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09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5
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药物涂抹不均匀的问题,包括储药筒,储药筒内部设有活塞,活塞的中部设有丝杆,丝杆底部设有涂药盖,储药筒外侧套装有转筒,转筒外侧套装有筒盖,转筒和筒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转筒顶部设有内棘轮,丝杆顶部设有棘爪,内棘轮与棘爪互相配合形成丝杆单向旋转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药物使用时浪费的问题,避免了放置时药物渗出的缺陷,达到了便于观察药物用量的目的,减轻了药物被污染的风险,实现了便于添加药物的功能,降低了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用放疗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时,可能会给皮肤带来一些损伤,这时就需要对皮肤进行涂药处理,放疗皮肤损伤一般用药为膏状药物,目前,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涂抹药物时,大多采用棉签、棉球或者直接用手指进行药物涂抹,但是这样的涂抹方法会造成药物涂抹的不均匀,从而导致药物吸收不完全,并且用手指进行涂抹时会直接与患者接触,可能会导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由于不能直观查看察药物的使用量,还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浪费或者药物用量的不足,另外当患者皮肤需要大面积涂药时,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因此一种新的上药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药物涂抹不均匀的缺点,减轻了药物使用时浪费的问题,避免了放置时药物渗出的缺陷,达到了便于观察药物用量的目的,减轻了药物被污染的风险,实现了便于添加药物的功能,降低了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储药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活塞的底部设有一层橡胶垫,所述活塞的中部螺纹配合有一个丝杆,所述储药筒的上方套装有一个转筒,转筒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转筒外套装有一个筒盖,筒盖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所述螺旋槽和滑块互相配合形成转筒的限位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转筒和筒盖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弹簧,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内棘轮,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内棘轮中部,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内棘轮的中部,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垫块,垫块的上端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垫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棘爪,每个棘爪与对应凸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弹簧,所述内棘轮、棘爪、垫块和小弹簧互相配合形成丝杆单向旋转的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储药筒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导孔,每个导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可沿对应的导孔上下滑动的导杆,导杆的顶部均与筒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孔和相对应的导杆互相配合形成筒盖的限位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储药筒的外部设有多个防滑条,所述储药筒的底部设有一个可沿储药筒转动的涂药盖,涂药盖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药孔,所述涂药盖的底部设有一个封盖,所述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垫片,所述涂药盖与丝杆底部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垫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个槽杆,槽杆内设有一个可沿槽杆上下滑动的滑杆,所述槽杆、滑杆、滑槽、和丝杆互相配合形成活塞的限位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筒盖的顶部设有一个按压板,所述储药筒的前侧设有一个标有刻度线的玻璃块。
[0010]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药物涂抹不均匀的缺点,减轻了药物使用时浪费的问题,避免了放置时药物渗出的缺陷,达到了便于观察药物用量的目的,减轻了药物被污染的风险,实现了便于添加药物的功能,降低了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滑槽和滑杆的配合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中涂药盖、封盖和丝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图中:1

储药筒、2

活塞、3

橡胶垫、4

丝杆、5

转筒、6

螺旋槽、7

筒盖、8

滑块、9

复位弹簧、10

内棘轮、11

垫块、12

凸块、13

棘爪、14

小弹簧、15

导孔、16

导杆、17

防滑条、18

涂药盖、19

出药孔、20

封盖、21

垫片、22

槽杆、23

滑杆、24

按压板、25

玻璃块、26

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由图1

3给出,本实用包括储药筒1,为了达到方便药物挤出的目的,所述储药筒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26,所述储药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2,活塞2的底部设有一层橡胶垫3,橡胶垫3与储药筒1之间密封良好,可以保证药物不会从活塞2顶部被挤出,活塞2只能沿储药筒1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所述活塞2的中部螺纹配合有一个丝杆4,丝杆4的导程适当,能够使涂药盖18转动圈数和出药量的比值适当,所述储药筒1的上方套装有一个转筒5,转筒5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转筒5外套装有一个筒盖7,筒盖7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8,当滑块8随着筒盖7上下运动时,滑块8会挤压螺旋槽6,使转筒5转动,所述螺旋槽6和滑块8互相配合形成转筒5的限位结构。
[002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

5给出,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所述转筒5和筒盖7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能够保证筒盖7被压下后可以自动升起,所述转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内棘轮10,所述丝杆4的上端贯穿内棘轮10的中部,所述丝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垫块11,垫块11的上端设有多个凸块12,所述垫块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棘爪13,每个棘爪13与对应凸块1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弹簧14,当下压筒盖7时,由于棘爪13啮合于内棘轮10的棘齿中,内棘轮10会顶着棘爪13带动丝杆4一起正向转
动,从而带动涂药盖18转动,此时受小弹簧14的弹性影响,棘爪13不会从内棘轮10的轮齿中脱落,当筒盖7被弹起时,内棘轮10反方向转动,由于惯性会使棘爪13相对内棘轮10滑动,受惯性影响,涂药盖18会继续转动,筒盖7被弹起后可继续向下按动,从而保证涂药盖18持续转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包括储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1)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26),所述储药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2),活塞(2)的底部设有一层橡胶垫(3),所述活塞(2)的中部螺纹配合有一个丝杆(4),所述储药筒(1)的上方套装有一个转筒(5),转筒(5)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转筒(5)外套装有一个筒盖(7),筒盖(7)内壁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8),所述螺旋槽(6)和滑块(8)互相配合形成转筒(5)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5)和筒盖(7)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弹簧(9),所述转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内棘轮(10),所述丝杆(4)的上端贯穿内棘轮(10)中部,所述丝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垫块(11),垫块(11)的上端设有多个凸块(12),所述垫块(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棘爪(13),每个棘爪(13)与对应凸块(1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小弹簧(14),所述内棘轮(10)、棘爪(13)、垫块(11)和小弹簧(14)互相配合形成丝杆(4)单向旋转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疗后皮肤损伤上药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方方罗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