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947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3
一种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系统的第一节点接收任一第二区块链系统的骨干节点的接入请求,确定投票节点,并请求投票节点针对接入请求进行投票,其中,投票节点为超级节点,第一节点和骨干节点为区块链节点;投票节点反馈投票结果;第一节点根据获得的投票结果确定批准接入请求后,确定第二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锚定消息;第二节点基于锚定消息与骨干节点锚定,以使骨干节点接入第一区块链系统,骨干节点所在第二区块链系统成为第一区块链系统的从链系统,并且第一区块链系统成为骨干节点所在第二区块链系统的主链系统。本方法不仅保证了骨干节点有效安全接入,还保证了接入后该骨干节点所在从链系统的安全性。统的安全性。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多方共同维护的账本技术,由共识机制、密码算法、网络路由、合约脚本等多种技术融合组成,具有分布式可信、难篡改、多方维护等技术特点。这些技术特点使得区块链被认为是互联网普及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受到全球各方的高度关注。
[0003]由节点构成的多层级区块链网络,涉及到节点的动态接入和退出,为了维护网络治理的公开性及网络服务的稳定性,需要骨干节点的自动接入机制,但目前并无成熟机制。例如,选择接入的区块链节点向全网广播接入请求,各节点进行投票,当投票满足预定义的条件时,全网同意该节点接入,并更新数据库信息,该骨干节点接入区块链网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和区块链系统,以实现骨干节点动态接入。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干节点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任一第二区块链系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干节点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节点接收任一第二区块链系统中的骨干节点的接入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投票节点,并请求所述投票节点针对所述接入请求进行投票,其中,所述投票节点为超级节点,第一节点和所述骨干节点均为区块链节点;所述投票节点反馈投票结果;所述第一节点在根据获得的投票结果确定批准所述接入请求后,从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的各超级节点中确定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锚定消息,所述锚定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骨干节点锚定;所述第二节点基于所述锚定消息与所述骨干节点锚定,以使所述骨干节点接入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所述骨干节点所在第二区块链系统成为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的从链系统,且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成为所述骨干节点所在第二区块链系统的主链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任一超级节点,所述投票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超级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投票结果确定批准所述接入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获得的投票结果确定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和第三数量,所述第一数量是同意所述骨干节点接入的投票结果的数量,所述第二数量是反对所述骨干节点接入的投票结果的数量,所述第三数量是未在预设时长内反馈的投票结果的数量;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之和,并且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所述第三数量,则确定批准所述接入请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小于所述第三数量,则所述第一节点重新请求所述投票节点针对所述接入请求进行投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在确定不批准所述接入请求的情况下,设置所述骨干节点下一次发起所述接入请求的间隔周期。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投票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骨干节点是否是接入过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若是,则从所述骨干节点的历史记录中获取所述骨干节点的信誉值,并获取所述信誉值对应的投票率;在所述根据获得的投票结果确定第一数量、第二数量和第三数量之后,在所述确定批准所述接入请求之前,确定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二数量与所述第三数量的和值,若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和值的商达到所述投票率,则确定批准所述接入请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誉值基于所述骨干节点的活跃率、被举报率以及超时响应率计算得到,其中,所述活跃率是所述骨干节点提交交易的次数与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各超级节点的共识总次数的比值,所述被举报率是所述骨干节点的被举报次数与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发生的总举报次数的比值,所述超时响应率是所述骨
干节点的超时响应次数与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总超时响应次数的比值。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监管节点,所述投票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至少部分超级节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请求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数据项的数据值:申请的节点类型、节点权限、申请的企业类型、组织机构代码、申请人身份、联系方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投票节点,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一个超级节点为验证节点,其余超级节点均为投票节点;或者,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链系统中的一个超级节点为验证节点,预设数量个其余超级节点为投票节点;所述投票节点反馈投票结果,包括:所述投票节点生成第一投票结果,通过所述投票节点的私钥对所述第一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所述第一投票结果和获得的签名信息发送至所述验证节点;所述验证节点通过所述投票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统计所述第一投票结果;所述验证节点基于统计的所述第一投票结果,向所述第一节点反馈第二投票结果。11.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程张钰雯刘阳朱斯语田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