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11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机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包括水泵、排水管、手拉葫芦吊和位于皮带前端的挡渣机构,水泵设置在土仓内,排水管的前端与水泵连接,排水管的后端设置在台车的污水池内,水泵通过手拉葫芦吊链与手拉葫芦吊的挂钩连接,手拉葫芦吊固定在土仓的隔板上;所述土仓的下部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后方设有皮带,螺旋输送机和皮带均呈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的后上端位于皮带前端的上方,皮带的前端设有防漏渣机构。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盾构机的皮带漏渣。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盾构机的皮带漏渣。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盾构机的皮带漏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机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盾构机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施工,故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类隧道的修建中。盾构机通过螺旋输送机将土仓内的渣土输送至后皮带上,在沿海地区或地下水较丰富的硬岩地层中,采用盾构机修建地铁时,盾构机的后皮带极易发生漏渣的现象。皮带漏渣会降低渣土运输效率,漏渣严重时会影响管片拼装及电瓶车轨道铺设作业,漏出的浆液影响隧道内的环境、降低管片外观质量、增加工程成本。
[0003]在富水地层条件下,当盾构机完成一环的掘进后进行管片拼装时,来自掌子面的水会通过刀盘上的开口汇入土仓内;当管片环拼装完成后再次掘进出渣时,停机时汇积在土仓内的大量的水和残余渣土通过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后皮带上,再通过电瓶车运出。在此过程中,由于后皮带布置在螺旋输送机下方且与螺旋输送机之间一定的角度和空隙,同时输送皮带具有一定的运转速度,当渣土中的液体太多时,皮带上的渣土会溢出造成皮带漏渣。
[0004]目前通常采用打开土仓下部球阀放水的方式来排出盾构机停机时土仓内的积水,但球阀容易被土仓内残余的渣土堵塞,且排出的水会直接流到隧道内,堵塞的球阀以及排到隧道的泥浆需要人工处理,降低了施工工效,增加了工程成本,影响了文明施工,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盾构机的皮带漏渣。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其中,包括水泵、排水管、手拉葫芦吊和位于皮带前端的挡渣机构,水泵设置在土仓内,排水管的前端与水泵连接,排水管的后端设置在台车的污水池内,水泵通过手拉葫芦吊链与手拉葫芦吊的挂钩连接,手拉葫芦吊固定在土仓的隔板上;
[0007]所述土仓的下部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后方设有皮带,螺旋输送机和皮带均呈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的后上端位于皮带前端的上方,皮带的前端设有防漏渣机构;
[0008]所述防漏渣机构包括挡渣板、钢板和帘布,挡渣板固定于皮带的机架前端,挡渣板的上端固定有钢板,钢板与螺旋输送机后端的排渣口表面之间设有帘布。
[0009]本技术中,所述过渡仓位于土仓和人仓之间,过渡仓内铺设有缓冲垫,水泵从土仓中提起后放置在缓冲垫上。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土仓内设置水泵排出积水以及在皮带的前端设置防漏渣机构的方式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皮带漏渣难题;且整个排水过程安全、可靠,排水效率高,可以大大提高盾构机的出渣效率,改善隧道内工作环境,降
