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积水水表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98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积水水表井,包括井体、井盖和积水收集排出装置,井盖安装在井体上,井体的底部内部设有积水排出口,该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内部最低位置,积水收集排出装置包括积水收集管、积水收集池和积水排出泵,积水收集管的一端安装在井体的积水排出口下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下端的积水收集管的一端高于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且与积水收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预留高度,积水排出泵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用于将积水收集池中的积水排出,实现了井体内无积水,方便抄表、维修等作业,也解决了因积水侵泡水表和阀门而产生水表和阀门进水、生锈等损坏的情况,同时实现了将积水集中收集并排出的目的。排出的目的。排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积水水表井


[0001]本技术涉及水表井,尤其涉及一种防积水水表井。

技术介绍

[0002]生活生产中的供水工程中需安装有水表设施的水表井,由于水表井全部为地埋砖砌结构,设计给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在建筑楼同侧,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检查井砌筑技术规范施工,且在施工过程中,大多与下水管道距离较近,随着时间推移,管道设施寿命期临近及外力破坏,老旧小区排水设施不畅通,下水管道内污水渗漏到水表井中,从而导致了水表井常年被污水浸泡,抄表员无法抄读水表,井内设施受到严重侵蚀污染,水表设施老化,阀门、水表损坏等,出现了常期无法正常有效的抄表收费,甚至影响用户的正常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水水表井。
[0004]一种防积水水表井,包括井体、井盖和积水收集排出装置,井盖安装在井体上,井体的底部内部设有积水排出口,该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内部最低位置,井体底部内部为离积水排出口逐渐远离而逐渐增高,积水收集排出装置的一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上用于将井体中的积水收集并排出,积水收集排出装置包括积水收集管、积水收集池和积水排出泵,积水收集管的一端安装在井体的积水排出口下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下端的积水收集管的一端高于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且与积水收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预留高度,积水排出泵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用于将积水收集池中的积水排出。
[0005]优选的,井体的底部内部为中间低而四周高,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的中间位置。
[0006]优选的,上述防积水水表井还包括井口封闭装置,井口封闭装置包括井体上端口设置的凹槽和密封件,凹槽的形状和井体的上端口形状相适应,例如井体的上端口为圆形开口时,对应的凹槽也对应的为圆环形,例如井体的上端口为椭圆开口时,对应的凹槽也对应的为椭圆形,密封件为柔性的环状结构并嵌入凹槽中,密封件安装在凹槽后高出井体的上端口,井盖安装在井体的上端口后挤压密封件使井盖、密封件和井体上端口形成密封结构而防止地面上的积水或雨水进入到井体中。
[0007]优选的,井体的上端口和井盖的结合处设有扣合装置,扣合装置包括凸块和挂钩,凸块设置在井体的上端口侧壁外侧,挂钩设置在井盖的下端面或井盖的侧壁上与凸块相扣合,凸块的前端设有导入部,凸块的后端设有挡块,导入部前端小并逐渐变宽,挡块高出凸块形成一台阶状。
[0008]优选的,井盖的上端面为中间高四周低。
[0009]优选的,上述防积水水表井还包括多个井体、与井体数量对应的积水收集支管、积水收集总管,每个井体的底部设置积水排出口,每个积水收集支管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
井体的积水排出口的下端,每个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总管上,积水收集总管的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且与积水收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预留高度。
[0010]优选的,上述井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
[0011]上述防积水水表井中,通过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内部最低位置和井体底部内部为离积水排出口逐渐远离而逐渐增高的结构将进入井体的水收集,并通过积水排出口流入积水收集排出装置的积水收集管中,积水在积水收集池逐渐收集,当积水在积水收集池中达到预设的收集量时,开启积水排出泵将积水收集池中的积水排出,实现了使用本技术时井体内无积水,方便作业人员进入井内抄表、维修等作业,也解决了因积水侵泡水表和阀门而产生水表和阀门进水、生锈等损坏的情况,同时实现了将积水集中收集并排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防积水水表井立体结构图。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0014]图3是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15]图4是井盖和井体上端口处爆炸结构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
