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永磁同步电机中大多采用较高的矫顽力和剩磁的钕铁硼材料,其电导率高、耐热性差,永磁体涡流损耗与铜耗和铁耗相比,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大,但对于高速电机、高功率密度电机以及封闭(或半封闭)结构的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会使其永磁体局部产生较大的温升,而永磁体在温升的影响下会发生不可逆退磁,最终将导致电机无法安全可靠地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电机、压缩机、空调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永磁体涡流损耗及转子铁损较大,同时永磁体涡流损耗及转子铁损导致永磁体在局部温升较大易发生不可逆退磁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具有多个磁极,在同一磁极下,所述转子铁芯上构造有第一磁钢槽、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一磁钢槽与所述第二磁钢槽关于所述磁极的d轴对称且呈V型,所述V型的张口朝向所述转子铁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上具有多个磁极,在同一磁极下,所述转子铁芯(1)上构造有第一磁钢槽(11)、第二磁钢槽(12),所述第一磁钢槽(11)与所述第二磁钢槽(12)关于所述磁极的d轴对称且呈V型,所述V型的张口朝向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圆周侧,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磁极下分别具有的第二磁钢槽(12)与第一磁钢槽(11)之间设有关于q轴对称的第一隔磁孔(21),所述V型的张口区域内设有两个隔磁孔组,两个所述隔磁孔组关于所述d轴对称且分别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磁钢槽(11)及第二磁钢槽(12)设置,两个所述隔磁孔组的径向内侧还分别一一对应设有一个第二隔磁孔(23),两个所述第二隔磁孔(23)关于所述d轴对称,所述第一隔磁孔(21)、第一磁钢槽(11)、第二磁钢槽(12)及隔磁孔组的径向外侧壁至少部分地处于第一圆上,所述第一圆的圆心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心同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21)为矩形槽,其周向宽度为a,所述第一隔磁孔(21)与所述第一磁钢槽(11)之间的最小间距为d,d/3<a<5d/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21)的径向长度为b,a<b<1.4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孔(21)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外圆周壁之间的径向间距为g,0.3g<b<0.4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孔组包括一个第三隔磁孔(22),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向投影上,所述第三隔磁孔(22)的径向内侧壁为直线,且所述径向内侧壁与基准磁钢槽的周向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α3,45
°
<α3<70
°
,所述基准磁钢槽为与所述第三隔磁孔(22)相邻的所述第一磁钢槽(11)或者第二磁钢槽(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55
°
<α3<60
°
;和/或,所述第三隔磁孔(22)的孔壁上与所述基准磁钢槽的周向侧壁之间间距最小的点为第一点,所述第一点与所述转子铁芯(1)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邻近所述基准磁钢槽的q轴之间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三隔磁孔(22)的孔壁上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东,肖勇,史进飞,陈彬,李霞,王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