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皓宣专利>正文

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54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包括铰接连接的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内壁贴合设置有气囊袋,气囊袋连接有充气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能够对整个肢体形成外固定,避免骨折的对接部位移位;并且肢体能够弯曲伸展活动,有效避免了筋和肌肉的萎缩;通过对气囊袋充气和抽气对肌肉表面间歇性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僵硬萎缩以及静脉血栓,更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的愈合。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臂部和腿部的损伤(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治疗一般在治疗前后,通过外固定石膏保证维持在治疗要求的体位来保证顺利痊愈。石膏虽然能够对臂部和腿部形成坚硬保护,保持关节稳定性,防止骨折对接位置偏移,但在实际使用中,外固定石膏有诸多缺陷,包括:臂部和腿部无法弯曲,对于臂部和腿部的松紧难以把握,无法调整,长时间佩戴石膏会造成肢体血液流动不畅,长时间包裹不适,甚至出现静脉血栓,同时会使臂部和腿部僵硬,以及筋和肌肉的萎缩。因此常常在拆卸石膏后仍需要一端时间进行肌肉和筋的锻炼恢复,才能回到正常状态,导致整个痊愈周期长,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能够同时满足适当调节肢体关节活动,和通过加压而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包括铰接连接的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肢体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连接的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所述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内壁贴合设置有气囊袋(3),所述气囊袋(3)连接有充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3)中均匀设置有多个连通的充气腔(4),所述气囊袋(3)中的一充气腔(4)与充气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气泵(6)和气管(7),所述气管(7)与气囊袋(3)中一充气腔(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充气组件连接的充气腔(4)在气囊袋(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充气孔(8),所述充气孔(8)设置有接口,所述气管(7)通过接口插入充气孔(8)中,所述接口上设置有孔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6)依次连接有气泵控制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充气末端的充气腔(4)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损伤后用外固定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固定架a和肢体固定架b分别为小腿固定架和大腿固定架,所述小腿固定架包括可包裹小腿后半侧对应位置的小腿固定板(9),所述小腿固定板(9)上设置有小腿绷带(10),所述小腿绷带(10)可绷紧于小腿前半侧对应位置上,所述大腿固定架包括可包裹大腿后半侧对应位置的大腿固定板(11),所述大腿固定板(11)上设置有大腿绷带(12),所述大腿绷带(12)可绷紧于大腿前半侧对应位置上,所述小腿固定板(9)顶端与大腿固定板(11)底端铰接,所述小腿固定板(9)底端铰接有足底固定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宣
申请(专利权)人:张皓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