[0017]图6是本技术中井体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0018]图中:防积水水表井10、井体1、底部11、积水排出口12、井盖2、积水收集排出装置3、积水收集管31、积水收集支管311、积水收集总管312、积水收集池32、积水排出泵33、井口封闭装置4、凹槽41、密封件42、扣合装置43、凸块431、导入部4311、挡块4312、挂钩4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0]参阅图1、图2和图3,防积水水表井10包括井体1、井盖2和积水收集排出装置3,井盖2安装在井体1上,井体1的底部11内部设有积水排出口12,该积水排出口11设置在井体1的底部11内部中最低位置,井体1的底部11内部为离积水排出口12逐渐远离而逐渐增高,上述积水排出口12和底部11的结构有利于积水流入积水排出口11而流出,积水收集排出装置3的一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12上用于将井体1中的积水收集并排出,积水收集排出装置3包括积水收集管31、积水收集池32和积水排出泵33,积水收集管31的一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12下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12下端的积水收集管31的一端高于积水收集管31的另一端,积水收集管31的另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池32上且与积水收集池32的池底之间设有预留高度,积水排出泵33安装在积水收集池32上用于将积水收集池32中的积水排出。为了便于加工,井体1的底部11内部为中间低而四周高,积水排出口12设置在井体1底部11的中间位置。
[0021]参阅图3和图4,上述防积水水表井10还包括井口封闭装置4,井口封闭装置4包括井体1上端口设置的凹槽41和密封件42,凹槽41的形状和井体1的上端口形状相适应,例如井体1的上端口为圆形开口时,对应的凹槽41也对应的为圆环形,例如井体1的上端口为椭圆开口时,对应的凹槽41也对应的为椭圆形,密封件42为柔性的环状结构并嵌入凹槽41中,
密封件42安装在凹槽41后高出井体1的上端口,井盖2安装在井体1的上端口后挤压密封件42使井盖2、密封件42和井体1上端口形成密封结构而防止地面上的积水或雨水进入到井体1中。
[0022]参阅图3和图4,井体1的上端口和井盖2的结合处设有扣合装置43,扣合装置43包括凸块431和挂钩432,凸块431设置在井体1的上端口侧壁外侧,挂钩432设置在井盖2的下端面或井盖2的侧壁上与凸块431相扣合,凸块431的前端设有导入部4311,凸块431的后端设有挡块4312,导入部4311前端由小并逐渐变宽至和凸块431同宽,挡块4312高出凸块431形成一台阶状,井盖2扣合在井体1上端口的过程中挂钩432沿着导入部4311滑动至凸块431处后与凸块431扣合,在通过挡块4312限制井盖2转动而防止井盖2过度转动而发生凸块431和挂钩432的脱离;扣合装置43可使井盖2和密封件42更紧密结合,解决了因依靠井盖2的自重不能密封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井盖2在外力作用下轻易挪动的问题。上述井盖2的上端面为中间高四周低,在雨水掉落至井盖2的上端面时可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水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井盖和积水收集排出装置,井盖安装在井体上,井体的底部内部设有积水排出口,该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内部最低位置,井体底部内部为离积水排出口逐渐远离而逐渐增高,积水收集排出装置的一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上用于将井体中的积水收集并排出,积水收集排出装置包括积水收集管、积水收集池和积水排出泵,积水收集管的一端安装在井体的积水排出口下端,安装在积水排出口下端的积水收集管的一端高于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积水收集管的另一端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且与积水收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预留高度,积水排出泵安装在积水收集池上用于将积水收集池中的积水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水水表井,其特征在于,井体的底部内部为中间低而四周高,积水排出口设置在井体底部的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积水水表井,其特征在于,上述防积水水表井还包括井口封闭装置,井口封闭装置包括井体上端口设置的凹槽和密封件,凹槽的形状和井体的上端口形状相适应,井体的上端口为圆形开口时,对应的凹槽也对应的为圆环形,井体的上端口为椭圆开口时,对应的凹槽也对应的为椭圆形,密封件为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雄吴军庄志华范利斌李强张勤杨永宁周小云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水投吴忠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