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090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增白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该荧光增白色母包括:荧光增白剂颜料、载体树脂和气相二氧化硅。由此,该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增白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色母粒
,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增白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彩色相纸是由照相原纸经过涂塑淋膜形成涂塑纸基,涂塑纸基再经过成色乳剂涂布后形成彩色相纸。彩色相纸在使用过程中需经过显影液的冲洗成像,最终成为照片。在这一系列生产加工过程中,相纸塑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纸塑层的两大作用分别为:一是保护纸基不被显影液破坏,二是调整相纸的基础色调,使成品相片色彩更加鲜艳、逼真。在塑层配方中起到调节相纸基础色调作用的重要原料就是塑层色母粒。
[0003]在塑料生产的工作中经常使用色母粒对其进行着色,相纸塑层的色母除了着色要求以外还要满足高分散性、稳定相纸色调、调整明度、增白等特殊需求。
[0004]相纸塑层中增白母粒是调节相纸塑层色调、亮度、白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母粒之一。增白色母粒也称增白色母,通常至少由荧光增白剂、载体和分散剂制成。目前市场销售普通增白色母是直接将荧光增白剂、载体树脂及分散剂等加工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密炼机混炼或双螺杆挤出机造粒而成。往往这种干法造粒会因颜料分散不完全在母料中存在颜料颗粒,这种颗粒会直接造成照片的弊病,即表观点子或局部发黄,这在照片中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0005]专利CN 106397922A中原料经密炼机多次混合,荧光增白颜料后期加入易造成颜料不润湿的色点,并且增加混炼工艺复杂,耗费设备成本,产能较低。
[0006]专利CN 112011108 A中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颜料进行分散,为了达到分散效果,配方中添加了大量助剂,包括聚矿物质油、乙烯蜡、OP蜡、硬脂酸镁、聚乙二醇、三羟甲基乙烷、硬脂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这些添加剂在相纸塑层淋膜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较高的生产温度而产生有机小分子可挥发物质,附着在相纸塑层表面会影响相纸最终的照相性能。
[0007]因此,现有的增白色母粒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荧光增白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荧光增白色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荧光增白色母包括:荧光增白剂颜料、载体树脂和气相二氧化硅。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荧光增白色母,其包括荧光增白剂颜料、载体树脂和气相二氧化硅,其中,气相二氧化硅比表面积高,与颜料吸附性强,能使颜料有效附着在二氧化硅表面,从而可以促进颜料分散,避免颜料发生团聚。同时气相二氧化硅流动性好,在造粒过
程二氧化硅微粒、颜料吸附体之间相互摩擦,能分散为更小的微粒,从而有效消除因颜料团聚而产生的颜料本身的有害色光,提高增白色母的增白效果。并且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径较小,分散后本身呈透明状态,不会引入其他色光。并且本申请的荧光增白色母没有添加分散剂等各种添加剂,从而可以避免在相纸塑层淋膜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而产生的挥发物质影响相纸的照相性能。综上,本申请的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1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荧光增白色母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增白色母包括1~4重量份的所述荧光增白剂颜料,80~100重量份的所述载体树脂和0.1~10重量份的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由此,该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增白剂颜料的吸收波长为60~380nm,熔点为280~350℃,优选荧光增白剂颜料为二苯乙烯基双苯并恶唑类荧光增白剂颜料。由此,二苯乙烯基双苯并恶唑类荧光增白剂颜料能起到相纸塑层增白效果的同时,能很好的适应相纸涂塑的工艺,不分解,不融化,不会产生影响相纸冲印的其他物质。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树脂为2.16kg、190℃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20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由此,能很好地润湿颜料,并且与相纸塑层中的聚乙烯相融性好,不会产生颜料点和塑点。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径为2~20nm,比表面积不小于100m2/g。由此,该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荧光增白色母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0017](1)伴随着搅拌,将荧光增白剂颜料、气相二氧化硅与载体树脂中的一部分混合后进行一次造粒,以便得到一次母粒;
[0018](2)伴随着搅拌,将所述一次母粒与载体树脂中的另一部分混合后进行二次造粒,以便得到荧光增白色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备上述荧光增白色母的方法,通过伴随着搅拌将荧光增白剂颜料、气相二氧化硅与载体树脂中的一部分混合后进行一次造粒,得到一次母粒。其中,气相二氧化硅比表面积高,与颜料吸附性强,能使颜料有效附着在二氧化硅表面,从而可以促进颜料分散,避免颜料发生团聚。同时气相二氧化硅流动性好,在造粒过程二氧化硅微粒、颜料吸附体之间相互摩擦,能分散为更小的微粒,从而有效消除因颜料团聚而产生的颜料本身的有害色光,提高增白色母的增白效果。并且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径较小,分散后本身呈透明状态,不会引入其他色光。然后,通过伴随着搅拌将一次母粒与载体树脂中的另一部分混合后进行二次造粒,经过两次造粒,能使气相二氧化硅更好地发挥助研作用,使制备得到的增白色母具有更好的增白效果。本申请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混炼机的研磨过程,节约成本,生产工艺简单,可靠性强,同时减少了分散剂等各种添加剂的使用,避免在相纸塑层淋膜的过程中由于高温而产生的挥发物质影响相纸的照相性能,且制备得到的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
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2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上述荧光增白色母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述荧光增白剂颜料、所述载体树脂中的一部分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20):(50~90):(1~50)。由此,制备得到的荧光增白色母在满足相纸增白、增艳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在相纸塑层中产生颜料团聚,能够稳定满足相纸塑层的色调要求。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所述一次母粒与所述载体树脂中的另一部分的重量比为(10~20):(80~90)。由此,可以使荧光增白色母具有更好的增白效果。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增白色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荧光增白剂颜料、载体树脂和气相二氧化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增白色母,其特征在于,包括1~4重量份的所述荧光增白剂颜料,80~100重量份的所述载体树脂和0.1~10重量份的所述气相二氧化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增白色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增白剂颜料的吸收波长为60~380nm,熔点为280~350℃,优选荧光增白剂颜料为二苯乙烯基双苯并恶唑类荧光增白剂颜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增白色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树脂为2.16kg、190℃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20g/10min的低密度聚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增白色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径为2~20nm,比表面积不小于100m2/g。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荧光增白色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伴随着搅拌,将荧光增白剂颜料、气相二氧化硅与载体树脂中的一部分混合后进行一次造粒,以便得到一次母粒;(2)伴随着搅拌,将所述一次母粒与载体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艳红盖树人彭春宁任明淑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