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底部设有清洁铲,所述清洁铲一侧设有用于吸入地面垃圾碎屑的第一进料口,所述清洁铲内依次设有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以及第三导流部围成导流腔,所述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底部与第二导流部平滑过渡,所述第二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之间设有与第一进料口进料方向相同的锥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清洁铲、第一进料口、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第三导流部、导流腔以及锥形孔,解决了现有设备清理不干净,不利于防水卷材的铺设,容易导致铺设后存在凸起,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防水性能。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防水卷材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在防水卷材在建筑铺设应用中较为广泛,防水卷材在铺设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清理,室外使用防水卷材较多,地面有杂物难以清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设备清理不干净,不利于防水卷材的铺设,容易导致铺设后存在凸起,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具备高效清理地面杂物,便于地面进行铺设防水卷材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清理不干净,不利于防水卷材的铺设,容易导致铺设后存在凸起,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底部设有清洁铲,所述清洁铲一侧设有用于吸入地面垃圾碎屑的第一进料口,所述清洁铲内依次设有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以及第三导流部围成导流腔,所述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均为弧形,所述第二导流部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底部与第二导流部平滑过渡,所述导流腔顶部设有用于对导流腔供气的送气管,所述第二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之间设有与第一进料口进料方向相同的锥形孔。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本体顶部中间处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进料口上方设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顶部设有弧形管,所述矩形管宽度比第一进料口小,所述第一腔体一侧顶部设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外侧与送气管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顶部设有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底部设有第二进料口。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设有转轮。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外侧设有转辊,所述转辊外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清扫板。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送气管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清洁铲、第一进料口、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第三
导流部、导流腔、送气管、锥形孔,第一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底部与第二导流部平滑过渡,送气管对导流腔进行送气,气流经第一导流部可减缓速度,然后经第二导流部时速度最低,第三导流部可防止气流逆流向上运动,然后气流经锥形孔向外排出,使第一进料口处形成局部负压,便于对杂物垃圾进行吸入第一腔体。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矩形管、弧形管、第一抽风机,第一抽风机外侧与送气管相连,便于第一抽风机抽动气流再利用,矩形管比第一进料口偏窄,可加快气流向上运动速度,便于对杂物垃圾进行吸入第一腔体。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抽风机、梯形架、第二进料口,便于对未清理的杂物进行再次清理吸入第二进料口。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轴、转轮,便于本体的运动。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转辊、清扫板,便于对贴敷在地面的杂物垃圾进行清理。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圆形孔,便于对导流腔进行充分送气。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1]图中:1、本体;11、清洁铲;12、第一进料口;13、送气管;14、第一腔体;15、第二腔体;16、转轴;17、转轮;18、转辊;19、清扫板;21、矩形管;22、弧形管;23、第一抽风机;31、第二抽风机;32、梯形架;33、第二进料口;111、第一导流部;112、第二导流部;113、第三导流部;114、导流腔;115、锥形孔;131、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侧底部设有清洁铲11,所述清洁铲11一侧设有用于吸入地面垃圾碎屑的第一进料口12,所述清洁铲11内依次设有第一导流部111、第二导流部112和第三导流部113,所述第一导流部111、第二导流部112以及第三导流部113围成导流腔114,所述第一导流部111和第二导流部112均为弧形,所述第二导流部112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导流部111和第三导流部113底部与第二导流部112平滑过渡,所述导流腔114顶部设有用于对导流腔114供气的送气管13,所述第二导流部112和第三导流部113之间设有与第一进料口12进料方向相同的锥形孔115。
[0025]参考图2,所述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腔体14,所述本体1顶部中间处设有第二腔体15,所述第一进料口12上方设有矩形管21,所述矩形管21顶部设有弧形管22,所述矩形管21宽度比第一进料口12小,所述第一腔体14一侧顶部设有第一抽风机23,所述第一抽风机23外侧与送气管13相连。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15、矩形管21、弧形管22、第一抽风
机23,第一抽风机23外侧与送气管13相连,便于第一抽风机23抽动气流再利用,矩形管21比第一进料口12偏窄,可加快气流向上运动速度,便于对杂物垃圾进行吸入第一腔体14。
[0027]参考图2,所述第二腔体15顶部设有第二抽风机31,所述第二腔体15底部设有梯形架32,所述梯形架32底部设有第二进料口33。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抽风机31、梯形架32、第二进料口33,便于对未清理的杂物进行再次清理吸入第二进料口33。
[0029]参考图2,所述本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6,所述转轴16两端分别设有转轮17。
[003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轴16、转轮17,便于本体1的运动。
[0031]参考图2,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6外侧设有转辊18,所述转辊18外侧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清扫板19。
[003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转辊18、清扫板19,便于对贴敷在地面的杂物垃圾进行清理。
[0033]参考图3,所述送气管13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圆形孔131。
[003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圆形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底部设有清洁铲(11),所述清洁铲(11)一侧设有用于吸入地面垃圾碎屑的第一进料口(12),所述清洁铲(11)内依次设有第一导流部(111)、第二导流部(112)和第三导流部(113),所述第一导流部(111)、第二导流部(112)以及第三导流部(113)围成导流腔(114),所述第一导流部(111)和第二导流部(112)均为弧形,所述第二导流部(112)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导流部(111)和第三导流部(113)底部与第二导流部(112)平滑过渡,所述导流腔(114)顶部设有用于对导流腔(114)供气的送气管(13),所述第二导流部(112)和第三导流部(113)之间设有与第一进料口(12)进料方向相同的锥形孔(1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地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腔体(14),所述本体(1)顶部中间处设有第二腔体(15),所述第一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华,刘凯,邢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峰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