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及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35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及施工工法,两根第一防水胶带对称设置;两根第一防水胶带的下端外露于沉降缝所在基层的下方;水平导流管设置在沉降缝的下方;水平导流管具有开口,两根第一防水胶带从水平导流管的开口位置嵌入其内壁;排水立管与水平导流管导通;第二防水胶带贴合在水平导流管外壁上,且排水立管穿过第二防水胶带;第二防水胶带还与沉降缝所在基层的下表面贴合。其优点在于以疏导为主,定向导流,将渗水排出,能有效解决防水问题;解决湿区沉降缝漏水的根本性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及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及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装饰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两个建筑物之间沉降缝是当前一个较重要的问题。
[0003]本文提出一种沉降缝的做法是位于防水区域的沉降缝,是改变传统沉降缝以“堵”为主的做法;新做以疏导为主,避免积水过度,减少沉降缝漏水的几率。
[0004]沉降缝位于湿区,用水量大且频繁,传统做法容易积水,蒸发慢,新做法是疏导性,定向导流,安全环保,能有效解决湿区沉降缝排水的问题。
[0005]目前沉降缝防水的主要做法:
[0006]第一种沉降缝使用的是传统的中埋止水带来防止沉降缝的渗水、漏水,并起到一定的紧固密封等作用,但存在止水带较软,容易位移或断裂,施工工人在填埋止水带后,还需在缝隙止水带圆孔上下填加硬质泡沫或沥青木丝板做为填缝板,止水带填埋浇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
[0007]第二种做法属于传统做法是堵得办法,这个适合用于用水量较小区域,属于堵住水流,缓慢蒸发,若用水量大,排水频繁,容易积水,来不及蒸发导致漏水,此外该方法在沉降缝中浇筑砼,会影响竖向位移的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以疏导为主,定向导流,将渗水排出,能有效解决防水问题;解决湿区沉降缝漏水的根本性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包括: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水平导流管20、至少一个排水立管30、第二防水胶带40;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对称设置;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另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另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下端外露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方;水平导流管20设置在沉降缝F的下方;水平导流管20具有开口,水平导流管20的开口宽度与沉降缝F的宽度相配;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从水平导流管20的开口位置嵌入其内壁;排水立管30与水平导流管20导通,且密封连接;第二防水胶带40贴合在水平导流管20外壁上,且排水立管30穿过第二防水胶带40;第二防水胶带40还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表面贴合。
[00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每根第一防水胶带10包括:第一水平段11、第一垂直段12和第一圆弧段13;第一水平段11的一端与第一垂直段12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圆弧段13的上端与第一垂直段12的下端连接;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水平段11下表面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左边的上表
面;第一垂直段12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左侧垂直面上;第一圆弧段13裸露在基层1的下表面;另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水平段11下表面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右边的上表面;第一垂直段12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右侧垂直面上;第一圆弧段13裸露在基层1的下表面;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第一圆弧段13呈外“八”字型设置。
[001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水平导流管20横截面为扇形;扇形的圆心角大于180度;且扇形的形状与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圆弧段13的形状相配。
[001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防水胶带40包括:第二圆弧段41和两个水平翼42;第二圆弧段41与水平导流管20的形状相配;两个水平翼42分别位于第二圆弧段41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二圆弧段41的两个端部连接,使得第二防水胶带40呈倒“Ω”型;第二圆弧段41上至少一个若干个避让孔41A,避让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排水立管30的一一对应;排水立管30从避让孔41A的位置穿过第二防水胶带40。
[00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若干对止水钉50;在第二防水胶带40贴合基层1的下表面的位置,打入两排止水钉50。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A、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上安装第一防水胶带10;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另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另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下端外露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方。
[0016]步骤B、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从水平导流管20的开口位置嵌入其内壁。
[0017]步骤C、排水立管30与水平导流管20导通,且密封连接。
[0018]步骤D、第二防水胶带40贴合在水平导流管20外壁上,且排水立管30穿过第二防水胶带40;第二防水胶带40还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表面贴合。
[001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工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E;在第二防水胶带40贴合基层1的下表面的位置,打入两排止水钉50。
[002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工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准备步骤:对沉降缝F所在的基层1进行清理,修凿清理沉降缝F,对与缝内的凹凸不平应制备地面找平层1a;在地面找平层1a制备地面保护层1b;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地面保护层1b上。
[002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工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F;在沉降缝F的两侧的地面保护层1b上涂覆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61;防水层61完成后,在防水层61之上制备防水保护层62坡度为2%

5%。
[002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的施工工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G;在沉降缝F的上方安装防滑盖组件。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在排水立管位置的剖面图。
[0024]图2是第一防水胶带的横截面图。
[0025]图3是水平导流管在排水立管位置的横截面图。
[0026]图4是第二防水胶带在排水立管位置的横截面图。
[0027]图5是防滑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包括: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水平导流管20、至少一个排水立管30、第二防水胶带40和若干对止水钉50。
[0031]在铺设第一防水胶带10前要对沉降缝F所在的基层1进行清理,应先修凿清理沉降缝F,对与缝内的凹凸不平应提前用水泥砂浆制备地面找平层1a。在地面找平层1a制备地面保护层1b。
[0032]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胶带10为丁基防水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水平导流管(20)、至少一个排水立管(30)、第二防水胶带(40);其中,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对称设置;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另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另一侧的上表面和侧面;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下端外露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方;水平导流管(20)设置在沉降缝(F)的下方;水平导流管(20)具有开口,水平导流管(20)的开口宽度与沉降缝(F)的宽度相配;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从水平导流管(20)的开口位置嵌入其内壁;排水立管(30)与水平导流管(20)导通,且密封连接;第二防水胶带(40)贴合在水平导流管(20)外壁上,且排水立管(30)穿过第二防水胶带(40);第二防水胶带(40)还与沉降缝(F)所在基层(1)的下表面贴合。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第一防水胶带(10)包括:第一水平段(11)、第一垂直段(12)和第一圆弧段(13);第一水平段(11)的一端与第一垂直段(12)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圆弧段(13)的上端与第一垂直段(12)的下端连接;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水平段(11)下表面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左边的上表面;第一垂直段(12)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左侧垂直面上;第一圆弧段(13)裸露在基层(1)的下表面;另一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水平段(11)下表面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右边的上表面;第一垂直段(12)贴合在已经处理过的沉降缝(F)的右侧垂直面上;第一圆弧段(13)裸露在基层(1)的下表面;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第一圆弧段(13)呈外“八”字型设置。3.如权利要求2的所述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导流管(20)横截面为扇形;扇形的圆心角大于180度;且扇形的形状与两根第一防水胶带(10)的第一圆弧段(13)的形状相配。4.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位于防水区域沉降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水胶带(40)包括:第二圆弧段(41)和两个水平翼(42);第二圆弧段(41)与水平导流管(20)的形状相配;两个水平翼(42)分别位于第二圆弧段(41)的两侧,且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华王小龙王晓兵陆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