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894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包括箱体、前隔板、后隔板、回油管、驱动器、绳油管和出油管,前隔板固连在箱体内腔底部,后隔板固连在箱体内腔底部,前隔板与箱体之间的空间为回油腔,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滤油腔,后隔板与箱体之间的空间为净油腔,回油管一端固连在回油腔一侧的箱体上,回油管另一端固连在减速器出油管口处,驱动器固连在回油腔顶部的箱体外,绳油管一端固连在滤油腔一侧的箱体上,绳油管另一端架设在提升机钢丝绳涂油位置处,出油管一端固连在净油腔一侧的箱体上,出油管另一端固连在减速器进油管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解决原润滑站底部杂质多的问题,还能为提升机钢丝绳提供润滑油,解决现在员工手动涂油缺陷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润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循环油站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提升机润滑站是通过启动油泵,经过过滤器和压力调解装置给减速器提供润滑油,减轻齿轮摩擦力,减少磨损。润滑站停止后,润滑油会通过回路返回油箱,回路并没有过滤器。
[0003]但其实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点。润滑站只服务减速器,其实还可以利用到其他设备上,并且减速器工作时间长,不能避免的出现一些磨损,磨损造成的铁屑会混在润滑油中返回到润滑油油箱底部,而现有的润滑站滤油器的作用是过滤油箱中的杂质,使油箱中的杂质不进去减速器,并不能使减速器中的杂质返回油箱,如果能减少油箱中的杂质,可以使润滑效果更加,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减轻清理油箱底部的困难。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多用润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润滑站不能过滤从减速器回流润滑油内的杂质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前隔板(2)、后隔板(3)、回油管(4)、驱动器(5)、绳油管(6)和出油管(7),前隔板(2)固连在箱体(1)内腔底部,后隔板(3)固连在前隔板(2)一侧的箱体(1)内腔底部,前隔板(2)和后隔板(3)将箱体(1)内腔空间分为回油腔(11)、滤油腔(12)和净油腔(13),其中前隔板(2)与箱体(1)之间的空间为回油腔(11),前隔板(2)和后隔板(3)之间的空间为滤油腔(12),后隔板(13)与箱体(1)之间的空间为净油腔(13),前隔板(2)中部开设有过道口,所述过道口和后隔板(3)高度均低于箱体(1)内腔高度,以使回油腔(11)、滤油腔(12)和净油腔(13)顶部空间相通;回油管(4)一端固连在回油腔(11)一侧的箱体(1)上,回油管(4)另一端固连在减速器出油管口处,驱动器(5)固连在回油腔(11)顶部的箱体(1)外,绳油管(6)一端固连在滤油腔(12)一侧的箱体(1)上,绳油管(6)另一端架设在提升机钢丝绳涂油位置处,出油管(7)一端固连在净油腔(13)一侧的箱体(1)上,出油管(7)另一端固连在减速器进油管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隔板(2)的过道口高度低于后隔板(3)高度,后隔板(3)高度高于箱体(1)内腔高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油腔(11)长度大于净油腔(13)长度,净油腔(13)长度大于滤油腔(12)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器(5)输出端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