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92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包括有阀体和阀芯,阀体上设置有控制口,阀体上装配有阀套,阀套上径向开设有回油口,阀套内装配有能够轴向移动的阀座,阀座与所述阀套之间设置有复位件,阀座上轴向开设有进油口,阀芯能够轴向移动地装配于阀套内,阀座的前部设置有与所述阀芯相配合的锥形密封口;阀体内固定有限位套,限位套和所述阀套之间设置有导向套,阀套上设置有阀套径向孔,导向套上设置有与所述阀套径向孔相对应的导向套径向孔,阀座的后端面与所述导向套的前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零泄漏密封,流量连续可调,能够实现负载的平稳运行。能够实现负载的平稳运行。能够实现负载的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控制负载运动状态的液压阀,通常称为负载控制阀。常用运动状态包括:上升、下降、回转和任意位置保持。为实现任意位置保持功能,要求负载控制阀本身的内泄漏量必须非常小,要做到名义上的零泄漏,所以通常都采用锥阀结构密封。
[0003]在负载运动的启动和停止阶段,都要求平稳性,要缓慢平稳启动和停止,不能有突然冲击。这就要求负载控制阀在开启和关闭阶段也必须平稳,要逐渐开启和关闭,也就是说阀口的过流面积变化要能够从最小接近0到最大连续变化,而不能是突变。
[0004]目前市场上在用的负载控制阀均为锥阀结构,在大多数工况下,负载均存在震动和抖动,影响整机的性能。在一些特殊应用工况下,比如高空作业平台,由于平台是载人的,而且处于高空状态,所以平台的运动必须平稳,震动和抖动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锥阀的密封结构可以实现零泄漏密封,但阀口一旦打开,过流面积就相当大,随着阀芯移动,过流面积只会更大,不能实现过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包括有阀体(1)和阀芯(2),所述的阀体(1)上设置有控制口(1a),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1)上装配有阀套(3),所述的阀套(3)上径向开设有回油口(3a),所述的阀套(3)内装配有能够轴向移动的阀座(4),所述的阀座(4)与所述阀套(3)之间设置有复位件(41),所述的阀座(4)上轴向开设有进油口(4a),所述的阀芯(2)能够轴向移动地装配于阀套(3)内,所述的阀座(4)的前部设置有与所述阀芯(2)相配合的锥形密封口(42);所述的阀体(1)内固定有限位套(5),所述的限位套(5)和所述阀套(3)之间设置有导向套(6),所述的阀套(3)上设置有阀套径向孔(3b),所述的导向套(6)上设置有与所述阀套径向孔(3b)相对应的导向套径向孔(6b),所述的阀座(4)的后端面与所述导向套(6)的前端面之间留有间隙(4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稳定的组合负载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的阀芯(2)的后端设置有挡圈(21),所述的阀芯(2)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油口(4a)相通的第一通道(2a),所述的第一通道(2a)与第二通道(2b)相通,所述的第二通道(2b)与设置于所述挡圈(21)上的第一阻尼孔(21a)相通;所述的阀芯(2)与所述限位套(5)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容腔(5a),所述的阀芯(2)与所述导向套(6)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容腔(6a),所述的阀芯(2)内设置有连通第一控制容腔(5a)和第二控制容腔(6a)的第三通道(2c),所述的限位套(5)上设置有与控制口(1a)相通的第二阻尼孔(5b),所述的第二控制容腔(6a)与所述第二阻尼孔(5b)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董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宏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