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83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包括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两侧的支撑座下表面设置有一个定位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滚轮带动支撑座整体移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之后可以启动双头驱动电机带动两根第二螺纹杆转动,而第二螺纹杆通过与第二螺纹槽的配合可以将升降台与滚轮上升至升降槽内,同时并通过传动轮之间的传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而第一螺纹杆通过与第一螺纹杆的配合驱动定位杆下降并插入泥土中对支撑座进行固定,同时第二螺纹杆可以通过与螺纹孔的配合将安装块与信号接收器上升支撑座外使用,从而方便信号接收器在户外使用。收器在户外使用。收器在户外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网络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是研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0003]而为了让人工智能设备在户外也可以正常的运行,需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号连接强度,而现有的信号接收器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一个位置,从而使得在部分信号不好的户外环境下,使得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其使用,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包括一个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移动机构(2),位于所述移动机构(2)两侧的支撑座(1)下表面设置有一个定位机构(3),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收纳机构(4),所述收纳机构(4)与移动机构(2)之间共同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5),所述收纳机构(4)一侧的支撑座(1)内部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一个升降槽(21),所述升降槽(21)开设在支撑座(1)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槽(21)内滑动连接有一个升降台(22),所述升降台(22)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四根转动杆(23),四根所述转动杆(23)的下端均贯穿延伸至升降台(22)外且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24),四个所述支架(24)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轮(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两个定位槽(31),两个所述定位槽(31)关于升降槽(21)呈对称状开设在支撑座(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定位槽(31)与升降槽(21)之间分别共同贯穿开设有两个连接孔(32),两个所述定位槽(31)的上端槽壁上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一螺纹杆(33),两个所述定位槽(3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根定位杆(34),两根所述定位杆(3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槽(35),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33)的下端分别贯穿延伸至两个第一螺纹槽(35)内,且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33)与两个第一螺纹槽(35)相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4)包括一个收纳槽(41),所述收纳槽(41)开设在支撑座(1)的上表面,且所述收纳槽(41)内滑动连接有一块安装块(42),所述安装块(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信号接收器(4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网络控制系统用可移动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一个双头驱动电机(51),所述双头驱动电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黄旭峰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