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88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包括外框、面壳和行程开关,所述面壳的正面扣合连接有外框,且面壳的上端和外框的上端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所述面壳的背部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银合金触点、导电片、碳钢弹簧、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的一端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上分别连接有碳钢弹簧和银合金触点。采用银合金触点作为线路接点,为插座线路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效防止电弧产生引发火灾,提高插座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插座
,尤其涉及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插座就是在诸如电压突然升到250V以上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时等情况下会自动断电的插座。集防漏电、防过流、防高温、防雷击于一体,专门为生活用电中的漏电流、雷击损伤电器、插座老化短路、电流过大等用电过程中发生的触电和电起火设计。在插座后座中安装漏电、过流、高温保护装置,采用电流隔离采集、数字信号输出切断电源的方式,解决了空气开关靠双金属片发热变形断电,断电时间和精确度都无法预防电火灾的缺陷。断电时火线、零线同时断开,使用电器完全脱离电源,智能保护。对传统插座进行结构改良,使之在非正常用电情况下不易向外输电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防护性能,确保人员尤其是儿童的人身安全。目前也有不少已知的创新技术已经或将要得到应用,提高了或有望提高插座的使用安全性。
[0003]专利号为CN20121045721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控式安全插座,包括壳体和电源线,壳体上设有供插头零线插脚及火线插脚插入的插槽,插槽旁设有外导片和内导片,内导片位于外导片和插槽之间,外导片与电源线相连,壳体上还设有受与本触控式安全插座接插的插头控制、可阻断外导片和内导片导通的触控隔绝装置。可极大地增加产品的安全性,工作可靠且节省导电材料。
[0004]但是,现有的安全插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接头导电性能差产生电弧,从而引发火灾,作为安全插座中重要的线路路径导电片,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会因为其结构需要进行焊接铆接,从而产生焊点或铆点,导致插座导电线路的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采用银合金触点作为线路接点,为插座线路提供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效防止电弧产生引发火灾,提高插座的使用安全性;采用锡磷青铜一体成型构件作为导电片,一次压铸成型,无焊点铆点,导电性能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包括外框、面壳和行程开关,所述面壳的背部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包括银合金触点、导电片、碳钢弹簧、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和绝缘外壳,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片,导电片上分别连接有碳钢弹簧和银合金触点。
[0007]优选的,所述面壳的正面扣合连接有外框,且面壳的上端和外框的上端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一端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
[0009]优选的,所述银合金触点包括基座和银合金外包层,基座的外端面上压接有银合金外包层。
[0010]优选的,所述面壳上开设有插孔。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结构一致,且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均为鞍型接线端子。
[0012]优选的,所述鞍型接线端子上旋接有螺丝,且鞍型接线端子的中部卡接有导电线,螺丝的端部抵接于导电线上。
[0013]优选的,所述导电线与导电片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面壳上设置有防误触装置,所述防误触装置包括:
[0015]壳体、转轴、遮盖面板、第一连接板、伸缩杆、弹片、第一弹簧、第二连接板、定位轴、连接轴、卡块、凸起、旋钮、通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固定轴、第二弹簧;
[0016]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面壳上方,所述壳体内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表面与所述壳体内侧下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板中部与所述伸缩杆下端固定,所述弹片存在两组,关于所述伸缩杆对称分布,且所述弹片呈外凸状,所述伸缩杆外圈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片、伸缩杆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7]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有所述遮盖面板,所述遮盖面板部分位于所述面壳正前方,所述遮盖面板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分与所述弹片接触;
[0018]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方中央固定有所述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外套接有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壁存在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定位轴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凸起,所述凸起部分伸出所述定位轴,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9]所述连接轴下部外侧固定有若干所述卡块,所述卡块为棱锥状,所述壳体上表面存在与所述卡块俯视形状相同的通孔、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存在于所述壳体,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连接轴顶端固定有旋钮。
