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43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体系包括:对美白原料的化学层面的测试、细胞、动物层面的测试以及人体临床测试,其中,所述的化学层面的测试包括自由基清除测试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当通过化学层面的测试后进入细胞、动物层面测试,再通过了细胞、动物层面的测试后进入人体临床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针对美白原料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功效评价体系,解决了目前原料单一评价方法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功效评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化妆品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类产品功效及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原料商及品牌方易忽视产品的实际功效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产品不能达到甚至不具备所宣称功效的现象。
[0003]此外,产品的美白功效检测也较为单一,没有设计“功效

证据”的整体方案。消费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美白知识,对此类产品认知片面,且容易走进美白的误区,从而被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所利用。
[0004]因此,现有美白评价体系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完整的针对美白原料功效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包括: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用于对待评价美白原料的功效进行筛选;细胞评价模块、动物组织评价模块,用于对通过筛选的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细胞和动物组织时,对美白效果进行评价;以及人体临床评价模块,用于对细胞及动物组织起到美白效果的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皮肤时,对皮肤肤色的指标进行评价;所述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包括机理研究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机理研究单元,用于对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进行自由基清除测试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自由基清除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的测试值是否大于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细胞和动物组织时,是否有美白效果;当所述测试值大于阈值时,进入所述细胞评价模块、动物组织评价模块;当对细胞和动物组织有美白效果时,进入所述人体临床评价模块;所述人体临床评价模块包括:评价单元和评价报告输出单元;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评价美白原料人体安全性及使用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前、后皮肤肤色的指标结果;所述评价报告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
[0007]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所述自由基清除测试包括:对氧自由基清除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和ABTS
+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所述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包括:以酪氨酸为底物,对酪氨酸单酚酶抑制率测定,和/或以左旋多巴为底物,对酪氨酸双酚酶抑制率测定。
[0009]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用于细胞和动物组织时,对美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体外B16细胞黑素合成抑制测试、细胞内酪氨酸酶抑制测试、3D黑素模型的黑素抑制测试和斑马鱼胚胎黑色素抑制测试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对皮肤的肤色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美白淡斑和/或提亮肤色。
[0011]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评价所述美白淡斑包括:评价使用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前后皮肤黑色素M值和/或红斑E值。
[0012]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评价所述提亮肤色包括:评价使用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前后皮肤颜色ITA
°
值和/或亮度L值。
[0013]可选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中,在进行细胞、动物组织的美白效果评价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进行毒性测试,得到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的安全使用浓度范围;所述细胞、动物组织的美白评价,在所述安全使用浓度范围内进行。
[0014]第二方面,一种上述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系统对美白原料的评价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待评价美白原料的功效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的自由基清除测试值、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值和美白测试值;当所述美白测试值大于阈值时,将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用于细胞、动物组织,对美白效果进行评价;当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用于细胞、动物组织有美白效果时,将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用于皮肤,对皮肤的肤色指标进行评价,得到评价报告。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针对美白原料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功效评价体系,解决了目前原料单一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过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可以快速的筛选待评价美白原料的功效,当所筛选出的功效满足预设要求时,才进行后续功效测试、评价,避免了全流程评价导致检测成本较高,浪费研发、检测、市场资源。利用该评价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功效宣称备案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结构图;图2是不同浓度抗坏血酸葡萄糖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图3是3T3细胞相对存活率趋势图;图4 在使用0.2 mg/mL的抗坏血酸葡萄糖苷样品前后对斑马鱼黑色素的影响图5是受试者使用2% 抗坏血酸葡萄糖苷前后棕斑对比图;图6是是受试者使用2% 抗坏血酸葡萄糖苷前后可见斑对比图;图7是受试者使用2% 抗坏血酸葡萄糖苷前后红色特征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结合图1,体系包括: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细胞和动物组织评价模块、人体临床评价模块,其中,所述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包括机理研究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机理研究单元,用于对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进行自由基清除测试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用来对待评价美白原料所具有的功效进行快速的筛选,快速的筛选主要是从待测美白原料的美白的机理上进行筛选。一方面,所述机理上进行筛选指的是对美白原料对自由基的清除率、清除效果,对Fe
3+
的还原能力测定,对酪氨酸酶(单酚及双酚)抑制率进行测定、评价。另一方面,所述机理上筛选还包括2D细胞、动物层面美白功效筛选。
[0019]需要说明的是,细胞层面美白效果评价要依据对酪氨酸酶抑制率效果程度及文献检索该美白原料的细胞、动物层面美白功效。若酪氨酸酶抑制率极低,且文献也明确表示该美白原料的细胞、动物层面美白功效较差,从检测成本出发,则省略该层面的功效评价。通常,细胞层面的功效测试前应首先测定原料的毒性,保证功效检测是在安全浓度范围内进行。
[0020]当该美白原料被文献证明有美白效果可证明该美白原料在细胞、动物层面有美白功效,则可进行细胞、动物层面的美白功效验证;文献中无该原料的美白功效,可进行高通量初筛功效评价模块进行筛选后考虑做细胞、动物组织模块。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效评价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用于皮肤时,对皮肤结果进行评价;包括评价单元和评价报告输出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分子层面测试的测试值是否大于阈值;当所述分子层面测试值大于阈值时,进入所述细胞、动物组织评价模块;所述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用于对待评价美白原料的功效进行筛选;细胞评价模块、动物组织评价模块,用于对通过筛选的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细胞和动物组织时,对美白效果进行评价;以及人体临床评价模块,用于对细胞及动物组织起到美白效果的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皮肤时,对皮肤肤色的指标进行评价;所述高通量初筛功效模块,包括机理研究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机理研究单元,用于对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进行自由基清除测试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自由基清除和酪氨酸酶抑制测试的测试值是否大于阈值;以及判断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作用于细胞和动物组织时,是否有美白效果;当测试值大于阈值时,进入所述细胞评价模块、动物组织评价模块;当对细胞和动物组织有美白效果时,进入所述人体临床评价模块;所述人体临床评价模块包括:评价单元和评价报告输出单元;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评价美白原料人体安全性及使用所述待评价美白原料前、后皮肤肤色的指标结果;所述评价报告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清除测试包括:对氧自由基清除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和ABTS
+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酪氨酸酶抑制测试包括:以酪氨酸为底物,对酪氨酸单酚酶抑制率测定,和/或以左旋多巴为底物,对酪氨酸双酚酶抑制率测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原料功效评价体系,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恒王岩廖雅李娟林璇许沛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萱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