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23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解决了现有的屏蔽材料层中屏蔽物质容易脱落,服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增强层、第一封闭层、屏蔽层、第二封闭层和第二增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屏蔽物质不易脱落,电磁电离综合防护效果好,穿着舒适等优点。穿着舒适等优点。穿着舒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离电磁辐射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频率电磁波的交互作用使城市空域、公共环境及居民住宅在内的各类场所的人为电磁能量显著增加。电磁环境污染已成为继PM2.5之后,又一环境污染因子。与此同时,由于电离辐射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现代医学中的X射线诊断学、核医学和介入放射肿瘤学以及工业X射线探伤、测井、称重、厚度测量、示踪技术、荧光及光谱分析等,电离辐射与人类生活越来越紧密。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电磁和电离双重辐射环境。电磁和电离辐射的危害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减小其危害,一方面是利用屏蔽技术对电磁和电离辐射源进行屏蔽,减少辐射量;另一方面则是开发和使用具有电磁和电离辐射防护功能的防护织物,并在此基础上制备相应的防护产品以对人体进行有效的保护。
[0003]目前电离辐射防护服常用的柔性屏蔽材料为橡胶基或纺织型材料,应用最多的橡胶基屏蔽材料采用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与屏蔽物质复合制备而成,材料的柔韧性较好,成分适应范围大,防护效果好,裁剪后与抗油拒水纺织面料缝纫可制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系列防护产品,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材料厚重,透气性差,穿着舒适性差,同时拉伸强度普遍不高,长期穿着时自身重量有可能造成材料出现开裂现象。纺织型屏蔽材料是将屏蔽物质与聚丙烯或尼龙等材料复合拉丝,将丝材纺织为织物,再将织物制作成为防护服等产品,该工艺制作的防护产品轻便透气,穿着舒适性大为改善,但是其缺点是屏蔽物质与丝材的复合受限,技术难度大,工艺及设备复杂,同时织物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屏蔽物质存在脱落的情况,对防护性能造成影响。
[0004]而在电磁屏蔽织物方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四大类:(1)利用金属纤维、碳纤维等与纺织纤维混纺形成的防电磁辐射织物;(2)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形成的多离子织物;(3)电磁辐射防护纤维;(4)涂层防辐射织物。对于第一类电磁屏蔽织物,其所用的金属纤维有不锈钢纤维、镍纤维、铍纤维等,其中不锈钢纤维应用的覆盖面最宽。此类产品最大的优点是手感比较柔软,透气性好,并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化学腐蚀性。但由于金属纤维比重大、刚性强、弹性差、摩擦系数大、抱和力较小,因此,纺纱时与服用纤维容易混合不均匀,加捻成纱比较困难。对于第二类多离子织物,最大的优点是屏蔽效率高,使用频段宽,性能稳定,且其柔软性、透气性等也较好,因而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电磁辐射防护纤维包含本征导电聚合物纤维和复合型高分子导电纤维。本征导电聚合物纤维不需要加入其它导电性物质而依靠本身结构即具有导电性,这种导电纤维制备较困难,导电稳定性、重复性差,成本高,且难以适应很多纺织材料的应用要求;复合型高分子导电纤维即以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加入各种导电物质,经一定方式加工而成,但其无机导电物质的添加量通常较大,这导致纤维的可纺性降低,甚至不能成纤。涂层防辐射织物是在织物涂层剂中加入适当
的金属氧化物或铅、铜的硫化物或石墨、银等金属粉末;或者让涂层剂中含有高分子成膜剂、含有导电成分的涂料,这类织物舒适性和洗涤性较差。
[0005]目前国内外针对电磁屏蔽和电离屏蔽织物已开展了较多研究,但有关电磁电离复合屏蔽织物的报道还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屏蔽材料层中屏蔽物质容易脱落,服用舒适性差。
[0007]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增强层、第一封闭层、屏蔽层、第二封闭层和第二增强层。
[0009]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增强层、两个封闭层和夹在期间的屏蔽层多层复合结构来实现良好的屏蔽性能,且由于增强层和封闭层的保护,屏蔽层不易脱落。
[0010]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屏蔽层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屏蔽填料层和聚氨酯泡沫层,与所述第一封闭层和第二封闭层相邻的均为屏蔽填料层。
[0011]本技术采用聚氨酯来固定屏蔽填料,使得屏蔽填料在聚氨酯上的连接紧密,不易脱落,并且可通过屏蔽层的厚度要求,进行多层聚氨酯泡沫和屏蔽填料层的间隔设置,既保证了屏蔽填料层的紧密连接,不掉落,又能实现不同尺寸的屏蔽层的调节。
[0012]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屏蔽层为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屏蔽填料层、聚氨酯泡沫层和第二屏蔽填料层,所述第一屏蔽填料层与第一封闭层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填料层与第一封闭层连接。
[0013]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屏蔽层为单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为屏蔽填料和聚氨酯的复合层。
[0014]由于聚氨酯的粘接性能,将屏蔽填料粉混合在聚氨酯中,再固化形成屏蔽层也能实现屏蔽填料的固定和与封闭层的有效连接,实现屏蔽功能和结构稳固性。
[0015]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为织物层。
[0016]优选地,所述织物层为锦纶布层。
[0017]本技术选用锦纶布作为增强层,其柔软性好,轻便透气,在制作成服装后,穿着舒适性好,且能与聚氨酯有效连接,保证结构整体的连接稳固性。
[0018]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第一封闭层和第二封闭层为聚氨酯层。
[0019]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第一封闭层和第二封闭层均为双组份聚氨酯层。
[0020]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屏蔽填料层为铁粉层、锡粉层、钡粉层、氧化铁粉层、氧化锡粉层和氧化钡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上述几种屏蔽物质为无铅环保型,密度小、电磁电离综合防护效果好,其具备X射线、γ射线、β射线及电磁射线综合防护性能。
[0022]本技术优选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为单组份聚氨酯层。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增强层、两个封闭层和夹在期间的屏蔽层多层复合结构来实现良好的屏蔽性能,且由于增强层和封闭层的保护,屏蔽层不易脱落。
[0025]2、本技术将聚氨酯屏蔽材料与织物复合,可提高材料总体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耐候性能等综合性能。
[0026]3、本技术柔软性好,利用聚氨酯本身的特点可以使复合材料具备透气性和水密性,提高防护产品的穿着舒适性。复合屏蔽体的主要强度由织物提供,可避免由于复合屏蔽体自重造成的破损,保证防护效果。
[0027]4、本技术选用铁粉层、锡粉层、钡粉层、氧化铁粉层、氧化锡粉层和氧化钡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屏蔽层,密度小、电磁电离综合防护效果好,其具备X射线、γ射线、β射线及电磁射线综合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增强层(1)、第一封闭层(2)、屏蔽层(3)、第二封闭层(4)和第二增强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屏蔽填料层和聚氨酯泡沫层(301),与所述第一封闭层(2)和第二封闭层(4)相邻的均为屏蔽填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辐射防护复合屏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为三层结构,所述三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屏蔽填料层(300)、聚氨酯泡沫层(301)和第二屏蔽填料层(302),所述第一屏蔽填料层(300)与第一封闭层(2)连接,所述第二屏蔽填料层(302)与第二封闭层(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莹高心蕊李书良何宗倍黄杰杨静李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