粪,同时消耗养鱼净化槽1中的氧气,鱼粪可以通过分隔板11进入收集槽12中,鱼粪可以通过收集槽12进入扇贝净化槽2或植物净化槽4中,成为扇贝净化槽2中扇贝8的食物或成为植物10的肥料,扇贝8可以净化扇贝净化槽2中的淡水,蓝藻净化槽3中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使蓝藻净化槽3中产生氧气,并通过输水管5输送至养鱼净化槽1,使整个系统形成循环。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蓝藻净化槽(3)、植物净化槽(4)和输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净化槽(1)、扇贝净化槽(2)和蓝藻净化槽(3)之间通过输水管(5)连接相互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1)与植物净化槽(4)之间通过输水管(5)连接,所述养鱼净化槽(1)的底部设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的底部设有收集槽(12),所述养鱼净化槽(1)的顶部设有增氧器(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养鱼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1)包括若干旋转板条(111),所述旋转板条(111)的端面设有两个对称的转动轴(112),所述转动轴(112)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3)和移动杆(1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红义周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龙淼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