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线、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87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线、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快速充电技术领域,连接线包括:第一接头,用于连接供电设备,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Vbus触点和第一SBU触点;第二接头,用于连接终端,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Vbus触点和第二SBU触点;线束,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头相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头相连接,线束包括第一线芯,第一线芯连通第一Vbus触点和第二Vbus触点,以在第一Vbus触点和第二Vbus触点之间传输电能;第一阻性元件,第一阻性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一SBU触点相连接,第一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第二阻性元件,第二阻性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SBU触点相连接,第二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线、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快速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线、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对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类的充电/数据线,目前以USB Type

C to Type

C型的数据线为主流,而以Type

C to Type

C型的数据线兼容PD协议,而不同的线材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不同,而如果旅充端/电子设备端无法准确识别线材类型,则无法确定线材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导致只能以最小功率进行充电,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连接线、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至少实现提高USB Type

C to Type

C型线材的充电功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线,包括:
[0005]第一接头,用于连接供电设备,第一接头内设置有第一Vbus触点和第一SBU触点;
[0006]第二接头,用于连接终端,第二接头内设置有第二Vbus触点和第二SBU触点;
[0007]线束,线束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头相连接,线束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头相连接,线束包括第一线芯,第一线芯连通第一Vbus触点和第二Vbus触点,以在第一Vbus触点和第二Vbus触点之间传输电能;
[0008]第一阻性元件,第一阻性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一SBU触点相连接,第一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
[0009]第二阻性元件,第二阻性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SBU触点相连接,第二阻性元件的第二端接地。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用于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口,方法包括:
[0011]在识别到第一接口与如第一方面的连接线相连接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SBU触点的电压;
[0012]根据电压确定对应的目标功率;
[0013]根据目标功率输出供电信号第一功率。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用于终端,终端包括第二接口,方法包括:
[0015]在识别到第二接口与如第一方面的连接线相连接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第一线芯的供电信号;
[0016]在检测到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阻性元件;
[0017]在检测到第二阻性元件的情况下,根据阻性元件的阻值确定第一功率;
[0018]通过供电信号,以第一功率充电。
[0019]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用于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充电装置包括:
[0020]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到第一接口与第一方面的连接线相连接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第一阻性元件;
[0021]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阻性元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阻性元件的阻值,确定第一功率;
[0022]输出模块,用于向连接线的第一线芯输出第一功率。
[0023]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用于终端,终端包括第二接口,充电装置包括:
[0024]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在识别到第二接口与第一方面的连接线相连接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第一线芯的供电信号;在检测到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检测连接线的第二阻性元件;
[002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二阻性元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阻性元件的阻值确定第一功率;
[0026]充电模块,用于通过供电信号,以第一功率充电。
[0027]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方法的步骤。
[0028]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方法的步骤。
[002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设置为Type

C类接头,连接线的线束包括第一线芯,第一线芯具体为Vbus线芯,用于在充电装置(旅充)和终端(如手机等)之间传输电能。
[0030]其中,分别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内设置第一SBU触点和第二SBU触点,在第一SBU触点上连接设置第一阻性元件,在第二SBU触点上连接设置第二阻性元件。其中,第一阻性元件和第二阻性元件分别用于向旅充和终端提示当前连接线支持“大功率”充电。
[0031]具体地,当第一接头插入到充电装置的第一接口时,充电装置通过检测第一SBU触点是否存在下拉电阻(也即检测是否存在第一阻性元件),来判断当前的连接线是否支持快速充电。如果充电装置检测到第一SBU触点上存在下拉电阻,则充电装置确认当前连接线能够承载大功率充电电流/电压,如果充电装置没有检测到第一SBU触点上存在下拉电阻,则确认该连接线为普通连接线,此时可遵循PD协议确定充电功率。
[0032]同理,当第二接头插入到终端的第二接口时,终端基于相同的方式,通过检测第二SBU触点上是否存在下拉电阻,来调整自身的最大充电功率。
[003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连接线的接头内,设置额外的触点和阻性元件,使得充电装置(如旅充)和终端(如手机)能够识别到连接线是否支持大功率充电,因此可以使得充电装置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超出协议规范的功率上限(如PD协议规定的100W显示)进行快速充电,从而提高了充电功率和充电效率。
[003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5]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6]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线的电路图;
[0037]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0038]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39]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0040]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0041]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0042]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0043]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0044]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0045]附图标记:
[0046]100第一接头,102第一Vbus触点,104第一SBU触点,106第一CC触点,108第一VCON触点,200第二接头,202第二V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100),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终端中的一者,所述第一接头(100)内设置有第一Vbus触点(102)和第一SBU触点(104);第二接头(200),用于连接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终端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接头(200)内设置有第二Vbus触点(202)和第二SBU触点(204);线束(300),所述线束(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100)相连接,所述线束(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头(200)相连接,所述线束(300)包括第一线芯(302),所述第一线芯(302)连通所述第一Vbus触点(102)和所述第二Vbus触点(202),以在所述第一Vbus触点(102)和所述第二Vbus触点(202)之间传输电能;第一阻性元件(400),所述第一阻性元件(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SBU触点(104)相连接,所述第一阻性元件(400)的第二端接地;第二阻性元件(500),所述第二阻性元件(5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SBU触点(204)相连接,所述第二阻性元件(500)的第二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0)内还设置有第一CC触点(106),所述第二接头(200)内还设置有第二CC触点(206),所述线束(300)还包括第二线芯(304),所述第二线芯(304)连通所述第一CC触点(106)和所述第二CC触点(206);所述连接线还包括:寄存芯片(600),用于保存所述连接线的线材信息,所述寄存芯片(600)包括数据引脚(602),所述数据引脚(602)与所述第二线芯(30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0)内还设置有第一VCON触点(108),所述第二接头(200)内还设置有第二VCON触点(208),所述线束(300)还包括第三线芯(306)和第四线芯(308);所述寄存芯片(600)还包括第一供电引脚(604)和第二供电引脚(606),所述第一供电引脚(604)与所述第三线芯(306)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引脚(606)与所述第四线芯(308)相连接;所述连接线还包括:第一去耦电容(702),所述第一去耦电容(7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线芯(306)相连接,所述第一去耦电容(70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去耦电容(704),所述第二去耦电容(70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线芯(308)相连接,所述第二去耦电容(704)的第二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BU触点(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SBU触点(10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SBU触点(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SBU触点(20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阻性元件(400)包括第一电阻(402)和第二电阻(404),所述第一电阻(402)和所述第二电阻(404)分别与两个第一SBU触点(104)中的一个所述第一SBU触点(104)相连接;所述第二阻性元件(500)包括第三电阻(502)和第四电阻(504),所述第三电阻(502)和所读第四电阻(504)分别与两个第二SBU触点(204)中的一个所述第二SBU触点(204)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402)、所述第二电阻(404)、所述第三电阻(502)和所述第四电阻(504)的阻值相等。5.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用于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识别到所述第一接口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线相连接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连接线的阻性元件;在检测到所述阻性元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阻性元件的阻值,确定第一功率;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罗方丁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