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0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包括一个用于将龙骨柱与桁架梁安装固定的蝶形连接件,一个横盖桁架梁上方的加固组件,蝶形连接件的开口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横向托件、两个向外弯折的竖向固定件,横向托件和竖向固定件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位,加固组件呈槽盒状扣件。本结构从桁架梁的向内方向上进行侧面的长度方向加固,同时从桁架梁两侧方向整体化受力加强,防止其从任意一侧产生倾斜和形变,加大其形变的极限受力,整体上提高了桁架梁安装在龙骨柱上的稳固性能,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在有效的耗材量上实现了更宽大的受力范围并整体化受力结构,从整体上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耐久性。整体上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耐久性。整体上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轻钢结构用的连接件结构,具体为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轻型钢结构主要是用在不承受大载荷的承重建筑。采用轻型H型钢(焊接或轧制;变截面或等截面)做成门形钢架支承,C型、Z型冷弯薄壁型钢作檩条和墙梁,压型钢板或轻质夹芯板作屋面、墙面围护结构,采用高强螺栓、普通螺栓及自攻螺丝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组装起来的低层和多层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体系。建筑结构使用的镀锌钢板抗腐蚀性能优异经久耐用,其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的使用年限为275年。轻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远优于传统的混凝土和砖混住宅。同时,由于轻钢结构的结构自重轻,单位面积重量仅相当于同等面积砖混结构重量的1/4,所以其基础处理简便,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情况。
[0003]目前,在桁架梁的安装结构中,经常使用传统连接件将其安装在龙骨柱上方,当这种类型的连接件,只适用于桁架梁长度适中或教短的桁架梁使用,对于较长的桁架梁,使用这种连接件,会造成强度不足,容易偏倒倾斜,产生形变等问题。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快速对接连接固定,又能保障连接后整体稳定性和承载性能的连接组件,由于桁架梁是悬空搭建安装,其承载力和稳定力需要越强越好,但需要同时满足快速安装,轻量安装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缺少这一类的连接件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发设计,解决了目前桁架梁承载力较弱强风情况下连接件破损寿命短的问题,具体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包括一个用于将龙骨柱与桁架梁安装固定的蝶形连接件,还包括一个横盖桁架梁上方的加固组件,所述蝶形连接件的开口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横向托件、两个向外弯折的竖向固定件,所述横向托件和竖向固定件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位,所述加固组件呈槽盒状扣件,其两端尾部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加固耳,所述加固耳通过螺钉安装在蝶形连接件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蝶形连接件的两端处设有至少两段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向内弯折成至少三段。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组件的两侧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件固定在桁架梁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托件、竖向固定件与蝶形连接件的本体接触的内角面上设有若干个向外安装的加强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组件的加固耳与加固组件本体的连接处焊接有至少两片加强角片。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桁架梁搭设在龙骨柱上,但仅仅是两端头部受力,导
致端头连接处受力集中,若作用力过大,会造成桁架梁端部的形变、弯折,蝶形连接件的竖向固定件用于向外侧延伸并固定在桁架梁的外端上,其水平弯折后形成的横向托件用于向内侧延伸并从底部托举住桁架梁的底面,从而增加桁架梁与蝶形连接件的整个长度方向以及两侧及底部的固定,延长了桁架梁在其长度方向的作用接触面积,其次,弯折形状的弧形加强筋能够整体提高弧形加强筋的耐拉扯作用力,加强牢固性,加固组件安装后,从桁架梁的向内方向上进行侧面的长度方向加固,同时从桁架梁两侧方向整体化受力加强,防止其从任意一侧产生倾斜和形变,加大其形变的极限受力,配合每个转角处设置的加强块或加强角片,整体上提高了桁架梁安装在龙骨柱上的稳固性能,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在有效的耗材量上实现了更宽大的受力范围并整体化受力结构,从整体上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0011]图2为蝶形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其中:1—龙骨柱、2—桁架梁、3—蝶形连接件、4—加固组件、5—横向托件、6—竖向固定件、7—螺钉固定孔位、8—加固耳、9—加强筋、10—固定孔、11—加强块、12—加强角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实施例1: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2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包括一个用于将龙骨柱1与桁架梁2安装固定的蝶形连接件3,还包括一个横盖桁架梁2上方的加固组件4,所述蝶形连接件3的开口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横向托件5、两个向外弯折的竖向固定件6,所述横向托件5和竖向固定件6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10位7,所述加固组件4呈槽盒状扣件,其两端尾部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加固耳8,所述加固耳8通过螺钉安装在蝶形连接件3上。使用时,蝶形连接件3紧贴龙骨柱1并使的竖向固定件6卡在桁架梁2两侧,横向托件5抵住桁架梁2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孔10位7将其固定在龙骨柱1和桁架梁2上,再在桁架梁2底梁上方扣盖一个加固组件4,加固组件4的两侧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0,通过螺栓件固定在桁架梁2上。
[0016]蝶形连接件3的两端处设有至少两段弧形加强筋9,所述弧形加强筋9向内弯折成至少三段。进横向托件5、竖向固定件6与蝶形连接件3的本体接触的内角面上设有若干个向外安装的加强块11。加固组件4的加固耳8与加固组件4本体的连接处焊接有至少两片加强角片12。桁架梁2搭设在龙骨柱1上,但仅仅是两端头部受力,导致端头连接处受力集中,若作用力过大,会造成桁架梁2端部的形变、弯折,蝶形连接件3的竖向固定件6用于向外侧延伸并固定在桁架梁2的外端上,其水平弯折后形成的横向托件5用于向内侧延伸并从底部托举住桁架梁2的底面,从而增加桁架梁2与蝶形连接件3的整个长度方向以及两侧及底部的
固定,延长了桁架梁2在其长度方向的作用接触面积,其次,弯折形状的弧形加强筋9能够整体提高弧形加强筋9的耐拉扯作用力,加强牢固性,加固组件4安装后,从桁架梁2的向内方向上进行侧面的长度方向加固,同时从桁架梁2两侧方向整体化受力加强,防止其从任意一侧产生倾斜和形变,加大其形变的极限受力,配合每个转角处设置的加强块11或加强角片12,整体上提高了桁架梁2安装在龙骨柱1上的稳固性能,同时,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在有效的耗材量上实现了更宽大的受力范围并整体化受力结构,从整体上保障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耐久性。
[0017]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包括一个用于将龙骨柱与桁架梁安装固定的蝶形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横盖桁架梁上方的加固组件,所述蝶形连接件的开口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横向托件、两个向外弯折的竖向固定件,所述横向托件和竖向固定件上设有多个螺钉固定孔位,所述加固组件呈槽盒状扣件,其两端尾部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加固耳,所述加固耳通过螺钉安装在蝶形连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结构用桁架梁内侧抗风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连接件的两端处设有至少两段弧形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德角照泉鲁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融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