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94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混凝岩土护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多个长桩体,其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顶面上,并远离边坡边缘一定距离处;多个短桩体,其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的坡底,每个短桩体底端竖向插设于边坡土体内;多个绿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顶面上的长桩体,在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的坡底的短桩体,以及长桩体与短桩体之间在位于边坡土体内设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对其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的挡墙、纵梁和顶梁以及横梁和腰梁,而形成框体结构,将边坡土体稳固于整个框体内,提升了边坡土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定性以及安全性。定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边坡治理越来越突出。修建公路及铁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景象,在逢山开路的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开设隧道,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以及降低施工风险,往往从山体的一侧,或者在山体一侧挖掘少量的土体而修建的道路,在山体一侧开设道路时,在道路两旁会形成岩土边坡,根据山体的高度以及边坡稳定性,对其进行放坡修筑成台阶状。为了避免边坡失稳所引发的滑破、崩塌等地质灾害,施工人员通常进行边坡加固,比如采用纵横交错的格构梁进行加固,或者采用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以及预应力锚索加固在配合在边坡表面喷播、喷混植草等加固的形式。而对于土质比较松散以及干燥的环境中的边坡,采用纵横交错的格构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固边坡的稳定,但是,在边坡表面会形成比较致密的格构梁大大占据了边坡表面绿化的面积,且不能够及时将边坡上的雨水及时导出,容易渗入边坡内部,而造成含水量过程影响其稳定性;采用注浆加固、锚杆加固、土钉加固以及预应力锚索加固虽然能够提升边坡的抗滑力,降低下滑力,但是对松软的土体中难以确保锚固的更加牢固,若遇到雨水的冲刷往往会降低锚固力,且也会将其表面的种植土层也会冲刷掉,从而导致边坡的失稳的同时边坡的水分及肥料的保存量也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通过在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顶面上的长桩体,在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的坡底的短桩体,以及长桩体与短桩体之间在位于边坡土体内设置的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对其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的挡墙、纵梁和顶梁以及横梁和腰梁,而形成框体结构,将边坡土体稳固于整个框体内,提升了边坡土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包括:
[0005]多个长桩体,其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边坡顶面上,并远离所述边坡边缘一定距离处;
[0006]每个所述长桩体底端竖向插设于边坡土体内,且延伸于所述边坡的坡底水平面以下;
[0007]多个短桩体,其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边坡的坡底处,每个所述短桩体底端竖向插设于所述边坡土体内;
[0008]每个所述短桩体与所述长桩体一一对应设置;
[0009]每个所述短桩体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之间的所述边坡的坡面及坡顶上分别设
有纵梁和顶梁,所述纵梁和所述顶梁位于所述边坡的顶边处相连接;其中,每个所述纵梁和所述顶梁连接处之间通过横梁连接;
[0010]每个所述短桩体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之间位于所述边坡土体内通过第一锚杆连接;
[0011]每个所述纵梁位于中部处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之间位于所述边坡土体内通过第二锚杆连接;
[0012]每个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二锚杆连接处之间通过腰梁连接;
[0013]每个所述短桩体之间通过挡墙连接;
[0014]多个绿化层,设置于所述边坡位于所述挡墙、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腰梁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及所述腰梁、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横梁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
[0015]每个所述绿化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生态混凝土层和种植层,所述生态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边坡上。
[0016]优选的,所述绿化层还包括引水层,设置于所述生态混凝土层底部,并通过喷射于边坡表面上的生态砂浆贴敷于所述边坡表面上;
[0017]所述生态混凝土层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边坡的网体,所述网体四周延伸至所述生态混凝土层外与所述挡墙、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腰梁固定连接,或者与所述腰梁、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横梁固定连接。
[0018]更优选的,所述腰梁位于所述引水层处沿着所述边坡走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引水通孔,每个所述引水通孔将所述腰梁上下两侧的区域连通。
[0019]更优选的,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引水层处沿着所述边坡走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导水通孔,每个所述导水通孔将所述挡墙两侧的区域连通。
[0020]更优选的,所述边坡的顶部位于所述横梁内侧沿着所述边坡走向开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边坡的底部位于所述挡墙外侧沿着所述边坡走向开设有第二导水槽。
[0021]优选的,每个所述长桩体、短桩体、纵梁、顶梁、横梁、腰梁及挡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除去边坡表面上的浮土,并整平边坡面以及边坡顶面;
