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支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9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支架灯,包括: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第一挂链和第二挂链,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平行设置,左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左端和第二灯管的左端连接,右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右端和第二灯管的右端连接,右侧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中设置有控制模块,第一挂链的一端与左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第二挂链的一端与右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控制模块包括:整流滤波模块、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本支架灯可以对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进行亮度和色温上的控制,十分智能。本支架灯用于灯具技术领域。具技术领域。具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支架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支架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体化支架灯一般都是通过开关直接开启或者关闭,整体智能化程度低下。无法实现调亮度和调色温。而且,也无法对上一次的色温进行存储,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支架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支架灯,包括: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第一挂链和第二挂链,所述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平行设置,所述左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左端和第二灯管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右端和第二灯管的右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挂链的一端与左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挂链的一端与右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
[0005]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整流滤波模块、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外部的市电转变为直流电以供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使用;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一灯管供电;所述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二灯管供电;
[0006]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的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和第二恒流驱动模块串联,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和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输出电流以控制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的亮度,控制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以调整第一灯管的色温,控制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以调整第二灯管的色温;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下一次开启时,记录上一次关闭时,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的色温状态,并恢复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上一次的色温状态。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挂链和第二挂链均为金属链条。
[0008]进一步,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包括:WIFI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当前的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的色温状态,所述WIFI通信单元用于获取外部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第
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或者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调取存储器存储的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的色温状态,并根据所述色温状态控制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色温控制芯片的型号为:BP5929。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色温控制芯片的型号为:BP5929。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恒流芯片的型号为:BP2308。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恒流芯片的型号为:BP2308。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支架灯通过WIFI通信控制模块接收外部的手机端控制,可以对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进行亮度和色温上的控制,十分智能。可以实现对当前色温进行记忆,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5]图1是一体化支架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控制模块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8]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一种一体化支架灯,包括:第一灯管101、第二灯管102、左侧连接件130、右侧连接件140、第一挂链110和第二挂链120,所述第一灯管101和第二灯管102平行设置,所述左侧连接件130分别与第一灯管101的左端和第二灯管102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140分别与第一灯管101的右端和第二灯管102的右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140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挂链110的一端与左侧连接件130的上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挂链120的一端与右侧连接件140的上侧壁连接;
[0019]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整流滤波模块230、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1、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2、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2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220,所述整流滤波模块230用于将外部的市电转变为直流电以供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1、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2、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2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220使用;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一灯管101供电;所述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2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二灯管102供电;
[0020]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220的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的控制端、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2的控制端、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1的控制端和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和第二恒流驱动模块202串联,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220用于:控制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1和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202输出电流以控制第一灯管101和第二灯管102的亮度,控制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1以调整第一灯管101的色温,控制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212以调整第二灯管102的色温;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220还用于:在下一次开启时,记录上一次关闭时,第一灯管101和第二灯管102的色温状态,并恢复第一灯管101和第二灯管102上一次的色温状态。
[0021]本支架灯可以通过第一挂链110和第二挂链120吊挂在天花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支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第一挂链和第二挂链,所述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平行设置,所述左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左端和第二灯管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灯管的右端和第二灯管的右端连接,所述右侧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挂链的一端与左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挂链的一端与右侧连接件的上侧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整流滤波模块、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外部的市电转变为直流电以供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和WIFI通信控制模块使用;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一灯管供电;所述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用于通过直流电给第二灯管供电;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的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的控制端、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和第二恒流驱动模块串联,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恒流驱动芯片模块和第二恒流驱动芯片模块输出电流以控制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的亮度,控制第一色温控制芯片模块以调整第一灯管的色温,控制第二色温控制芯片模块以调整第二灯管的色温;所述WIFI通信控制模块还用于:在下一次开启时,记录上一次关闭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媚朱奕光伍天宇吕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