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25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接料箱、机架和输送带,机架顶部自后至前依次安设有清洗仓、烘干仓、覆油箱和回油仓,其架体内部中空,并通过隔板划分为前后独立的回收腔和驱动腔两个封闭单元,输送带为一闭合的环形,并沿其运行方向依次贯穿驱动腔、清洗仓、烘干仓、覆油箱、回油仓和回收腔,其前端回折段对应设于接料箱的接料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螺杆进行覆膜操作之前,通过清洗仓和烘干仓依次将螺杆表面冲洗干净并烘干残留水分,既提高了螺杆覆油膜的质量,又避免了保护油遭受污染;通过回油仓和回收腔将输送带和螺杆上残留的保护油振动下来并回收重复利用,避免了保护油的浪费,且自动化程度高,覆油效率高。覆油效率高。覆油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杆养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螺杆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然而螺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逐渐氧化,为延长螺杆的使用寿命,在螺杆使用之前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都要进行表面覆油膜处理。然而,现有的覆油膜方式都是将全部螺杆直接放入保护油中进行覆膜,这种方式极其浪费保护油,同时由于部分螺杆已经经过长时间使用,表面并不干净,直接覆膜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污染保护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接料箱、机架和输送带,所述机架通过支腿支设在地面上,其顶部自后至前依次安设有清洗仓、烘干仓、覆油箱和回油仓,其架体内部中空,并通过隔板划分为前后独立的回收腔和驱动腔两个封闭单元,所述输送带为一闭合的环形,并沿其运行方向依次贯穿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设置的接料箱(1)、机架(17)和输送带(2),所述机架(17)通过支腿(13)支设在地面上,其顶部自后至前依次安设有清洗仓(12)、烘干仓(11)、覆油箱(8)和回油仓(6),其架体内部中空,并通过隔板(18)划分为前后独立的回收腔(14)和驱动腔两个封闭单元,所述输送带(2)为一闭合的环形,并沿其运行方向依次贯穿驱动腔、清洗仓(12)、烘干仓(11)、覆油箱(8)、回油仓(6)和回收腔(14),其前端回折段对应设于接料箱(1)的接料口上方,所述驱动腔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输送带(2)驱动相连,所述覆油箱(8)内充注有保护油(9),且位于覆油箱(8)内部的输送带(2)向下凸出并浸入保护油(9)中,所述回油仓(6)内部设有与输送带(2)相接触的第一振动器(5),并通过底部设置的接油罐(4)封口,所述回油仓(6)和覆油箱(8)之间通过回油管(7)前后连通,所述回油管(7)设置于输送带(2)下方且其管体向后下方倾斜设置,所述回收腔(14)内部设有与输送带(2)相接触的第二振动器(16),且其底部开设有出油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速不同的第一驱动电机(19)和第二驱动电机(20),所述输送带(2)并列设置两条,两条输送带(2)分别与第一驱动电机(19)和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啮合相连,且二者之间留有与螺杆(10)外径相匹配的空隙,所述螺杆(10)转动安装于两根输送带(2)之间的空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螺杆自动覆油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由若干片第一连接片(25)和第二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王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