[0024]S2、在所述边坡顶面上钻设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第一筒体,及在所述边坡的坡底钻设用于浇筑所述短桩体的第二筒体,再在所述边坡上钻设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第二锚杆的横向孔体;其中,所述横向孔体与所述第一筒体连通;
[0025]S3、向所述第一筒体内放置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钢筋笼,同时向所述第二筒体内放置用于浇筑所述短桩体的钢筋笼,随后,再将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第二锚杆从对应的横向孔体穿入,并与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钢筋笼连接,然后依次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浇筑混凝土,同时当第二筒体内混凝土浇筑至高于所述边坡的坡底水平面以上时,再向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第二锚杆的横向孔体内注浆;
[0026]S4、绑扎用于浇筑所述挡墙、纵梁、顶梁、横梁及腰梁的钢筋;
[0027]其中,将位于所述边坡的坡底水平面以上的用于浇筑所述短桩体的钢筋笼与用于浇筑所述挡墙的钢筋及第一锚杆的端头绑扎在一起;
[0028]将位于所述边坡顶面以上的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钢筋笼与用于浇筑顶梁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0029]将第二锚杆的端头与用于浇筑所述纵梁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0030]随后支模板,再依次从下至上向绑扎的钢筋中浇筑混凝土;
[0031]S5、制备绿化层:
[0032]向设置于所述边坡位于所述挡墙、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腰梁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及所述腰梁、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和横梁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填充生态混凝土层;
[0033]S6、向所述生态混凝土层上进行设置种植层。
[0034]优选的,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的第二锚杆位于所述边坡土体内的端部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或四个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勾体与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钢筋笼勾设连接,其中,每个所述勾体的勾子敞口向内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勾体相互抵接;
[0035]所述第一锚杆和所述的第二锚杆插入横向孔体内延伸至所述第一筒体内后,位于第一锚杆和所述的第二锚杆的端部的两个或四个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勾体与用于浇筑所述长桩体的钢筋笼勾设连接。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该结构通过在沿着边坡走向等间隔设置于边坡顶面上的长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长桩体(21),其沿着边坡(11)走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边坡(11)顶面上;每个所述长桩体(21)底端竖向插设于边坡土体(1)内,并延伸于所述边坡(11)坡底水平面以下;多个短桩体(22),其沿着边坡(11)走向等间隔设置于所述边坡(11)坡底处,每个所述短桩体(22)底端竖向插设于所述边坡土体(1)内;每个所述短桩体(22)与所述长桩体(2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短桩体(22)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21)之间的所述边坡(11)坡面及坡顶(12)上分别设有纵梁(20)和顶梁(241),所述纵梁(20)和所述顶梁(241)位于所述边坡(11)的顶边处相连接;其中,每个所述纵梁(20)和所述顶梁(241)连接处之间通过横梁(240)连接;每个所述短桩体(22)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21)之间通过第一锚杆(23)连接;每个所述纵梁(20)位于中部处与相对应的所述长桩体(21)之间通过第二锚杆(231)连接;每个所述纵梁(20)与所述第二锚杆(231)连接处之间通过腰梁(201)连接;每个所述短桩体(22)之间通过挡墙(220)连接;多个绿化层,设置于所述边坡(11)位于所述挡墙(220)、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20)和腰梁(201)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及所述腰梁(201)、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20)和横梁(240)围成的每个区域表面上;每个所述绿化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生态混凝土层(4)和种植层(42),所述生态混凝土层(4)设置于所述边坡(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层还包括引水层(32),设置于所述生态混凝土层(4)底部,并通过喷射于边坡(11)表面上的生态砂浆贴敷于所述边坡(11)表面上;所述生态混凝土层(4)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边坡(11)的网体(41),所述网体(41)四周延伸至所述生态混凝土层(4)外与所述挡墙(220)、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20)和腰梁(201)固定连接,或者与所述腰梁(201)、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20)和横梁(24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201)位于所述引水层(32)处沿着所述边坡(11)走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引水通孔(321),每个所述引水通孔(321)将所述腰梁(201)上下两侧的区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20)位于所述引水层(32)处沿着所述边坡(11)走向等间隔开设有多个导水通孔(322),每个所述导水通孔(322)将所述挡墙(220)两侧的区域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岩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11)的顶部位于所述横梁(240)内侧沿着所述边坡(11)走向开设有第一导水槽(31);所述边坡(11)的底部位于所述挡墙(220)外侧沿着所述边坡(11)走向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进张云佟海高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云泉岩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