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留琦专利>正文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16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添加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比例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分别进行提取;步骤二:对烯烃和芳烃进行提纯,并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Ⅰ;步骤三: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Ⅱ;步骤四:对混合溶液Ⅱ进行1.5~2小时的搅拌,得到燃油添加剂;所述燃油添加剂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十八烷酸1.2~2.4份;聚醚胺1.8~3.2份;丁基羟甲苯0.5~1.8份;烯烃3.6~5.4份;芳烃3.2~5.0份;可以有效的降低积碳的产生和堆积。可以有效的降低积碳的产生和堆积。可以有效的降低积碳的产生和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燃油添加剂从使用对象上讲分为汽油添加剂及柴油添加剂。但是发动机运转时,喷油嘴温度在100℃左右,进气阀温度在200

300℃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燃油中的不稳定成份,极易产生氧化缩合反应,生成胶质和积碳,沉淀在进气阀和喷油嘴上,先进的高增压发动机和使用GDI燃油直喷技术的发动机更容易产生积碳,堆积在进气阀上的沉积物,会造成进气通道截面积减少,进气效率降低,功率下降,严重时会使阀门动作迟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油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积碳的产生和堆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按照比例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分别进行提取;
[0007]步骤二:对烯烃和芳烃进行提纯,并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Ⅰ;
[0008]步骤三: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Ⅱ;
[0009]步骤四:对混合溶液Ⅱ进行1.5~2小时的搅拌,得到燃油添加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还使用一种燃油添加剂制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旋转杆、分叉杆和弧形杆,旋转杆上设置有多个分叉杆,每个分叉杆上均转动有一个弧形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能够在竖直平面上围绕着与分叉杆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
[0012]采用上述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所制备出来的燃油添加剂,所述燃油添加剂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十八烷酸1.2~2.4份;聚醚胺1.8~3.2份;丁基羟甲苯0.5~1.8份;烯烃3.6~5.4份;芳烃3.2~5.0份。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分叉杆和弧形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杆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套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杆和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混合桶和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混合桶内部的剖视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料管内部的剖视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接嘴和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悬架和混合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齿环和混合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棘齿、棘轮、锥齿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量筒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燃油添加剂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具体工艺为:步骤一:按照比例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分别进行提取;步骤二:对烯烃和芳烃进行提纯,并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Ⅰ;步骤三: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Ⅱ;步骤四:对混合溶液Ⅱ进行1.5~2小时的搅拌,得到燃油添加剂。
[0029]参看图1,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到对所有原料进行水平方向上搅拌的一个示例性工作过程是:
[0030]在将所有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到一起之后,需要进行搅拌,来使所有原料混合均匀,此时便可以使用燃油添加剂制备装置进行搅拌混合,而装置包括旋转杆100、分叉杆101和弧形杆102,旋转杆100底端周向设置有多个分叉杆101,每个分叉杆101的外端均转动有一个弧形杆102,旋转杆100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此时便可以使用外部动力源带动旋转杆100旋转起来,从而使多个分叉杆101以及其上的弧形杆102以旋转杆100的轴线旋转起来,从而使多个分叉杆101和多个弧形杆102对所有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被搅拌混合,使多种原料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交错混合至均匀状态。
[0031]参看图1和图5,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到对所有原料进行垂直方向上搅拌的一个示例性工作过程是:
[0032]现有的工艺当中对原料进行搅拌时,都是利用混合容器内壁上的导流螺纹来完成对原料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导流,从而使原料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混合,但是这种方式无法直接对原料进行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翻滚;而本专利技术中弧形杆102能够在竖直平面上围绕着与分叉杆101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从而使多个弧形杆102在垂直方向上从旋转杆100远端向着内端转动起来,实现多个弧形杆102从周围将原料向着旋转杆100进行从下向上的翻动,从而实现混合,并且通过多个弧形杆102能够直接带动原料进行翻动,并且利用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杆102将原料在垂直平面上均匀的隔开,使原料在垂直方向上被分割开来,实现将原料打散,同时利用多个弧形杆102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进一步的将翻动起来的原料进行混合,从而实现原料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旋流并且上下翻动的混合形式,能够大大加快混合效率。
[0033]参看图3至图5,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得到驱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时搅拌的一个示例性工作过程是:
[0034]在驱动搅拌的时候,如果使用两个减速电机来分别带动旋转杆100和弧形杆102转动,那么会增加消耗的电量,并且弧形杆102上不便于设置减速电机,所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转
芯201、升降杆203、气缸204和混合桶300,升降杆203固接在旋转杆100的上端,旋转杆100滑动在混合桶300上,气缸204的气缸杆固定在轴承202的内圈上,升降杆203固接在轴承202的外圈上,升降杆203穿过转芯201,转芯201为市面上能够转动的拖把所使用的转芯(例如公开号为CN201020267400.6的手压式旋转拖把,通过向下压动的方式来使拖把旋转),在受到从上向下的压力时,便可以使升降杆203发生转动,在升降杆203转动时,便可以带动旋转杆100发生旋转,此时便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对原料的搅拌;
[0035]而升降杆203在转芯201中升降时,便是利用气缸204的气缸杆来实现带动升降杆203升降,在下降时,升降杆203受到转芯201的作用旋转起来,此时轴承202也会随动,而在升降杆203上升时,在转芯201中不会发生反向转动,从而利用这种方式来保证水平方向上的搅拌是单向的搅拌,实现原料的充分混合,而在升降杆203下降时,多个分叉杆101下降,会使多个弧形杆102向下移动,在触碰到混合桶300底部的时候,因为弧形杆102自身弧形结构,会使弧形杆102由外向内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原料在垂直方向上的搅拌,而在升降杆203升起时,弧形杆102由于受到混合桶300底部向上挤压的惯性,会继续完成圆周转动,并且最终转动到竖直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比例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分别进行提取;步骤二:对烯烃和芳烃进行提纯,并混合得到混合溶液Ⅰ;步骤三:将十八烷酸、聚醚胺和丁基羟甲苯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Ⅰ中,得到混合溶液Ⅱ;步骤四:对混合溶液Ⅱ进行1.5~2小时的搅拌,得到燃油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还使用一种燃油添加剂制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旋转杆(100)、分叉杆(101)和弧形杆(102),多个分叉杆(101)呈环形分布在旋转杆(100)上,每个分叉杆(101)上均转动有一个弧形杆(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102)能够在竖直平面上围绕着与分叉杆(101)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转芯(201)、升降杆(203)、气缸(204)和混合桶(300),升降杆(203)固接在旋转杆(100)上,旋转杆(100)滑动在混合桶(300)上,气缸(204)上设置有轴承(202),升降杆(203)固接在轴承(202)上,升降杆(203)穿过转芯(2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400)、量筒(401)和管道(402),底座(400)上设置有多个量筒(401),管道(402)连接在多个量筒(40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留琦
申请(专利权)人:徐留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