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土仓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皮带前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刀盘;2土仓;3过渡仓;4人仓;5螺旋输送机;6皮带;601挡渣板;602钢板;603帘布;7管片;8台车;9污水池;10水泵;11排水管;12手拉葫芦吊;1201手拉葫芦吊链;1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6]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包括水泵10、排水管11、手拉葫芦吊12和位于皮带前端的挡渣机构。水泵10设置在土仓2内,排水管11的前端与水泵10连接,排水管11的后端设置在台车8的污水池9内,排水管11依次穿过了土仓2、过渡仓3、人仓4、以及各台车顶部。如图2所示,水泵10通过手拉葫芦吊链1201与手拉葫芦吊12的挂钩连接,通过手拉葫芦吊12,实现了水泵10的下放和提升。手拉葫芦吊12固定在土仓2的隔板上。工作时水泵10被下放至土仓2内进行排水;处于未工作状态的水泵10被提升至过渡仓3内,过渡仓3位于土仓2和人仓4之间。为了避免盾构机构在硬岩地质掘进过程中的抖动对水泵的影响,过渡仓4内铺设有缓冲垫14,水泵从土仓中提起后放置在缓冲垫14上。为了节省空间便于施工,水泵10提升和下放可以与开仓换刀共用一个手拉葫芦吊。
[0018]本申请中的手拉葫芦吊采用目前常用的手拉葫芦的结构,包括挂钩、手拉葫芦吊链1201和链轮,手拉葫芦吊链1201缠绕在链轮上,手拉葫芦吊链1201的底部设有挂钩。通过拽动手动链条,使手动链轮转动,将摩擦片棘轮、制动器座压成一体共同旋转,齿长轴带动片齿轮、齿短轴和花键孔齿轮转动,此时安装在花键孔齿轮上的链轮带动手拉葫芦吊链1201上升,从而使吊挂在手拉葫芦吊链1201底部的挂钩上的重物平稳的提升。采用棘轮摩擦片式单向制动器,在载荷下能自行制动,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棘轮啮合,制动器安全工作。
[0019]土仓2的下部设有螺旋输送机5,螺旋输送机5的后方设有皮带6,螺旋输送机5和皮带6均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5的前底端位于土仓2的底部,螺旋输送机5的后上端位于皮带6前端的上方,皮带6的前端设有防漏渣机构。
[0020]如图3所示,防漏渣机构包括挡渣板601、钢板602和帘布603,挡渣板601固定于皮带6的机架前端,挡渣板601的上端固定有钢板602,钢板602与螺旋输送机5后端的排渣口表面之间设有帘布603,帘布603起到了导向作用,以便于渣土沿着帘布603从螺旋输送机的排渣口表面直接排至皮带6的前端,起到了防止漏渣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漏渣机构,可以有效
地防止渣土从螺旋输送机的排渣口输送至皮带前端时造成的漏渣问题。
[0021]上述所述的土仓2、过渡仓3和人仓4均为盾构机内自带的仓体,因此其结构不再赘述。
[0022]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盾构机停止掘进拼装管片7时,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通过刀盘1的开口汇入土仓2中,此时将水泵10通过手拉葫芦吊12下放至土仓内进行排水,水泵10将土仓2中的积水通过排水管11泵送到台车8的污水箱9中,再由污水箱自带的水泵将污水箱中的积水泵送到隧道内的污水管中,最终排至隧道口的沉淀池中。当盾构机完成管片拼装继续掘进时,将水泵10通过手拉葫芦吊12提出至过渡仓3,并放置于缓冲垫14上。此时土仓2内的积水排空,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水和土渣进入土仓2内,并在土仓2内均匀混合,由于盾构机开始掘进出渣时土仓内无积水,皮带6在运转时便不会发生漏渣现象。采用水泵排水的同时,通过挡渣板601和钢板602,使挡料机构的高度增大,并用帘布603将加高后的挡渣板与螺旋输送机5后端的排渣口表面连接起来,解决了渣土从螺旋输送机排渣口输送至后皮带前端时造成的漏渣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富水地层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皮带防漏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0)、排水管(11)、手拉葫芦吊(12)和位于皮带前端的挡渣机构,水泵(10)设置在土仓(2)内,排水管(11)的前端与水泵(10)连接,排水管(11)的后端设置在台车(8)的污水池(9)内,水泵(10)通过手拉葫芦吊链(1201)与手拉葫芦吊(12)的挂钩连接,手拉葫芦吊(12)固定在土仓(2)的隔板上;所述土仓(2)的下部设有螺旋输送机(5),螺旋输送机(5)的后方设有皮带(6),螺旋输送机(5)和皮带(6)均呈倾斜设置,螺旋输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军朱向飞陈泽杨子汉邝利军罗伟庭于广明刘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