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21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芯点底座,芯点底座安装在上接头内,上接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潜油电泵电机本体下部的内螺纹连接;下接头与上接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下接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完井工具连接;在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中均设有穿越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接头和下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外螺纹并在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的法兰盘中设置了穿越通孔,各类液控管线和毛细钢管等线缆能够从该穿越通孔中穿过,即方便了液控管线、毛细钢管等辅助线缆的安装,也避免了辅助线缆的缠绕和损伤,延长了各类线缆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使用效果。显著的使用效果。显著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潜油电泵,特别是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
[0003]
技术介绍

[0004]潜油电泵生产为海上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式,完井管柱在潜油电泵电机底部需悬挂其他辅助完井工具。传统的潜油电泵电机底座是带有73mmNU或73mmEU内螺纹的法兰盘,做为电机底座的法兰盘与潜油电泵电机外壳体螺纹连接。由于潜油电泵电机底座的尺寸较短,如使用井口的液压管钳对双公短节和下方连接的完井工具旋紧,则容易损坏连接螺栓,造成施工质量事故。若在潜油电泵电机底座下方连接其他辅助完井工具,就需要使用双公短节。潜油电泵电机在下井前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解锁井口作业游动滑车的转动装置,通过人工对双公短节和下方连接的完井工具旋紧。同时,在旋转上扣时,由于提升电泵机组的铁链沿上扣方向旋转打扭,游动滑车和完井工具之间产生反扭矩,容易造成工具受损、管线缠绕,影响施工质量。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了以下与潜油电泵相关的专利检索:
[0006]1、一种便于拆装的潜油电泵专利号:CN201811252263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油电泵
,包括上机壳,所述上机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级离心泵,所述上机壳的底部设置有下机壳,所述下机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与下机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贯穿并延伸至保护器的内部,所述保护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轴,所述柔轴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多级离心泵的内部,所述上机壳的内部开设有锁杆槽。该专利技术是便于拆装的潜油电泵,拆卸方便,显著提升了潜油电泵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可以快速拆卸电泵机组,但不适用于现场潜油电泵机组的快速安装。
[0007]2、潜油电泵气锚装置专利号:CN201811252263,潜油电泵气锚装置由安装在电泵机组上的筒体构成,该筒体的底部与保护器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中设有密封环,筒体高于离心泵的液体吸入口,其中筒体可由两个半筒体相互对接而构成,筒体中部设有固定装置,上部可设有固定块,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并且其可有效地应用在高含气油井采油的机组中,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比例。但是该装置不适用于现场潜油电泵机组的快速安装。
[0008]3、一种潜油电泵盘轴对接工具,专利号:CN201721314897.0。潜油电泵盘轴对接工具属于井下作业电泵施工专用工具
,包括扳手杆,扳手杆上设有用于定位两个潜油电泵壳体上相对应的法兰固定孔与基座孔的定位对接结构,所述定位对接结构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插接在法兰固定孔与基座孔中的定位销,所述扳手杆上还设有用于与潜油电泵转轴上的花键或潜油电泵转轴上的花键套相适配的盘轴旋拧结构,使用该技术的潜油电泵盘轴对接工具进行对接及盘轴作业时,先使用盘轴旋拧结构旋拧潜油电泵转轴,接着将定位销定位插接在法兰固定孔与基座孔内,然后使用固定螺栓将潜油电泵壳体与基座连接在一起,解决了两级潜油电泵对接时法兰固定孔与基座孔无法精准定位对正的问
题。该装置适用于潜油电泵机组法兰连接部位的快速安装,但无法解决现有潜油电泵电机底部与其他辅助完井工具需要采用螺纹连接、操作复杂、容易造成工具受损、管线缠绕,影响施工质量等问题。
[0009]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安装方便,可以穿越下部辅助工具的线缆的潜油电泵电机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方便下井工具在潜油电泵电机底座下方的安装,保护潜油电泵完井管柱中需要连接的各类液控管线和毛细钢管等线缆。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各类液控管线和毛细钢管等线缆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包括芯点底座,其中:
[0013]芯点底座安装在上接头内,上接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潜油电泵电机本体下部的内螺纹连接;
[0014]下接头与上接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下接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完井工具连接;
[0015]在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中均设有穿越通孔。
[0016]所述上接头的上部是电机本体装配腔、下部是上接头法兰盘,上接头法兰盘中设有电磁线装配孔。
[0017]所述芯点底座安装在上接头法兰盘的上端端面或者安装在上接头法兰盘中的芯点底座安装凹槽中,电磁线装配孔设在上接头法兰盘的上端端面中或者设在上接头法兰盘的芯点底座安装凹槽中。
[0018]所述下接头的上部是与上接头法兰盘结构相同的法兰盘,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接头法兰盘均是盘边设有螺栓孔和穿越通孔的实心法兰盘;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中的穿越通孔和连接螺栓孔的数量相同并且对应设置;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接头法兰盘中的穿越通孔均设置在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接头法兰盘中连接螺栓孔的内侧。
[0019]所述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中的穿越通孔至少设有三个,分布在所述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中的穿越通孔的孔径与从中穿越的液控管线、毛细钢管或电缆的外径相符。
[0020]所述下接头下部本体的长度设定在40cm-70cm之间。
[0021]在所述下接头下部本体的外部焊接扶正边框。
[0022]扶正边框是弧形框,弧形框的上下高度小于井口液压钳口内腔的高度并且至少设有二个。
[0023]所述扶正边框是等腰梯形框并且在框体中部两侧焊接轮轴并在轮轴中安装滑轮;装有所述滑轮的扶正边框的上下高度小于井口液压钳口内腔的高度并且至少设有二个。
[0024]所述扶正边框所形成的外径小于潜油电泵井井中套管的内径6mm

8mm。
[0025]与现有潜油电泵电机底座相比,本技术的显著使用效果在于:
[0026]1、在上接头和下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外螺纹,使本技术具有现有技术中双公短节的功能。
[0027]2、将芯点底座安装在了上接头与上接头法兰盘之间。
[0028]3、在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的法兰盘中设置了穿越通孔,各类液控管线和毛细钢管等线缆能够从该穿越通孔中穿过,即方便了液控管线、毛细钢管等辅助线缆的安装,也避免了辅助线缆的缠绕和损伤,延长了各类线缆的使用寿命。
[0029]4、由于本技术中设有上接头法兰盘和设置了法兰盘的下接头,在井口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使用液压钳对本技术与下部完井辅助工具完成螺纹连接,再将上接头和下接头的法兰盘进行连接。
[0030]5、本技术在下接头的下部管状体外面焊接了扶正边框,使潜油电泵完井管柱的下入更顺利,避免套管接箍和套管毛刺等部位对其造成的卡、顿等障碍。
[003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显著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包括芯点底座,其特征是:芯点底座安装在上接头内,上接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潜油电泵电机本体下部的内螺纹连接;下接头与上接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下接头的下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能够与完井工具连接;在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中均设有穿越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其特征是,所述上接头的上部是电机本体装配腔、下部是上接头法兰盘,上接头法兰盘中设有电磁线装配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其特征是,所述芯点底座安装在上接头法兰盘的上端端面或者安装在上接头法兰盘中的芯点底座安装凹槽中,电磁线装配孔设在上接头法兰盘的上端端面中或者设在上接头法兰盘的芯点底座安装凹槽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电机底座,其特征是,所述下接头的上部是与上接头法兰盘结构相同的法兰盘,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接头法兰盘均是盘边设有螺栓孔和穿越通孔的实心法兰盘;上接头法兰盘和下接头中的穿越通孔和连接螺栓孔的数量相同并且对应设置;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接头法兰盘中的穿越通孔均设置在下接头的法兰盘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东尤春光魏会龙朱庆亮徐传奇于涛王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