[0020]优选的,还包括银合金触点的阻抗变化检测装置,所述阻抗变化检测装置包括:
[0021]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面壳上,用于检测所述面壳所处的环境温度;
[0022]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面壳上,用于检测所述面壳所处的环境相对湿度;
[0023]计时器,设置在所述面壳上,用于记录所述银合金触点所使用的时间;
[0024]计数器,设置在所述面壳上,用于记录所述银合金触点带电触碰次数;
[0025]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银合金触点电连接,用于检测通过所述银合金触点的电流;
[0026]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与所述银合金触点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银合金触点两端的电压;
[0027]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位于所述面壳上;
[002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计时器、计数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计时器、计数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
[0029]步骤1: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计时器及公式(1)得到所述银合金触点的锈蚀状态指数:
[0030][0031]其中,α为所述银合金触点的锈蚀状态指数,T为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面壳所处的环境温度,T0为标准大气压强下冰点温度,Q为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面壳所处的环境相对湿度,t为计时器记录的所述银合金触点使用的时间,t0为所述银合金触点的额定可使用时间,v为银离子的离子迁移率,M为银离子的摩尔质量,V为所述银合金触点的体积,ρ为所述银合金触点的密度,s为所述银合金触点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e为自然常数,取值2.72;
[0032]步骤2: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及公式(2)计算所述银合金触点的电侵蚀指数:
[0033][0034]其中,β为所述银合金触点的电侵蚀指数,I为电流传感器检测的通过所述银合金触点的电流,U为电压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银合金触点两端的电压,S为计数器记录的所述银合金触点带电触碰的次数,F为法拉第常数,W为银合金的熔化潜热,C1为银合金的固相体积热容,C2为银合金的液相体积热容,B1为银合金的固相导热系数,B2为银合金的液相导热系数;
[0035]步骤3:所述控制器基于公式(1)及公式(2),根据公式(3)计算所述银合金触点的阻抗变化指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面壳(2)和行程开关(3),所述面壳(2)的背部设置有行程开关(3),行程开关(3)包括银合金触点(31)、导电片(32)、碳钢弹簧(33)、第一接线端子(34)、第二接线端子(35)和绝缘外壳(36),第一接线端子(34)和第二接线端子(35)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片(32),导电片(32)上分别连接有碳钢弹簧(33)和银合金触点(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2)的正面扣合连接有外框(1),且面壳(2)的上端和外框(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36)的一端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34),另一端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合金触点(31)包括基座(311)和银合金外包层(312),基座(311)的外端面上压接有银合金外包层(3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2)上开设有插孔(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4)和第二接线端子(35)的结构一致,且第一接线端子(34)和第二接线端子(35)均为鞍型接线端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型接线端子上旋接有螺丝,且鞍型接线端子的中部卡接有导电线(37),螺丝的端部抵接于导电线(37)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37)与导电片(32)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合金触点的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2)上设置有防误触装置(5),所述防误触装置(5)包括:壳体(501)、转轴(502)、遮盖面板(503)、第一连接板(504)、伸缩杆(505)、弹片(506)、第一弹簧(507)、第二连接板(508)、定位轴(509)、连接轴(510)、卡块(511)、凸起(512)、旋钮(513)、通孔(514)、第一凹槽(515)、第二凹槽(516)、固定轴(517)、第二弹簧(518);所述壳体(501)固定于所述面壳(2)上方,所述壳体(501)内设置弹片(506),所述弹片(506)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04),所述第一连接板(504)下表面与所述壳体(501)内侧下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板(504)中部与所述伸缩杆(505)下端固定,所述弹片(506)存在两组,关于所述伸缩杆(505)对称分布,且所述弹片(506)呈外凸状,所述伸缩杆(505)外圈套接有第一弹簧(507),所述弹片(506)、伸缩杆(505)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08);所述壳体(501)内通过所述转轴(502)连接有所述遮盖面板(503),所述遮盖面板(503)部分位于所述面壳(2)正前方,所述遮盖面板(503)位于所述壳体(501)内部分与所述弹片(506)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板(508)上方中央固定有所述定位轴(509),所述定位轴(509)外套接有所述连接轴(510),所述连接轴(510)内壁存在所述第二凹槽(516),所述定位轴(509)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卓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