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476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4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一绝缘层。第一集流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在第一表面,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之间。本申请提供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通过在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绝缘层,隔断该区域的电子通道,即使发生隔膜收缩,绝缘层区域的极片由于不带电,正负极片接触也不会发生短路,进而改善了电压降失效的问题。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解液含量并没有减少,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的电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受到影响。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5G时代的到来要求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充电速度,这就要求电池含有更多的电解液含量。电池中电解液含量的增加导致电池发生跌落失效的风险增加。其中,电压降失效就是跌落失效中最主要的一种失效模式,也是最棘手的失效模式。电压降失效是由于电池跌落时,电极组件在收容装置(如铝塑膜)中窜动,电解液冲击电极组件头尾处隔膜导致隔膜收缩,隔膜收缩处的正负极片发生接触短路而导致的。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方法是通过提高隔膜的粘结力来抑制隔膜收缩,从而改善电压降失效。然而,提高隔膜的粘结力会导致电池电性能恶化,尤其在大倍率快速充电体系(例如,充电倍率不小于3C的充电体系)中,这种恶化更为明显。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降低电池内电解液含量来降低游离电解液对隔膜的冲击,但电解液若含量过低,会影响电池后期循环,加速电池老化,减少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设计,以解决前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一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由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和所述隔膜卷绕而成,所述第一表面面向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设置,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沿极片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表面上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电连接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沿极片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集流体的第二区域包括沿所述极片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沿所述极片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一端部和第一部分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沿所述极片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一端部和第二部分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绝缘层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一端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部分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部分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收容所述电极组件的收容装置,所述收容装置包括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深度,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部分第二端部上。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第二端部上。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第一端部、所述第一部分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部分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第二端部上。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