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19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包括刀具和拉杆,所述刀具具有切削部,所述刀具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刀具还包括设置在切削部前端的第一自引导部和设置在所述切削部后端的第二自引导部,所述第一自引导部与切削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自引导部与所述切削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后端与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自引导部外表面具有数量与第一螺旋槽数量相同,且与第一螺旋槽相匹配的第二螺旋槽。第二导向部呈圆柱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切削部的前后都增加了自引导部,增加了刀具的刚度,有效的抑制了振动,防止偏斜,刀具不易损坏,满足长径比更大的内孔,保证了孔的加工质量和精度,加工效果好。加工效果好。加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长孔加工
,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中,需要加工一些高精度的细长孔。传统的内孔加工方式由于加工孔径细而长、排屑困难、刀具刚度不足,影响孔的加工质量。普通的加工刀具无法满足高精度细长孔的要求,难以保证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加工细长孔方法有:钻、镗、铰以及拉铰等加工方式。
[0003]在专利一种用于细长孔的加工刀具(CN205096602U)中,所述刀具为带有两刃切削刃的钻头,包括刀头及与刀头连接的刀杆,刀头由刀尖和切削刃组成,将刀具安装在机床刀座上,采用短屑钻孔方式加工内孔。在专利一种高精度细长孔的加工刀具及其加工方法(CN104625119A)中,所述加工刀具是由圆柱形的镗削部、铰削部和夹持部一体化构成。夹持部的前端与铰削部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铰削部的外周面上设有铰刀槽,在铰刀槽内设有铰刀。铰削部的前端与镗削部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镗削部前端设有镗刀,先粗加工细孔,再用此刀具进行精加工。上述刀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包括刀具和拉杆,所述刀具具有切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刀具还包括设置在切削部前端的第一自引导部和设置在所述切削部后端的第二自引导部,所述第一自引导部与切削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自引导部与所述切削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后端与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切削部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第一螺旋槽,且所述第一螺旋槽的外沿具有刀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引导部外表面具有数量与第一螺旋槽数量相同,且与第一螺旋槽相匹配的第二螺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引导部呈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引导部的后端具有螺纹盲孔,拉杆的前端穿入螺纹盲孔内与螺纹盲孔螺纹配合;所述拉杆的前端设有与螺纹盲孔连通的切削液流出孔;所述拉杆内设有内冷孔,所述内冷孔用于流通切削液,且所述内冷孔的前端与所述螺纹盲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液流出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螺旋槽的数量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细长孔精加工的自引导拉铰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套有切削液连接器装置,且所述拉杆与所述切削液连接器装置转动连接,切削液通过所述切削液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付建普斌高小迪杨大鹏王紫光沙智华张生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